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甲骨文學校讀后感

時間:2022-09-20 20:01:05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甲骨文學校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甲骨文學校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甲骨文學校讀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甲骨文學校》。它講述的是悠悠、小布丁、田田他們在現代遇到的各種問題,無法得到答案,于是他們穿越回古代,想一探究竟。他們跟著古人,經歷了重重困難,終于解答了心中的疑惑。古代發生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到無比新奇:“蜻蜓眼”演變為現代的玻璃珠,“蹴鞠”演變為現代的球類活動……不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象形字,比如說:甲骨文“棄”這個字“”,像是用雙手把孩子扔出去的樣子;甲骨文“赤”這個字“”,像一個人站在火上烤……;這些文字十分形象,從中我能深刻感受到古人偉大的'智慧。

  看到這,我就想,古人為什么要創造文字?原來他們也想溝通,也要記錄,就將這些事物畫出來、寫出來。比如說“日”,在古代是一個太陽的圖案,慢慢演化成了一個圓中間一個點,最后成了我們現在的“日”。通過我的查閱,發現中國文字的演變也經歷了很長的歷程,甲骨文之后演變為了金文,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年;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于秦國;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就是小篆;隸書,盛于漢朝,書寫速度快;之后又有楷書、草書、行書等,最后到現代簡體文字。

  不僅是文字,與文字相關的發明創造還有很多,就如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蔡倫造紙術。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用龜甲、獸骨、竹片來記錄文字,后來人們用蠶絲織成的帛來替代。可是帛還是太貴了,不能夠普及,于是人們繼續研究記錄文字的替代品。到了兩千年前的西漢時代,人們已經可以造出麻紙了,可是麻紙還是太粗糙,也不太適合寫字。于是又有人將造紙術改進了,那個人就是——蔡倫!蔡倫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經過反復試驗,他把破衣服、破麻布、樹皮、稻草等剪碎或切斷后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撈出來曬干,就形成了紙張。這種紙張輕便又好用,價格又便宜,一直沿用至今。

  紙張發展至今雖然好用,但不太環保,因為它需要的原材料是樹木和竹子,而大量砍伐綠色植物會破壞生態環境。而比爾蓋茨發明的微軟office軟件,通過office辦公軟件人們可以電子化記錄文字、編輯文字,并且可以更好的保存,能一定程度替代紙張,讓人們可以無紙化辦公,創建一個綠色環保的家園!

  我看完這本書,決定通過努力學習,做一名科學家,為什么呢?因為我也希望能有所創新,也能發明前所未有的東西,在歷史上留下濃重墨彩的一筆,留下可供后人參考的“甲骨文”!

【甲骨文學校讀后感】相關文章:

甲骨文學校讀后感優秀篇09-20

《甲骨文》的優秀讀后感06-22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08-28

學習甲骨文作文09-30

甲骨文學習心得11-13

外婆自創的甲骨文作文10-01

高考作文甲骨文09-24

甲骨文高考作文08-20

《漢字的演變》與《甲骨文的發現》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