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精選8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1
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所以說幸福是一種心情、是一種感受。教師的幸福感要帶有職業的特點,因此教師的幸福與工作有關,與學生有關。讀了《教師的幸福資本》幫我了解到作為教師增加幸福指數的方法。
人民網推出“教師的幸福指數”調查,認為自己生活和工作幸福的教師不到兩成,近六成教師認為還過得去,幸福指數一般,近三成教師認為自己不是很幸福。《教師的幸福資本》這本書其實在告訴我們做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幸福的,做有方法的優秀教師,工作是幸福的。有智慧的工作,工作就會快樂,有方法的和人溝通,我們將是一個快樂的人。
肖川說:“幸福人生的四個有:第一、心中有盼頭。第二、手中有事做。第三、身邊有親友。第四、家庭有積蓄。”有事做意味著社會需要你,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崗位,愛崗敬業。教師的幸福除了來自生活之外,還來自專業成長。幸福教師的八種特質是“心理健康、個性隨和、情商較高、學識豐富、善于研究、勇于挑戰、品味高尚、交際良好”的。其實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職業想做到這些都不容易。那么我們只要有良好的心態、較高的情商、堅韌的品質、執著向上的精神,毒歡與敬畏教師職業,尊重與愛護每個學生,對生話的不公不怨不艾,對心中的夢想不不棄不舍,我們就一定會擁有幸福的資本,一定會在前行的路上體驗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幸福的溫度。
教師的職業是神圣的,當教師的素養達到一定境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對職業美好的理解和追求,體驗到美好和幸福的人生。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2
寒假讀了由現代教育報主編雷玲編著的《教師的幸福資本成長為優秀教師的8種特質》,深有感觸,這本書不是要告訴你幸福人生的生存法則,也不是要指明幸福人生的捷徑佳途,而是想借對自己曾經的教師生涯的梳理、反思,借對自己從事教育新聞工作以來零距離接觸、采寫過的教師故事的整理、歸類,從中品嘗一下幸福的滋味,觸摸一下幸福的溫度。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其實,作為一名教師,只要你用心去愛孩子,能夠感受到幸福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我任教的一年級班上有一個女孩,在開學的第一次音樂課上,我便感覺她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任憑我怎么鼓勵,她就是面無表情,一動不動!聽其他小朋友說,她在幼兒園三年都沒有跟小朋友和老師說過話了,我不禁有些驚訝,于是對她格外關注,時不時地讓她玩一玩打擊樂器、摸摸她的臉、獎勵她一個小貼紙到快下課時,我發現她竟然笑了!還能主動地跟著音樂拍手!那種成就感,簡直太幸福了!走在路上想起來,都會笑出聲來!課后,我向班主任了解了情況,這個女孩確實有些自閉,平時從來不與別人溝通,但在家里跟家長還是有一些交流的。我決定幫助這個女孩!于是,我從網上搜尋了一些有關自閉兒童的資料,又向在啟智學校工作的同學尋求了一些輔助治療的方法。不知是我與她有緣,還是她感受到了我對她的特別關愛,在第二次的音樂課上,她居然愿意跟著我一起輕聲歌唱了!但我試圖跟她單獨交流,她還是拒絕,我知道這需要時間,慢慢來!一個月后,我發現她能跟著大家一起唱歌了,雖然她不愿意獨唱,但在和小朋友的齊唱聲中,我能清楚地聽到她的歌聲,我知道她漸漸愿意敞開心扉,融入這個大家庭了!又過了三個月,一次音樂課上,我雖然沒抱希望,但還是拉著她的小手說、你今天真漂亮!這件衣服是誰幫你買的呀?她看了看我,笑了一下說、爺爺!我愣住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問小朋友、剛剛她是跟我講話了嗎?小朋友們笑著說、是的!我激動地擁抱了她,眼淚奪眶而出,我成功了!!!
所以我想說、孩子們是小小的蝸牛,雖然有的爬得比較慢,但只要你耐心地等等他們,多給他們愛的鼓勵,讓他們堅定信心,就一定會成功!你也會從中體驗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幸福的溫暖!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3
最近讀了一本雷嶺編作者編著的《教師的幸福資本》,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做一名有愛心有信心的好老師。 書中寫到 " 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動人的靈魂,無法引起人的共鳴,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常常有人問 " 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 ?" 我們應該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 " 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 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思想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所有的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老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的一縷陽光,是打開學生感情大門的鑰匙,當學生知道你是真誠地熱愛他們時,他們的感情大門、智慧大門才會向你敞開。 學生是人,是一個多樣化的人,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感是多樣的,這就要求教師用真心去發現學生的需求,用愛心去化解學生的矛盾與痛苦,讓他們體會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去愛他們。當老師拾起學生掉在地上的橡皮,耐心回答學生的提問,常與學生個別談心,甚至只是走道里的一聲問候,這些都是能讓學生摸得著的關注,都會化為無窮的動力。 當我們上《小象》一課時,我提問 " 誰能說出小象的身體特點? " ,孫萬峰舉起手了,于是我讓他起來回答,他回答的非常完整,我就在全班同學表揚了他 "孫萬峰 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好孩子,長大了一定能當一個動物學家哦! "
從那節課開始,我發現這個孩子變了,變得愛學習,變得乖巧可愛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課堂紀律也更好的,有了好的聽課效果才有了更出色的好孩子。
老師對學生的愛不需要轟轟烈烈,老師的愛都表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這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形象,同時潤入學生的心田。很難想象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他不會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學工作,更不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讀后感《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我努力做一名讓學生愛戴,也熱愛學生的好老師。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4
讀了《教師的幸福資本》一書后,我深深的感悟到:用心營造每一天,每一天都會獲得幸福。而腹有詩書、真心關愛是獲得幸福的源泉,是成為幸福教師的前提條件。
一、幸福的教師要寬容。
有人說,寬容是深藏愛心的體諒,是一種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我們要寬容我們的家人,寬容我們的同事,寬容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做教師的,每天面對的是尚未成年的學生,對學生的細小錯誤,我們也要做到寬容。有人說得好:如今我們身上的全部長處都是以前老師曾經夸獎過的地方,我們身上的大部分缺點也是當年老師曾經批評過的地方。所以一個教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孩子。在評價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勵性的傾向,使孩子時刻感到自信,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孩子犯錯時,能給孩子一個臺階下;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別忘了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自己時,是最好的欣賞者。教師潛在的人格魅力會深深地感染學生,在真誠的贊美、友善的態度中時刻不忘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
二、幸福的教師要真誠無私。
只要一個人只要心中有“愛”,無論人生的路多艱難、多痛苦,臉上帶著微笑,心里就是寧靜平和的,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們教師也是這樣,要在微薄的收入中,要在繁忙的工作,巨大的壓力下做個幸福的教師,創造幸福的自己,培養幸福的學生,服務幸福的社會。在學生需要我們指導、幫助的時間里,真誠的關心、愛護、幫助他們,尤其是生活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熱愛學生,必須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體察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都能受到尊重,增強他們的自信。
泰戈爾說:“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是專注地垂著綠蔭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映襯著鮮花的嬌艷和碩果的豐盈。我想,人的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內心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一種心靈的體驗。對于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歲月的消耗,而是生命的延續;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在工作中體驗不期而至的快樂,在課堂上感受智慧的魅力和精神的愉悅……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5
讀了雷玲編著的《教師的幸福資本》一本,顛覆了我們以往的很多認知,職業幸福是什么,不是上帝的賜予,不是任何人的恩賜,它并不是單純由工作內容、工作強度、工資待遇等能夠決定的,它需要我們自己去追求,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獲得。
教師常見的5個心理弱點:過于清高;表面不說,背后亂說;對什么都看不慣;好為人師,剛愎自用;缺乏社會經驗。忠言逆耳,看到這些些教師共同的弱點,每位教師都會心理不舒服,不愿意接受這樣的現實,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這些都是我們不想承認又不得不承認的殘酷現實。在生活中,我們自己也經常嘲笑我們的職業病,象挑剔,多管閑事,好為人師等等,這些或多或少存在于每個教師的身上,這是不可抹煞的事實。如何對待教師的心理弱點,變缺點不足為自己的優點強勢,讓這些不成為阻礙自身成長的絆腳石,在職業生活中不斷進步、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職業的幸福。
到底是什么在影響和阻礙著我們的職業幸福,心理、個性、能力、學識……每個因素都足可一招斃命,導致我們在疲憊、煩燥、懈怠的情緒中工作。所以重塑自己的人格,增加自己的學識修養,豐厚自己的知識底蘊,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擴展自己的人脈……
總之,從自身的改變開始,讓自己在職業中得心應手,信心備增,興致盎然,那么幸福就會如蝴蝶翩翩落在我們頭上。為了自己的職業幸福,為了學生的學習幸福,從現在開始努力……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6
在《教師的幸福資本》這本書的封皮上清楚地印有這樣一段文字”這是一本讓教師獲得幸福的書,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如果你掌握了其中的成功法則,你將成為幸福的教師。“面對幸福,沒有理由不去追求,于是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這本書。
書中從八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成長為優秀教師的8種特質“每個部分都提倡在充分自我認識的同時,更要揚長避短地改變自己。眾多優秀教師的案例中更是讓我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并觸摸到了幸福的溫度。要想使自己也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就要擁有這些資本。這些資本都是可以通過不斷積攢而形成的,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首先就要注重不斷學習。
人的一生永遠是學習的,正如我黨早期的政治活動家蕭楚女所說:”人永遠是要學習的,死的時候才是畢業的時候。“現代的社會需要的是能適應快節奏、高效率生活的人,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接觸新知。今天的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更應該是學習者。作為學習者的教師,我們就更有必要通過有效學習來提高專業化能力,從而促進課堂有效教學。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十種方法可以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即:有效甄選學習內容、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克服心理缺陷、保持好奇心、不斷超越自我、學會換位思考,用新視角看世界、學會傾聽、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掌握高效學習的技巧、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
通過學習,讓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了反思,我們每天都置身于重復繁瑣的工作中,經常覺得自己每天的工作都已經夠忙了,哪還有時間看書學習?但書中向我們提到的學習方法其實就在我們每天的工作中,首先自己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應當像高爾基所說: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的更多,知道一切。身邊更是有許多學習資源,比如名優教師就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工作中要虛心請教,善于觀察與學習,找到與他們的差距。從親切和藹的教學儀態到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從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到新穎獨特的課堂練習設計;從優化合理的教學過程,到簡潔明了的教學板書等等,都應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及時推敲。其次要學會靈活地思考問題,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將以背誦、記憶為主的學習轉變為創新學習,做到學中有思、學中有問、學中有研、學中有寫、學中有記、以開啟智力、提高學習效果、學習的內容、提高創新素質。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掌握分配、管理時間的方法與技巧,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時間等到合理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學習就是積少成多的過程,學習中我們要學會利用工具,習慣反思與總結等等,都是我們有效管理好自己學習時間的方法。
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在學習中研究,在學習中做學問,要有意識地在日常工作中研究問題,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萌發探究的欲望,提升學習和研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學習中找到快樂與幸福。我們要將自己的工作視為一種享受、一種創造。讓我們每天都能在平凡而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品味、享受幸福的美!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7
開學初學校布置學習了《教師的幸福資本》這本書,我對書中的“教中研,研中教——教師的研究之路”非常感興趣。拜讀之后發現,里面的一些教育理論與實踐和我平時的感受一樣真實。下面我就結合自身感受談一談“教中研,研中教”的內容。
教育教學實踐證明:教中研,研中教,教學才能有所發展,有所創新。作為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必須做到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上課,提高40分鐘效益。多聽課、評課、做好教學反思,取得教學成果。應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做起。
一、名師引領,促進反思。
(1)要想提高教學成果,就要借用專家的“腦袋”,幫助教師生成新理念、新智慧,使每位教師從中受到啟迪,得到鍛煉,提高科研層次。
(2)邀請名師進課堂為我們每一位教師進行把脈診斷,借助名師的教學智慧,反思教師教育行為,提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并提供適合于教師發展的意見或建議。名師的評課過程不僅向教師展示了教育智慧,同時給教師提供了一種反思的示范。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知道了如何直接改進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學會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二、同伴互助,交流合作。
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的氛圍。依托每周二學年教研組交流互動活動時間,構建多種教研模式,由此來強化團隊合作意識,使不同教師的知識與能力在探討、沖撞、分享等行為之中得到提升,在互動交流中增長教師智慧。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靈活地解決復雜教學問題的豐富的教學實踐智慧,只有在實踐中培養教師的教學智慧,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行為,才能培養富有個性和創造能力的學生。我相信,在新課改的大形勢下,我們必定會創造出嶄新的教育天地。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 篇8
自從參加工作后,每天都面臨著全新的不同的挑戰,工作中也出現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來自于學生,但大部分還是來自于自身實踐經驗的不足,每天夜晚躺在床上回想自己一天的工作,總是發現自己有許多不足,而有些不足自己明明清楚的知道,但要真正的改正卻是非常困難。每到這種時候,自己都會有種深深的無力感,也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難道我選擇教師這條路選錯了嗎?難道自己的能力真的不夠嗎?我還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嗎"
在自己最沮喪的時候,我讀了《教師的幸福資本》這本書,這本書中列舉出了教師常見的 5 個心理弱點。其中的第 5 條是缺乏社會經驗,書中說"過分強調自己的弱點,久而久之,他們身上的優點就會被忽略,而弱點會更加明顯,結果,他們真的變成了失敗者。"讀到這里的時候自己心里有幾分后怕,自己真的差點掉入這個怪圈,書中說得沒錯——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筑師,成功與失敗之間的距離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遙遠,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將自己的弱點轉化為強項。強大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后盾,"皮革馬利翁效應"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成功首先就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認定自己可以成功,自己可以成為最棒的那一個!
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的弱點,樹立自己能夠成功的自信,書中也準備了"小貼士"列舉出六個步驟,避免了我盲目的摸索,雖然自己不能馬上就克服自己由于工作上缺乏經驗而引起的不自信,但是我相信,遲早有一天,這些弱點都會成為過眼云煙,而那些失敗的一次又一次都會成為成功路上的美麗風景。
在"優秀教師的心理資本"中還有幾部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書中提出作為優秀教師要具備的 5 種心理能力:角色適應力、心靈感悟力、情緒控制力、心理承受力、教育表現力。結合這一個月的工作經驗,我發現的確如此,尤其是心靈感悟力和教育表現力,雖然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對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從事教學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有非常大的幫助。書中還提出"心理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但非一朝一夕能鍛煉出來的。"糾正了傳統觀念中的誤區,尤其是關于情緒控制力這方面,我們中國自古就有一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是事實證明本性雖"難移"但還是可以改變的。
《教師的幸福資本》告訴我們:不管工作中有多少困難,只要不抱怨,豁達大度,每天都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每天都努力改變自己,充實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我們一定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成為一名自己想做的、優秀的教師。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04-28
《教師的幸福資本》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04-14
情商是女人幸福的資本-經典美文03-29
資本戰爭讀后感01-08
資本的秘密讀后感01-08
《紅色資本》讀后感05-24
《做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后感06-22
《做個幸福的教師》教師讀后感06-22
《教師的幸福密碼》教師讀后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