《成吉思汗》讀后感(通用13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吉思汗》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1
成吉思汗這位蒙古帝國的創建者原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屬乞顏部族。他是世界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統一了蒙古各部,又為蒙古民族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他滅西夏,伐金國,為忽必烈統一中國、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他的大規模西征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但他的西征卻從另一方面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國的四大發明,隨他的西征,傳入歐洲;阿拉伯的歷法,傳入中國……
鐵木真誕生于公元1162年,生于蒙古貴族家庭,父親也速該是草原上蒙古部落首領,英勇善戰。9歲時,父親被塔塔兒部落毒死,失去父親的鐵木真和母親及兄弟姐妹被驅逐,從此無依無靠,9歲的鐵木真就這樣過早的承受了生活的艱辛。鐵木真在艱難困苦中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但當初驅逐他們的人擔心他會報復,一再迫害他們,好在鐵木真兄弟武藝超群,且得到朋友幫助死里逃生。這幾次劫難讓他認識到必須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才能不受人欺負,依靠單槍匹馬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壯大自己的力量,才能有所作為。于是他便投靠了父親的好朋友即當時草原上最大的部落首領王罕。在王罕的幫助下,鐵木真通過一系列戰爭,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奪回了自己的部落,并于公元1189年被推舉為可汗,鐵木真開始了他輝煌的事業。
隨后鐵木真部落逐漸擴張,勢力逐漸強大。而鐵木真的胸懷是吞并整個草原,經過一系列戰爭,鐵木真終于統一了草原上所有部落,后又被推舉為草原真正的大汗,被稱為“成吉思汗”……
這本書中成吉思汗不屈不撓的個人意志及領導魅力非常值得一學,他治國方面的策略、獨具慧眼的用人之道以及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人格成就了他一生的成功。
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他把統一蒙古草原的政治追求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相結合,完成了建立統一國家的歷史使命。為建立統一國家,他建立了一支組織嚴密、具有鐵的紀律的軍隊;用人之道方面,他有功必賞,有錯必糾,打破貴族、平民、奴隸的界限,嚴格執法;他任人唯賢,量才用人,不分民族,用人不疑。在鐵木真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過親人背叛,卻沒有一個是他的部下,在那個等級制度森嚴的時代,他并沒有以等級劃分人的能力。甚至對于地位卑微的奴隸,他都沒有另眼相看。成吉思汗愛護部下,體貼入微,對有功者能夠及時封賞,然而愛惜不等于姑息,他同樣地重視紀律,言出法隨,對有過者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也定會嚴懲不貸,決不寬縱。他對人才的極端重視與愛護、大膽發掘與使用等等,至今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成吉思汗用這些長處去感染手下,而手下搏命為他賣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當然成吉思汗還有很多過人之處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他輝煌的一生,帶給我們無數的感嘆!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2
在寬大的書架上我看到了《成吉思汗》這本書。翻開書,一股清風吹開了云層,藍藍的天,綠綠的草,一位叱咤風云近160年的歷史英雄人物,大蒙古國的締造者——成吉思汗正在指點著江山。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創建了全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版圖面積最大的帝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
鐵木真在年幼時喪父,于是他主動承擔了弟弟妹妹們的父親這個責任。在鐵木真長大后,他四處征服鄰近的部落乃至整個蒙古草原,最后靠他堅定不拔的意志力和不被失敗打倒的堅強,以極少的兵力征服了四十多個國家和七百二十個民族,覆蓋了當時的半個世界。
成吉思汗還很重視“忠誠”。不管是自己人,還是敵人,只要是背叛自己親主,就會被身首異處。成吉思汗在草原上最大的對手是扎木合。扎木合被打敗后,四處逃亡,但還是一副高傲、目中無人的樣子,他手下僅剩的五個人受夠了,于是把扎木合捆綁起來,押到了鐵木真的蒙古包里。當鐵木真得知這五個人背叛了自己的首領時,就勃然大怒,立即殺了他們。因為他們連自己的親王都能背叛,還能忠誠于誰呢?
成吉思汗不僅善戰,而且還很重視人才。只要見到有才華的人,就會變得像一個虛心學教的孩子一樣洗耳恭聽。在一次戰斗勝利后,有人報告說有一個人前來拜見大漢,于是成吉思汗召見了他。一見這人相貌堂堂,便覺得此人不是個普通人,便問他姓名,原來他叫耶律楚材。當得知他非常有才華時,成吉思汗立即給了他一個非常高的官職,從此,耶律楚材成為了成吉思汗的軍師。因為他知道,打仗需要士兵,治理國家需要人才。
合上書,抬頭望去,風徐徐,云淡淡,眼前浮現出茫茫的大草原,我的心中感慨萬分,草原依舊遼闊,英雄的故事依舊在草原上傳頌。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3
在歷史的浩瀚洪流中,不斷涌現了許多讓人咂舌稱奇的英雄人物。
他們中有很多都取得了備受矚目的成就,被譽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更是打下了幾乎整個歐亞大陸的版圖。
“一個人成功的根本不是一味地進攻愣頭青式地盲目向前,而是堅韌不屈”。最近,讀了《成吉思汗》,我有此感觸。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他生在大汗的家庭里,驕奢富貴,衣食無憂。但九歲時,父親被人謀殺,全家遭族人流放,這對鐵木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在別人還在不諳世事的年齡他就和母親共同承擔了養育兄弟姐妹的責任。
那時起,鐵木真的心里就已經埋下了堅韌的種子。在歷經了不知多少年的流亡后,鐵木真卷土重來,重登汗位率領數以萬計的蒙古士兵征戰四方,收復了幾乎整個歐亞大陸的土地。從落魄王族到一代天驕,他走的每一步都蘊含無數的殺伐果斷,而這每一步的背后就是堅韌,哪怕是違心的。
鐵木真自己明白這一點,他將這一點用烙鐵烙印在自己的心上。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戎馬生涯的一處污點,,同時也是他整個人生中的一大亮點。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第一次率兵打仗,他雖沒有身先士卒,但他擔任了最高指揮官一職。
鐵木真第一次排兵布陣,難免有些刺激,他的計劃是模仿敵軍,他也安排了十三個戰斗單位,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敵軍有浩浩蕩蕩三萬人馬,他僅有稀稀疏疏不到五千人,相比之下簡直天壤之別。就連鐵木真的母親也擔任了一個單位的指揮官。
在夸張的實力差距下,就算鐵木真像韓信一樣用兵如神,像項羽一樣破釜沉舟也改變不了這場戰斗注定以失敗告終。“勝敗乃兵家常事”,真正坦然接受失敗,繼續堅強向前的只是鳳毛麟角,但是成吉思汗做到了,他擁有君王必備的堅強。
被敵人打得潰不成軍,像過街老鼠一樣潰逃三百里這對一個指揮官來說是莫大的恥辱,但成吉思汗抗住了這次打擊,他用他的堅韌不拔再一次向各部落證明了他征服草原的堅定意志。
書中的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在明亮的白晝要像雄狼一樣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烏鴉一樣,有堅強的忍耐力。”每個人都曾墜落黑暗的深淵,每個人都歷經過伸手不見五指的無比黑暗的夜。有人自甘墮落,盲目地掙扎,這只會加快黑暗那深淵般的巨口侵蝕心智,吞噬自己的步伐。只有像黑暗中的烏鴉一樣堅韌不拔,直到摸索到一絲一縷的光明與希望,抓住機會徹底掙脫黑暗。
或許堅韌聽起來是弱者忍氣吞聲的表現,但從古至今有過無數的英雄豪杰用自己的堅韌創下的驚世駭俗的成就為這個詞正名。西楚霸王項羽,有單手舉千斤鼎之氣力,破釜沉舟之膽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驍勇。
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剛愎自用,自恃武力最終落得個垓下自刎的下場。成吉思汗也不過是一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莽夫,但他忍得了喪父之苦,忍得了妻離子散之痛,忍得了潰軍之恥,忍得了十余年的流亡。正是這些堅韌讓成吉思汗不同于楚霸王項羽一樣的莽夫,讓成吉思汗走向戎馬輝煌,成為強者。
讀完全書,你會沉醉于草原霸王打下的半壁江山,欽佩鐵木真血性男兒的英雄氣概,更折服于他在黑暗中的取舍與堅韌。在困境之中,只有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地尋求光明才會苦盡甘來,迎接黑暗后黎明的曙光。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成吉思汗》的書,這本書看得我津津有味。
成吉思汗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之一。他出生時手握一塊凝血聚成的蘇魯錠,這就注定了他一生要經歷奔波和動蕩的戰爭。從他的父親被殺害開始,族人們眾叛親離紛紛離開了他,讓他變成了飽經風霜的雛鷹。他一次次被抓住,又一次次逃脫,卻從未放棄過堅持自己的理想——報仇并且強大自己的勢力。他最后他統一了蒙古,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成吉思汗。他還打到了歐洲,攻克了花剌子模國,打敗了強大的金國,成為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生犯下了千秋功罪。功在于:第一,他收服了各個部落,統一了蒙古;第二,即使他自己是個文盲,仍然創立了蒙古文,使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化,使得蒙古的文化傳承至今;第三,他擴大了中國的版圖,使中國的版圖拓展到了歐洲,中國的版圖也因此史無前例的龐大。
成吉思汗的最大的罪,我認為在于,他在攻克花剌子模國的的時候,下令屠城,令1500萬無辜的百姓失去了生命。
《成吉思汗》這本書讓我從成吉思汗的身上學習到了勇敢與堅強,為了自己的信念堅持下去。最讓我佩服的是,即使他已經成了威震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卻并沒有停下他的腳步,去享受他的成功,反而繼續征戰,最后以65歲的高齡倒在了征討西夏的路途上。
成吉思汗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做事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能整天就只知道享受,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想清楚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將它變成現實。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5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戎馬一生,搏擊一世,他曾經有過“四杰”的幫助,他們是: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和“四狗”(即四先鋒)的幫助他們是:忽必來、哲別、折里麥、速不臺。他出生在蒙古,他的真名叫鐵木真。鐵木真的父親是也速該,母親叫訶額侖。他1162年4月16日午時在斡難河畔出生了。1227年8月25日鐵木真病故于六盤山,享年六十六歲。
等我看完《成吉思汗》這本書后,心里想:“他的一生真是豐富多彩,他曾說過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于殺死仇敵,征服世界,稱霸天下!”我看過以后覺得那也太俗了點吧!天天就是稱霸天下,稱霸天下也不厭嗎?我都聽的厭了!后來才知道蒙古族那時還不讀書呢!但他們很重義氣,最可氣的是扎木合,他曾經可是鐵木真的安答呀!同甘共苦的兄弟呀!卻出賣了他,去聯合“十三翼”來攻打鐵木真,更可氣的是他把俘虜都放進油鍋中油炸。
如人間地獄一般。還把俘虜頭領的頭,拴在馬尾上當球踢。好像一個人間魔鬼。我看過以后,身上都發冷,心里想這也太可怕了吧!最后扎木合也自殺而亡了。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草原,占領了金國、西夏、燕京等地區。他的名字“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成者大也,吉思就是最大,也就指的是“天下最大的可汗”,號稱“成吉思汗”我讀了其中的一段覺得他很會用兵,因為他用500個步兵和兩名大將和桑昆的十萬兵馬和四名大將打成了平手?梢娝嵌嗝吹臅褂帽R呀!
我讀完了這本書后覺的這本書對我有極大的啟發,希望你也多看一些成吉思汗及其他名人的人生故事,比如:拿破侖、牛頓、居里夫人等,他們一定會給你帶來許多歡樂和知識哦!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6
今年寒假中,我讀了許多書,如《射雕英雄傳》、《上下五千年》、《朝花夕拾》、《愛的教育》等書籍。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成吉思汗》,它的故事情節一直吸引著我往下看。
“成吉思汗”這個詞分兩個部分!昂埂薄ⅰ翱珊埂笔俏覈艜r候北方一些游牧民族對“王”、“皇帝”之類的稱呼;蒙語“成吉思”是“強大的”、“有力量的”的意思。“成吉思汗”的意思就是“強有力的可汗”。
成吉思汗名叫鐵木真,9歲時父親被人毒死,開始了顛簸的幼年生活。鐵木真在友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展示出自己的英雄風采,成為了蒙古大汗。35歲時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52歲時完成了統一蒙古的大業,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并開始了他統一天下的大業。他還未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時,就病逝于甘肅省清水縣牛頭河畔,享年73歲。
讀完了這本書我十分佩服成吉思汗。有很多原因。他很勇敢。他幼年喪父,20歲時為了讓親人不被泰赤烏人殺害,勇敢地引開他們。我要向他學習,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勇敢的面對現實,遇到挫折決不氣餒,而是努力克服,不怕失敗;他有很大的志向。我要向他一樣給自己一個目標,使自己好好學習,努力完成這個目標;他對待自己的屬下十分友善,就像在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我要和同學們團結友善,不欺負弱小。有寬闊的胸懷。別人做錯事,只要他承認錯誤,真心悔改,那么就原諒他。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成吉思汗身上有許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7
如果說,有那么一個人,他的成績令大多數軍官、領袖的成績黯然失色;他的智慧令拿破侖也自嘆不如;他的精神令許許多多的人贊不絕口;那這個人毫無疑問一定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了。
成吉思汗,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擁有傳奇的一生。他少年喪父,幾次身臨絕境,最終卻成為震驚世界的一代天驕;他率領弱小的游牧部落迅速崛起,創建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蒙古帝國;他用兵如神,先后經歷60多場戰役卻鮮有敗績,多次以少勝多,堪稱戰神;他對待部下情同手足,一生殺戮無數,深諳當時人類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成吉思汗稱霸草原,智慧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他的寬容大量、以德報怨的精神才是他取得勝利的關鍵。面對曾經背叛自己,苦難之時棄自己而去甚至差點殺害自己,現在看見他勢力強大又前來投靠的人,成吉思汗一律收留;義父脫里讓他一度陷入困境,而成吉思汗依然不念舊惡。正是他忍了常人不能忍之事,才能得常人所不可得之物,最終得了天下。
今天的社會上,還有多少人具有成吉思汗的寬容大量和以德報怨的精神呢?想想自己曾經有一次在做操時,被值日組班長點了名字,很不服氣。等到我做值日班長時,便趁機報復,不停地點他名字。以至于評三好學生時被同學一語道破,羞得我無地自容。
成吉思汗的一生曲折跌宕、波瀾壯闊,凝聚了個人奮斗、團隊發展、政權興盛的一切智慧,在這位天才的實干家身上,你一定能體會到創業的艱辛和那浴火重生的喜悅。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8
這個星期我很幸運的借到了《成吉思汗》這本書。說出來才是一個愛國家愛家庭、愛妻子、愛兒女的,品格高尚的人。
成吉思汗的祖先是一個叫巴塔赤罕的人。傳說此人在亞洲的北部的群山當中有一座叫額爾吉涅。昆的山,有一天,一條蒼青色的神狼從這座山中走了出來,遇到了他未來的同伴——野鹿。很快,便生下了兒子,巴塔赤罕,也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
成吉思汗原名叫鐵木真。鐵木真天生聰穎,在父親的教導下,剛滿五歲就學會了騎馬和射箭,他從小就立下誓言:我要做最好的騎士和最好的射手。
很快,成吉思汗九歲了,蒙古的.青年訂婚是很早的,于是,結木真的父親何額倫夫人商量后,決定把鐵木真嫁到何額倫娘家翁吉刺部下屬的戴勒忽訥兀喝部去為鐵木真求親。
第二天鐵木真的父親去正式向德薛禪為子求親,在路上遇到了塔塔兒部擺設酒席,僅管蒙古族塔塔兒部是世仇,但草原見席下馬的規律,誰也不能破。也速該作為一個部族首領,自然要遵守的,在宴席上塔塔兒不認出了也速該,就熱情的邀請了他入席。也速該按照習俗入席飲酒食肉,不料,陰險的塔塔爾部暗將慢性毒藥放在食物中,又在送行酒中下了劇毒。也速該不明就里,吃肉吃酒,也是在劫難逃了。
鐵木真的母親養育了前面真的四個兄弟,告訴了他們做人的道理,也告訴了他們一定要報仇雪恨。鐵木真都深深記在了心里。
鐵木真和孛兒帖結婚了以后,鐵木真為了壯大勢力,連續依附了幾個地盤。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鐵木真的勢力也變得逐漸強大起來,他開始圍攻周圍的幾個地方,周圍的大部分國家都歸降了,包括和他家有著世仇的塔塔兒部、金國等也被成吉思汗打得不堪一擊。
成吉思汗,到了晚年,仍不忘公的更遠的地方的國家,知道1227年8月18日,他才結束了,他一生的戰斗,終年65歲。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個圣明的君主,這個獎罰分明的帝王,卻帶著那無盡的夢想離開了人世。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9
請讓我為你介紹我在暑假里讀的一本書———《成吉思汗》,它主要講述了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歷史。讀了這本書,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成吉思汗是被遺棄在草原上的孤兒,與狼為伍。他四次差點被餓死,三次被追殺亡命逃跑,兩次全軍覆沒,三次遭受眾叛親離。他9歲喪父,慘遭部眾拋棄,從貴族之家墜入死亡的深淵;13歲被泰赤烏爾人生擒,淪為玩物,被侮辱、踐踏是家常便飯;他幾年的積蓄曾毀于一旦,禍不單行,他的弟弟也遭到了襲殺;四十一歲時,早已統一蒙古部落的他再次潰敗,幾萬大軍戰死沙場,血流成河,只剩下十九人追隨左右。成吉思汗經歷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苦難,他的命運坎坷曲折。
然而,他用自己的肩膀頂住了這一次接一次磨難,在絕境中爆發出頑強的意志力,他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使他每次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以更強大的力量卷土重來,東山再起!成吉思汗的一生通過不斷的浴血奮戰,帶領著極少的蒙古人,與他收服的女真人、契丹人、金人、宋人橫掃歐洲大陸,創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龐大帝國————蒙古帝國,極盛時期的蒙古帝國占據了半個世界,將四千多個國家七百二十個民族收入囊中。
“體力堅強,只能占用獨夫;意志堅強,才能戰勝萬眾。
閱讀本書后,我明白了:只有擁有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擁有強大的力量去改寫命運。成吉思汗憑借著意志力一次次死里逃生,重振雄風。我不禁試問自己,你有這樣的意志力嗎?不,沒有!曾經口口聲聲說減肥,卻在吃飯時大口朵頣,自我安慰:“吃飽了才有力氣去運動”。曾經保證每天只看15分鐘的手機,只堅持一兩天就忍不住多玩了,還找借口預支明天玩手機的時間…
讀了《成吉思汗》,我的感觸很深,我明白了擁有頑強意志力的重要性,我希望我們都擁有強大的意志力,做更強大的自己。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10
讀完《成吉思汗》,我回味悠長,先容我先簡單介紹一下他的成長軌跡。他出身于黃金家族,父親是乞顏部部落酋長,出生時手握凝血,而且其父親剛剛消滅另一個部落酋長鐵木真—烏格,為此其父為其取名鐵木真,10歲時,其父被仇敵塔塔爾人下毒謀害,至此,鐵木真一家子進入地獄般的生活,殘酷的生存環境鍛煉了這個孩子,讓他更加堅強勇敢,接著他在其父的好安達(王汗)幫助下,鐵木真的部落漸漸轉壯大起來,壯大后的鐵木真,有仇必報,先后把其仇敵一一消滅(塔塔爾人、泰赤烏人、蔑爾契人、札達蘭部、克烈部、乃蠻部等),等成為草原霸主后,鐵木真稱成吉思汗,并開始攻打金帝國,隨后向西消滅西遼國,以及西亞最強大的花剌子模帝國,在回草原的路上,一代天驕辭世。鐵木真的一生是征戰的一生,有仇必報,他代表著長生天來懲罰著他的敵人們。整部書看下來,我談幾點感想:
1、盟友都是建立在實力相當的基礎上,沒有實力就沒有盟友,鐵木真從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非常注重壯大自己的力量,尋找與自己實力差不多的盟友。
2、在草原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他與其父的安達之間的恩怨,以及與他三次結拜安達的札木合之間的分分合合,就是很好的證明。
3、當自己力量沒有強大時,要盡可能的利用外部力量,無論是仇人的力量還是朋友的力量。
4、鐵木真對部下非常仁慈,善于分享,因此受到部下的愛戴。
5、善于自制,是鐵木真優秀的品格,也是其成大事的因素之一。
6、成吉思汗認為,領導力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對驕傲自滿和憤怒情緒的控制,這比馴服一頭野獅子還難。
7、考驗一個人的氣量,就是要讓他的希望破滅,如果他還可以心平氣和,說明他是個寬宏大量有氣量的人。
8、一個人再卑微,如果遇到好時機也會翻盤,因此不要輕視你遇到的任何一個人。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11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叱咤風云,功蓋一世,創建了歷史上最大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他的成就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夢”,就連一代“戰神”拿破侖提到成吉思汗時也自嘆不如:“能夠使自己的民族凌駕于世界所有民族之上的,唯有成吉思汗!惫沤裰型,沒有一顆星星能比他更耀眼奪目。
成吉思汗名叫鐵木真,13歲時父親被塔塔爾部的人毒死,開始了顛簸的幼年生活。鐵木真在友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展示出自己的英雄風采,成為了蒙古大汗。35歲時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52歲時完成了統一蒙古的大業,被尊稱為成吉思汗并開始了他統一天下的大業。他還未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時,就病逝于六盤山,享年66歲。
書一頁一頁的翻著,成吉思汗生活的點點滴滴滲透在我的心里。歲月和征戰終究是把他從一個稚嫩少年變成了今天的一代天驕。從他的人生中,我懂得了堅強,自立;懂得了執著,堅定;也更加懂得:實現夢想往往要經受過比別人更加殘酷的挑戰。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12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這首詞中有一段話:“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边@段話其中一句寫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只會射天上的大雕。自從我看了《成吉思汗》這本書后我就覺得成吉思汗不只是知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這本書,講述了成吉思汗——鐵木真的一生:七百多年前,蒙古草原上誕生一位震撼世界的草原戰神。他是世界的征服者, 是俺巴孩汗的孫子,也是也速該的長子——鐵木真,偉大的成吉思汗。他在九歲時,爸爸也速該被毒,他的部落投降了其他部落。于是,鐵木真一家顛沛流離。
這時,鐵木真沒有兵,只有八匹馬、他的媽媽和他的三個弟弟。等到鐵木真長大了,開始招兵買馬,壯大勢力。最后,他打敗了草原上的每一個部落,統一了草原,給爺爺、父親報了仇。他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統一中國的大業由他的孫子忽必列完成了。這時,是中國版圖最大的時候了。 這本書告訴我們,人要自信、堅強,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而人生的道路就是由一次次困難的積累所搭建的。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成吉思汗》讀后感 篇13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傳奇的,是富有神秘色彩的。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南征北戰,獲取了無數的財富。他又是一個富有謀略的王,網羅人才,統領著遼闊的蒙古草原。
一個偉大的人物在出生時就有神靈庇佑。據說成吉思汗鐵木真出生那天下了一場乳雨,他的父親打勝戰的時候他正好出生,手里拿著一個血塊,堅硬如石,還有“神鳥”在天空中繞著圈兒飛翔,閃出神奇的光;蛟S這一切都預感著鐵木真不是個平凡的人物吧!
成吉思汗的戰績少不了幾位出色的將軍:木華黎、速不臺、赤老溫、博爾術、博爾忽等。成吉思汗善于用人,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是這些人,為鐵木真出謀劃策的還是這些人,提起成吉思汗的偉大成就,這些將領們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的妻室孛兒帖與合答安也很聰明睿智,在他去攻打別的部落時能獨自對付來偷襲的金軍,在如此大敵當前能如此穩定地功退金軍,真叫人佩服!不愧女中豪杰、巾幗英雄。因為孛兒帖想事做事都放得開,所以給鐵木真減少了許多麻煩。
成吉思汗喜歡打仗,常常發動大規模的戰爭,贏來了馬匹糧食等巨大財富,但他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正是所謂的傷天害民。成吉思汗常以撫民安邦、消滅敵人為主,但在敵國眼里,自己正是敵人。如果別人出兵打自己,自己應戰,合天合理,但自己發兵,拒和殺民,這是殘惡之舉。如果金國皇帝對民眾不好,討伐是對的,但戰爭常把一些無辜的人卷入進去。
鐵木真是個有野心的人,有野心統治大業再加上賞罰分明,待人真誠、擁有數萬軍隊,完全可以造一番大事業。
總而言之,成吉思汗是成功的。
【《成吉思汗》讀后感】相關文章:
成吉思汗的讀后感10-03
成吉思汗讀后感11-02
《成吉思汗全傳》讀后感04-18
《成吉思汗》讀后感范文07-02
《成吉思汗和鷹》的讀后感06-12
成吉思汗和鷹讀后感06-13
《成吉思汗》讀后感(精選11篇)01-05
成吉思汗讀后感(精選24篇)07-04
成吉思汗讀后感(精選15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