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名著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鄉》名著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名著讀后感1
寒假中,我接著空余的時間讀了一本魯迅先生的名著——《吶喊》,在《吶喊》中我讀到一篇小說——《故鄉》,讀完《故鄉》后,我頗有感觸。
《故鄉》這篇小說講的是魯迅因為搬家回到了自己離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在故鄉中見到了閏土、楊二嫂等人,感到閏土變得麻木了,楊二嫂變得刻薄了,一切都變了。最后,作者在回去的船上想到“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這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在《故鄉》里讓我感觸最深的人就是閏土,在六年級上學期里,我們曾學過《少年閏土》一文,我們學過的少年閏土見多識廣,活波開朗而又機智勇敢,并且還會看瓜刺猹、雪地捕鳥等技能,是魯迅先生的偶像;而我看完《故鄉》,里面的中年閏土真是讓我大跌眼鏡,中年時的閏土的臉已經灰黃,手又粗又笨,像是松樹皮。兒時的閏土和中年的'閏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覺人在二十的時光是最快樂的,最無憂無慮,最自由自在的,你看魯迅和閏土小的時候是多么好的朋友啊!可等他們長大之后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分析是因為小的時候不用挑起家庭的重擔,可是現在閏土長大了,閏土必須挑起家庭的重任,體會生活的艱辛了,加上那時“人吃人”的社會,閏土已經被逼的,被壓迫的麻木了,已經對生活沒有過多的期望了,所以他和魯迅先生之間就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想到這里,我才意識到舊社會的黑暗,意識到舊社會是多么的可怕了。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舊社會要好的多。所以,應該更加地珍惜今天的生活,要有一顆責任心,趁現在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故鄉》名著讀后感2
魯迅寫的《故鄉》,講述了他與閏土小時候的一些事情。讀了《故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魯迅與閏土深深的友情。雖然認識的時間并不長,但友誼已經十分的深厚了!閏土會捕鳥、看瓜!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魯迅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都和魯迅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在和閏土的交往中,魯迅學到了不少新鮮的知識,得到了不少的樂趣,所以魯迅在那段時間很快樂,可正月過了,閏土必須回家。一開始,他們還相互送了幾次禮物,但后來再也沒有見面。我明白了: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只有好好珍惜時間,快樂才是永遠的。
可過去不懂事的我,卻不懂好好珍惜時間,常常浪費時間。有一次,晚上有一個十分好看的電視,我想:機不可失。就看了起來,從7點鐘看到9點,看完了才想到作業沒做完,只好匆匆忙忙做起了作業,那晚拖到好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要奶奶叫了好久才能起床,結果那天上學遲到了。從此,我一直把作業最早做完,然后再做其他應該做的事。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瞧,這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諺語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也告訴我們應當珍惜時間,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故鄉》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的名著讀后感02-12
孔乙己經典名著讀后感02-09
名著《活著》個人讀后感02-23
《干法》名著讀后感范文02-23
《目送》名著讀后感范文02-22
名著讀后感 15篇02-21
名著《草房子》讀后感02-21
《家》名著讀后感范文02-16
名著《童年》讀后感大全02-16
名著《駱駝祥子》讀后感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