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宇宙——《宇宙的一生》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測宇宙——《宇宙的一生》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淼叔的《宇宙的一生》是一本讓讀者真正能探索到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書。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宇宙就像神秘的院子。我們的宇宙是什么樣子的?了解宇宙的誕生和演化,可以揭開生命起源之謎。而宇宙的未來也關系著我們何去何從。
淼叔介紹,我們的宇宙起源起一場大爆炸。這個觀念是由天文學家喬治勒梅特于1927年首次提出,爆炸,是一種急速膨脹。勒梅特認為,宇宙膨脹意味著當時間回溯時,他會發生坍縮,這種情形會一直持續下去,變小,再變小,一直到它不能坍縮為止。此時宇宙中所有質量都會集中到一個極小的“原生原子”上,宇宙的空中結構就是從“原生原子”產生的。
在大爆炸后的擴散膨脹,宇宙迅速冷卻下來,物質來源于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的10秒后,所有的粒子形成了質子,中子和電子等等的基本粒子。但是這時的宇宙還是過于熾熱和稠密了。這些等離子體沒辦法形成原子,隨著宇宙膨脹,溫度下降,質子和中子開始核聚變,結合更大的原子核。自由的.質子和中子形成氘,氘再迅速融合成氦—4,這個過程持續了7分鐘。因為宇宙的溫度與密度迅速下降到核聚變無法繼續的程度,這時,所有中子都已經納入氦原子核,留下質量是氦原子核3倍的氫原子核,氫和氦剛開始處于電離狀態,也就是說他們周圍沒有被束縛的電子。隨后,宇宙持續冷卻,電子被離子捕獲,形成原子,這個過程被稱為復合。在復合結束后,宇宙大部分質子被捆綁成了原子,這時離大爆炸已近38萬年了。
后來,有了恒星,行星,星系,生命,人類……
可以說,我們來自于宇宙誕生后迸發的塵埃,我們命運和宇宙變遷連在了一起。淼叔的《宇宙的一生》讓我了解到了宇宙的奧秘。
【觀測宇宙——《宇宙的一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易經:宇宙的生命10-03
宇宙航行說課稿11-04
宇宙的邊疆教學反思11-23
易經:宇宙的大學問10-04
易經:宇宙間至善的代表10-05
霍金《果殼中的宇宙》讀后感精選范文01-04
關于《果殼中的宇宙》讀后感優秀范文01-04
《宇宙生命之謎》教學反思11-05
宇宙旅行社作文12-06
未來宇宙作文(15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