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1
這幾天,我學了一篇課文——《草船借箭》,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主要講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讓他在十天內(nèi)造好十萬支箭,沒想到,諸葛亮答應(yīng)三天造好。接著,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準備裝備和人員。第三天,諸葛亮趁大霧漫天的凌晨,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最令我佩服的是他每次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所以,他做事才能夠胸有成竹、不緊不慢、從容冷靜。
當他準備和吳國聯(lián)合抗曹時,就知道周瑜會因為嫉妒為難自己,所以,他提前觀察好了天象。當周瑜布置借箭任務(wù)時,他立刻自信滿滿地答應(yīng)了,并且告訴周瑜三天即可。接著,他讓魯肅準備好材料。當這一切都準備妥當時,第三天,他才能從容不迫,冷靜指揮,成功完成任務(wù)。可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無準備的仗,事前的準備十分重要,否則,事到臨頭,怎能沉穩(wěn)應(yīng)對,怎能成功呢?
這讓我想起了那次考試。考試前一天,我為了看新買的課外書,只草草看了兩眼復(fù)習資料,便津津有味地投入了課外書的懷抱。
第二天考試時,面對試卷上密密麻麻的字,我完全慌了神,腦海中一片空白,根本無法很快寫出正確答案。好不容易結(jié)束了考試,我知道這次肯定沒考好。
試卷發(fā)下來了,當我拿著一團糟的試卷回到家后,媽媽的臉色變得很難看。媽媽叫我坐下,和我一起分析考砸的原因,我只得承認是自己考前沒好好復(fù)習,只顧著看課外書了。媽媽嚴肅地說:“你已經(jīng)知道原因了,這次考試輸在沒有好好準備,下次一定要提前做好復(fù)習。考試就像打仗,千萬不要打無準備的仗!”媽媽的這句話讓我一下子想到了《草船借箭》中的諸葛亮,是啊,諸葛亮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怎么可能成功借箭呢?
我們平時做事情,也要像諸葛亮一樣,凡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成竹在胸,才能打贏每一場“戰(zhàn)役”!
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2
《草船借箭》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東漢末年,曹操、孫權(quán)、劉備各占一方。當時周瑜諸葛亮的才能,想以“公事”為由他,讓他十天造好十萬支箭。而諸葛亮卻說只要三天,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私自找魯肅借了船、草把子和軍士等,并讓魯肅保密。前兩天諸葛亮都沒有動靜,直到第三天凌晨,諸葛亮約魯肅坐船去曹營。這時大霧漫天,曹操看見有敵船到來,怕其中有詐,只叫手放箭。諸葛亮見一邊受不下了,就調(diào)轉(zhuǎn)船頭,讓另一邊也受箭。天亮了,諸葛亮帶著箭滿載而歸。周瑜知道后,自嘆不如諸葛亮的才智。
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有人說諸葛亮是天生的聰明才智,但我認為不靠自己的努力是不會一直聰明的,只是偶爾運氣好罷了。就拿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來說,他并不是天生的才干,在他知道有大霧這件事上,他之前肯定是花了許多時間去學習預(yù)測天氣的方法的,不然他怎么敢神態(tài)自若地說“只要三天”,還立下了軍令狀?只有平時勤奮努力的人,到了關(guān)鍵時刻用上了自己平生所學,去幫助別人或自己,才會得到大家的肯定,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而不是在關(guān)頭才來拼命學習,這時已經(jīng)為時已晚。諸葛亮并不是天生的聰明,只不過比人多了一個心眼兒罷了。
聰明的人總是會被人,周瑜諸葛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周瑜心胸狹窄,小肚雞腸,心中容不下他人。他一旦知道了有人才能比他高,便會用計他,讓他置于死地。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是人們經(jīng)常會有的,但他這種不擇手段的別人,最終都不會有什么好。最后還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讓諸葛亮連氣三次給氣死了。更的是,臨終前居然還說“既生瑜,何生亮”這種話,連要死了的時候還恨別人,對于這種的人,簡直是無藥可救了。
所以,在學習上,我們應(yīng)該學習諸葛亮這種不斷上進的,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在生活中,千萬不要像周瑜那樣有強烈的心理,要心胸開闊,才能長命百歲。
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3
讀了《草船借箭》,我就被它的精彩故事看得目瞪口呆,深深的被它給吸引住了。
這篇故事主要講的.是,周瑜假意找諸葛亮商量軍事,實際是想要諸葛亮立下軍令狀,置他于死地。周瑜對諸葛亮說:“諸葛先生,水上戰(zhàn)斗用什么最好?”雖然諸葛亮不知周瑜所思,但也是看得出他有計謀,諸葛亮答道:“當然是用箭最好。”周瑜緊接著又說:“先生跟我想的一樣!那就請先生十天之內(nèi)造十萬支箭可行?這是軍事,可不能推辭……”我讀到這里,不禁開始為諸葛亮擔心,因為我知道,短短十天之內(nèi)造十萬支箭是不可能的,哪知道諸葛亮竟一口答應(yīng),還說三天之內(nèi)就能造十萬支箭,真不知道他怎么想。于是帶著對諸葛亮的擔心往下看去,沒想到,諸葛亮找魯肅借了三十條船,又找一個大霧的天氣去“借箭”。原來是曹操看的大霧天氣,不敢隨意出兵,霧中諸葛亮借來的船上站滿草人,曹操看不清楚,就這樣,諸葛亮借到了十萬支箭。
看了《草船借箭》,我知道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努力學出來的。他足智多謀,是因為平時很愛讀書,所以才能這樣的聰明。他借船的時候試了魯肅的人心,在借箭的時候也試了曹操的人心。除此之外他還懂天文,懂地理,竟然知道三天后會起霧,這樣的諸葛亮讓誰不喜歡。怪不得說“得諸葛亮,得天下”。
看到這,我就想到了我以前自己,我自己一直認為我很平凡,所以我通常通過把打小報告來提高自己。在我看完這個故事之后,我覺得我很像周瑜,為了自己來陷害他人,想出各種方法,這樣讓我很不爽,甚至還有點內(nèi)疚。看到諸葛亮之后,我真的很羨慕他,他為了顧全大局,不惜犧牲自己。還有他好學,努力,這都是我值得學習的。我覺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向他學習,這樣我才能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長大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了《草船借箭》,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如今我不再是那個不好的小孩了,讓我明白從今以后要好好學習,做個像諸葛亮這種努力,好學的人。
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4
可憐的曹操可慘了,他很覺得自己很失敗被一個諸葛亮給擊敗了!他逃跑后調(diào)兵遣將準備再次攻打東吳。
諸葛亮就不一樣了他非常得意,周瑜得知諸葛亮用完美的計策"借"來幾十萬只箭后非常佩服他的才智,設(shè)下宴席把諸葛亮請了過來,說:"諸葛兄,你的計策真是太妙了!這么容易就弄來這么多箭,在下真是佩服!可是你把曹操打的這么慘他一定會再次攻打我們,而且攻的更猛啊!你得想個計策來對付他。”諸葛亮說:“對,放心把我已經(jīng)想好了計策來對付這個“助人為樂”的曹操,哈哈哈!”周瑜聽了也哈哈大笑,“周瑜明天請你派四百個士兵來我這另外般些木頭來,還有你叫兵工廠趕緊制作大量火藥和箭枝!”第二天,諸葛亮在工廠里制作發(fā)明,而周瑜也在忙著叫士兵們做火藥。過了3天,周瑜一出營帳看見空地上有好幾百只用木頭做的公雞模樣的東西,上面有3人的坐位,還裝了發(fā)動機。螺旋槳。照明燈等裝置。這時諸葛亮來了,他說:“這叫飛雞,我們坐上去,在空中攻擊敵人,對了你的火藥和箭枝做好了?”“做好了,諸葛亮你這東西好使嗎?”周瑜問,“來試試就知道了!”他帶著周瑜出去轉(zhuǎn)了圈后,周瑜說你真厲害啊,這個厲害!就用它了!”據(jù)探子回報說曹操今晚進攻,諸葛亮馬上將大軍調(diào)到了離營地20里遠的野外。黑夜到了,曹操占領(lǐng)了營地他以為周瑜他們害怕逃了,所以很高興讓全軍開了宴會大吃大喝。諸葛亮知道后讓士兵圍著營地挖了陷阱,還派士兵埋伏了起來等候命令。在諸葛亮的一聲號令下所有飛雞出動飛到了營地上空向曹軍丟火藥和射箭,毫無防備的曹軍只好逃跑剛逃出來就掉入陷阱,還有些沒掉下去也被埋伏的士兵俘虜。又在周瑜的號令下,一批士兵沖向曹營,將曹軍一網(wǎng)打進,只有曹操和幾個小將逃走了。
全軍都夸周瑜和諸葛亮配合的天衣無縫,從此周瑜和諸葛亮非常友好,一起打天下。
【高一草船借箭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草船借箭讀后感12-31
草船借箭讀后感04-22
《草船借箭》讀后感05-19
草船借箭的讀后感06-23
草船借箭讀后感07-07
草船借箭的讀后感08-30
《草船借箭》讀后感08-30
《草船借箭》讀后感范文07-01
草船借箭優(yōu)秀讀后感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