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認識程度的加深,我們原有的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此刻孩子及家長的需要。因而對于教師而言增加自我的底蘊是必然。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從中我們學到了知識,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哪里不對,哪里需要改善,哪里要做得更好。作為第一期的班主任團體心理訓練中的一員我深感榮幸。從中得到了意志與品質的鍛煉,也讓我們不斷的提升各方面的素質。上期培訓中陳主任還為我們供給了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跡》。回來后我就在網絡中找到了它,并利用業余時間閱讀起來。
打開網頁便不想關掉。《第56號教室的奇跡》給作為教師和媽媽的我很多啟發。與我的教學生活中有太多的情節相契合。有些問題下是我們思考并想付諸與行動的。雷夫教師用一年的時間創造了改變學生一生的奇跡。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為教師的信念:“要到達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
書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溫暖”。第56號教室之所以異常,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那里沒有害怕。雷夫教師用信任代替恐懼,做孩子能夠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雷夫將此資料做開篇,可見消除恐懼對學生是多么的重要,但這恰恰也是幾乎所有教師都存在的問題。在成為一名教師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要能鎮得住學生”,這也成為我之后做教師的一條原則。隨著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鎮得住”絕不能依靠學生對教師的恐懼。異常是在做了媽媽之后,這種感覺就更為強
烈。身為教師的我能夠想象的到,開學第一天,應對31個不懂事的'孩子,教師肯定要“立規矩”。其實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習慣于了恐懼,因為在長達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鎮得住”學生的教師,應對這樣的教育現狀,我只能從家長的角度幫忙他戰勝恐懼,把它看作是一種挫折教育。也所以我能更深刻的從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為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能夠成為“鎮得住”
學生的教師。
總之,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思考和學習。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能夠幫忙我們建構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十分有借鑒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后感06-2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后感04-28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3-14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4-11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范文11-18
《第56號教室的奇跡》小說的讀后感06-2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老師讀后感02-0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后感06-29
有關《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6-29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后感范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