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鼻子》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鼻子》講訴了一個老和尚內供因鼻子過長而苦惱不已,想方設法要對身體器官進行矯形。經過一番頗富戲劇性的折騰,老和尚的鼻子終于如愿以償地縮短了。然而,老和尚還沒來得及享受改變帶來的喜悅,就開始心生悔意。導致這心理驟變的原因說來十分簡單——鼻子修復后,老和尚遭到了眾人更為猛烈的嘲笑。惶惶不安中,一天,奇跡終于發生了。老和尚的鼻子又恢復了原來那副形狀。這時的他終于長舒一口氣:再不會有人嘲笑我了。
表面上,作者諷刺了老和尚患得患失、自我矛盾的心理。鼻子變長變短而自卑焦慮的心理歷程,其實正是世間人類心理的廣泛而又真實的寫照。故事中,內供始終持著自我嫌惡的態度,同時時刻用他人的眼光審視自己,愈加加深了自己的自卑感。事實上,畸形的并非他的.鼻子,而是他的內心。真正困擾他的,是他對眾人目光的看法。因此他只有擺脫內心對他人評議的執拗,才有可能真正解脫。
在更深層次,小說主要描述了旁觀者的態度。從最初的些許同情,到內供鼻子變短之后的放肆嘲笑。對此,芥川龍之介用理智的話語歸納為“旁觀者的利己主義”。作者眼中,人的心中有兩種矛盾的感情,一種是對不幸者的同情,另一種便是對擺脫不幸的人的敵意,而這敵意正是旁觀者的利己主義。旁觀者的同情心和利己主義是并存的。內供擺脫不幸,旁人非但沒有替他高興,反倒無一例外地惡意嘲笑,這種集體行為背后隱藏著社會道德的淪喪。旁觀者的利己主義固然是人性惡的一面,然而默認這種利己的社會風氣更加可怕。而受害者內供非但沒有批判質疑,反而默認了這種社會風氣,這更加助長了這種利己主義的滋生。這正是作者竭力批判的人性的丑惡。
照亮社會的黑暗,揭露人性的丑陋,這也許是芥川龍之介撰寫《鼻子》這篇針砭時弊的小說的良苦用心吧。
【《鼻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有趣畫鼻子01-05
畫鼻子周記01-23
愛哭鼻子的姐姐01-11
鼻子哪兒去了?_700字01-21
鼻子比喻句摘抄10-01
眼睛和鼻子想象作文01-17
描寫鼻子耳朵的詞語03-19
描寫鼻子的好句摘抄07-31
【熱】畫鼻子游戲作文01-09
畫鼻子游戲800字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