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今年寒假期間學校給每位教師發了一本書在假期里面讀,這本書是《教育是沒有用的》。本書是是作者若干年對中國教育考察、實踐、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國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環境的最大問題,我們過于迷信教育技術,迷信教育的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實現的,絕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實施教育行為,他們并不能意識到,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受教育的時候,教育已經失效了。本書通過大量的實例說明,讓孩子成為教育的主體,把家長和教師都解放出來,是教育的本質,也是在應試教育之下能讓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書立意深遠,說理清透,是一本可能會對中國教育觀產生重大影響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書中講到我們的教育承擔了許多不應由它來承擔的過多的社會壓力:升學、就業、致富、當官、成名成家,這些壓力通過考試、升學的途徑,全部加到了中小學生和家長、教師、校長的身上。有一位全國著名中學的'女老師說:“我們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沒有休息,沒有時間與人交往,所以也就沒有什么朋友,連家庭也照顧不了。”
當然,作者不認為培養五六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近兩百位知識型的億萬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作者同時對美國教育也有過實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認為他們的教育比起我們有多強。但是無論這個故事是否屬實,這個“黑色幽默”卻給了我們一個問題需要反思:敢不敢徹底給孩子松綁?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徹底依靠的?
人的短視是因為看不遠,因此,我們需要站在高處,把目光投向遠處。教育,至少需要我們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謂“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過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經三四十歲了,你希望他們是什么樣子,再回頭來看當下的教育,心態可能就會中正平和了。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08-16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3篇08-17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3篇)08-15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后感3篇08-12
《猶太人是這樣教育孩子的》讀后感01-19
教育名著《守望教育》讀后感01-19
《愛的教育》家長讀后感01-19
《我的教育夢想》讀后感01-19
愛的教育讀后感【精】01-19
《達人是這樣煉成的》讀后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