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精選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1
奧斯特洛夫斯基有本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今天要問匠人精神是如何煉成的?我想沒有比《匠人精神》這本書更好的詮釋。
今天的我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看完這本書后,如果要重新理解初心、學習初心、踐行初心,那對于我們教師老說,初心是什么呢?我想,從選擇師范的那天起,就意味著選擇了這個行業,就注定了是一場曲折坎坷、充滿挑戰但又彌足珍貴的遠行。這次旅行錘煉的將是人的耐性和意志,正所謂千錘百煉方成金。當你持之以恒的時候,內心的職業信仰也便開始覺醒。這時候,便會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憊和厭倦的時候提醒你、激勵你,幫助你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保持專注和專一。只要你一直專注和專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有所作為。初心是一種堅守與專注,是持續長久用功于一處而不改初衷、歷久而彌堅的情懷,是對專注的事業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的德行。
初心能化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便能代代傳于后世。歷史的發展總是波浪式曲折式的向前發展,但這種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匠人精神,離不開長久的堅守和一次次的創新與突破。當我們真正了解到匠人精神如此重要的內涵,并有所啟發、有所行動,便真正能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了。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2
《匠人精神》這本書是秋山利輝先生通過列舉“秋山木工”的“匠人須知三十條”來闡釋如何培養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其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木工,對于各行各業都適用。這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
“匠人須知30條”濃縮了禮儀、感謝、尊敬、關懷、謙虛……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和教育的基本。
我們做人做事要“嚴,實,勤”。
一是嚴,秋山先生對學徒制定了獨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為家具工匠的人,要進秋山學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學徒見習課程,接下去是開始四年的基本訓練,工作規劃,匠人須知的學習。之后要用三年學帶徒弟,傳承,合計八年時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實,做人做事都要實,一個不愿意從頭老老實實地蹲好每一個馬步,不懂得從平地起高樓,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難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從最不起眼,最基本開始反復練習,才能打好最堅實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奮,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終會取得好的結果。秋山先生從自己成功經歷來證明勤能補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認為不是個聰明伶俐的人,學生時期總是成績倒數第一,但在十六歲時有機會進入大阪木工廠上班,尊敬師傅的一切,對師傅說的話言聽計從,一點一點的學習技術,創辦“秋山木業”,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每個人都擁有成為一流人才的潛質,但如果沒有人反復指點和指引,成才的種子是不會發芽的.。在這個過程中,師傅無疑是那個最好的引路人,秋山利輝告誡年輕人,要想成為一流的匠人,必須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全盤接受師傅們所授予的知識,不然無法獲得成長,同時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心性,學會感恩。
生活中我們要與父母通,每個人就像一個棵生命樹,父母及祖是根,孝親敬祖,就是我們的心,與父母緊密相連。工作中與師父通,“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跟師傅不僅學做事學手藝,更在學做人。與同事通,集體生活,共同工作,彼此學習,互相幫助。與客戶通,不要把顧客當別人,一定要把顧客當自己人,為人著想,樂于助人,為他盡責。還要與工具通,要熱愛,感恩,我們的工具(虎符銅砭),隨時保養工具,甚至恭敬工具。
其實工作就是一種修行,在修煉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披荊斬棘,要耐得住寂寞,我們要拿出自己101%的氣力,持續做有意的事,為此,我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吸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靜心,安心,專心,腳踏實地,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
感謝唐老師推薦的這本書,不僅使我學到了工作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使我終身受益,感恩遇見!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3
關于匠心,近期讀了一本書,叫做《匠人精神》。
秋山先生“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孝順父母,還生孝順兒”,都是在講德政和德行的教育。
其實中國五千年精神傳承的主要核心即是“孝道,師道”。《弟子規》更是開宗明義: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秋山先生四十余年的探索,把做人的基本功,根據“老僧常談”,總結出了“匠人須知30條”。
難能可貴之處,“秋山木工”要求在八年苦行僧式的學徒生涯中,每人能夠每天背誦三至五遍“匠人須知30條”,八年累計一萬遍左右。同時在相對封閉的集體生活、工作的環境中,時刻對照自己如何把“匠人須知30條”去落實和踐行。學徒每天晚上都會靜下心來,如實反省今日所作所為,并盡心盡力用日志形式向師長、父母“匯報”。每兩周會把寫(或畫)滿日志的素描本寄給父母,通常父母在閱讀后會感動得淚流滿面,并在日志上留下感動或祝福、鼓勵的話語,然后再寄回“秋山木工”。每日的朝會上,學徒當眾讀出父母的寄語時,往往也感激涕零。自愿努力和奮發向上的動力,由衷升起。
秋山先生講:我們培養的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首重人品,其次才是專業技能。我的時間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其結果是每年“秋山木工”的學徒都能在日本木工大賽上名列前茅。如此八年,不斷磨礪心性,既圓融了親情,又在“德”、“技”雙修的道路上,增添了無窮而自然的動力。
匠人是從日常生活中修行而來的。
修行就是修正內心,去掉浮躁。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過程。所以應該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名、利、權這三樣東西,讓現在很多人浮躁,是人不能靜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作總難以認真完成的原因。有些人,他們不會被名聲、利益、權勢等蒙蔽,有了這三者,他們能坦然對待;沒有,他們也依然能做好自己。有或者是沒有,他們都不會覺得生活有什么不同。這樣的人是智者。
正如玉衡人“白天干活,晚上讀書”。不被功名利祿所動搖,一朝一夕只為做好當下的事情,只愿手中的虎符銅砭能為更多的人解決或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讓千家萬戶受益于李氏砭法!
感恩李道政師爺,感恩李氏砭法,感謝靜靜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們將繼續:“白天干活、晚上讀書”,精進提升李氏砭法虎符銅砭刮痧療法,愿千家萬戶受益于李氏砭法,造福于民。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4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使人進步,讀書使人聰慧。在離開大學后,我已經好久沒有這么認真和完整的讀完過一本書,這次有幸獲得月度三安之星,并獲得了《匠人精神》的讀書機會。
匠人精神,這是一種執著,潛心學習,扎實肯干的精神,是一種追尋精益求精的過程,這種精神不僅對個人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對個人的工作起到指引作用。匠人須知的30條,從性格塑造、工作方法到職場法則,每一條都可謂是金玉良言:學會打招呼;學會聯絡、報告、協商;做一個開朗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要有時間觀念……這些通俗易懂的話語簡單明了,卻又充滿了人生智慧。
匠人精神以木工為例但又不僅僅限于木工,這樣的智慧在各行各業都是適用的。聯系到我們自己的工作,我的部門總經辦口號為:總辦總辦,服務無限;精益求精,服務前移。從口號到實際行動,我們總辦每個模塊都在致力于改善,從衣食住行用到服務、安全等,每一處都體現了我們潛心專研,不斷挖掘改善點,只為更好的服務。
作為總經辦的一員,我們更應當要具有集體使命感和責任感,在精神和身體上打好扎實的基礎,不斷揮灑汗水、鍛煉自己的能力,努力讓自己成為總辦一流的人才,為三安提供一流的服務。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為社會、為他人工作,生命將會熠熠生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職責,生命在于奮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5
讀《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輝的工匠精神所打動,這就是日本人能夠在1945年被原子彈炸毀后,利用短短的幾十年內時間迅速又稱為世界前三的經濟大國的原因吧。
忘記以前是從明白的一個對日本最正面的評價是:“日本是一個開放的國家,能夠快速的.理解世界上別的國家的長處,并且快速跟本國的實體進行結合的國家,快速試錯,并從過程中保留最原始的東西,加以宣揚。”
這就像中國的茶道,漢服一樣,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以前的人,窮人就和粗茶,富人才會品茶,也就讓飲茶成為了很多富人結交的工具。反觀日本,從中國學習到神奇的樹葉能夠用來品后,傳回日本,最終發明了茶道,把品茶創造成一種職業。(不是說中國人不行,是中國人有必須的局限性。)這就是泱泱五千年的大國最終會被日本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國人過于封閉,即便是懂一些東西,可是習慣性的揣著,怕別人把自我的技術學走,而日本人呢,是把一個精神告訴更多的人,培養習慣。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吧。強調記憶,定制標簽。
而本書的秋山利輝先生雖然只是一個“木匠”可是他自我卻沒有把自我當成一個簡單的木匠工人,而是要把這個技術發揚出來,告訴大家木匠應當有怎樣的精神,要怎樣做。要想被人尊敬,必先自重;而自重的來源則是很多方面:技藝的精湛,做事的專注度,為人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最主要的服務精神。我的爺爺也是一位木匠,他的技術遠近聞名,能夠說是當地最早從事木匠的工人之一,并且技藝精湛,只要是他手里出來的家具,必須能用很多年都不會壞。靠爺爺自我的努力從一名小小的木匠成為了之后了大工頭,小的時候家里常常好多人。(開會分工或者發工資)
爺爺是最早一批做裝修的人,在加上爺爺為人善良、誠實,從不坑蒙客戶,也不欺騙工友,所以他的客戶從不間斷,最高峰的時候同期開11個工地,5、60的工人,隨便走走基本上都是爺爺的徒弟,都被爺爺帶過。秋山先生的徒弟工人一向也就是幾十人,還沒有爺爺手下的人多,可是秋山先生卻成為了讓人敬佩的手藝人。秋山先生用自我的做人做事身先士卒的行為去影響傳遞給更多人,讓一些不懂木匠的人尊重木匠,讓懂木匠的人更加尊重自我的技術也尊重自我的客戶,并精神傳承下去。這應當就是爺爺最終的影響力減弱的原因吧,雖然懂行的依然尊重他,可是也只是當時他手下帶的那些人懂,而之后越多的人從事裝修木匠這個工種,在求快速完成的時候忘記了當初強調的技藝達標。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6
《工匠精神》這本書,說真的,不是我會主動尋閱的類型。迫于無奈,我翻閱了:粗看;可是很多故事鏈接,卻吸引我細看這本書。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用智慧駕馭自我的情緒,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敬業會讓自我變得出類拔萃,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本職工作,每一天不停的重復的工作說真的每個人都會厭煩,覺得工作沒有一點挑戰性,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這工作不歸我管……從而我們會慢慢變得馬虎、懶散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可是發生之后,更多的手尾等著你來跟……
作為一個海大工作三年的我,首先上述狀況我親身體會過:認為這可是就是一份工作,無論我是否認真對待,只要不出問題就好,我一樣拿相應的薪水,領導一樣不明白。
可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這種心態令自我情緒嚴重壓抑,真的覺得自我很老很老了……透過這本書己受益匪淺,真的理解了許多,找到了自我工作的定位:做一個善良坦誠的人,因為僅有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帶動氣氛,但至少不做氣氛的破壞者,有效溝通,永遠持續初學者的心態,才能持續自我心態年輕,情緒愉悅;把化驗結果和化驗室管理做好了,才是對自我和別人負責,敬業會讓自我變得出類拔萃。僅有找準了自我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導自我向價值型員工進化,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匠人精神初中讀后感(精選6篇)】相關文章:
關于《匠人精神》讀后感最新范文01-29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個人范文12-14
《音樂匠人貝多芬》說課稿11-24
匠人之心經典美文11-08
遠去的鄉村匠人原文12-15
馬的精神初中作文06-02
大國工匠人物看后感03-22
弘揚雷鋒精神初中作文11-22
雷鋒精神初中650字作文11-29
初中作文傳承雷鋒精神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