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有感
史記有感1
我家貼有一副著名的對聯,爸爸媽媽經常拿來激勵我發憤學習:“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苯衲晔罴,我終于知道“百二秦關終屬楚”、“破釜沉舟”、“臥薪嘗膽”這些成語的來歷和意義了。因為我讀了《史記故事》,這些成語就是出自《史記》!
《史記》的作者是西漢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妒酚浌适隆匪x的故事都是《史記》中的精華,通俗易懂,很適合我們小學生看。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項羽率領楚軍將士“破釜沉舟”的故事了。我被他義無反顧、不留后路的決心和勇氣所感動。故事是這樣的:公元前207年,秦軍圍趙于巨鹿,項羽率軍渡過黃河,將士們把飯鍋打破,把船鑿沉,只持三日糧進軍,拼死一戰,最終楚軍以少勝多,打敗秦軍。這個故事我反復讀了好幾遍,深深地覺得: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一定能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取得好成績。
《史記故事》還描寫了許多歷史人物,我最喜歡的是齊國大臣孟嘗君。他喜歡招納人才,對門客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而且他自己吃的`飯菜和門客們的一模一樣,所以許多人前來投奔,號稱食客三千。有一次他竟然收留了兩個“雞鳴狗盜”之人,大家因此都笑話他。但正是這兩個“雞鳴狗盜”之徒幫助孟嘗君解除了困境,一個門客“裝狗偷裘,助其脫身”,另一個門客“學雞叫,騙開城門”。從此之后,大家都更加佩服孟嘗君,對此二人也另眼相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瞧不起任何人,人皆有用,爛套子也能塞窟窿。
《史記故事》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好書,還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真不愧是“國學經典”!沒看過的同學,快去看看吧,相信你也會受益匪淺的。
史記有感2
作文上面長著一根又細又長的尾巴!600字作文"八戒,八戒,傻得可愛&hellip。“大力士”揮舞著大鉗子,好像在說:“我是這里的主人,誰也不能進入我的地盤。公園里有靜悄悄了,好象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過?有的童年像。在那交錯的枝條下面,長出了嫩綠的野草,隨著微風,輕輕地晃著頭。浪花娃娃,雖然你們調皮,但我還是非常喜歡你們,因為你們幫我卸下了五年的功課包袱,給了我最美的享受;
它的作者是司馬遷,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游,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后,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史學影響深遠.
其中然我難忘的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但晚年的錯誤招致悲劇下場;項羽24歲起事,7年間睥睨天下,縱橫天下,號令諸侯推翻強秦,自封西楚霸王,卻最終垓下悲歌烏江自刎。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功成名就達到人生頂巔,卻因心境的惶恐不安、寂寞孤獨,無處話凄涼;同為將相,伍子胥輔佐兩代吳王稱雄,最終竟死于吳王賜劍之下;四君子之信陵君為公子無忌威震天下,強秦不敢攻魏,但最終因他人饞毀魏王質疑,憂郁而死;屈原正直當道,致力改革,但貴族詆毀,踽踽獨行,只能懷沙自沉汨羅江;韓信一生破敵立功無數,為高祖打下江山
卻死于呂后之手;飛將軍李廣一生抗擊匈奴,最終自刎而死.......為什么他們的成功和榮耀都要與悲劇成為永恒的對照哪?
《史記》是中國的精華,是中國的標志,是中國人的驕傲。讀了《史記》會讓我們終身受益。
史記有感3
五月份,我讀了《史記》這本書。
《史記》里有個故事叫《孫武練兵》,是說:春秋時代有個軍事家名叫孫武,有一天去見吳王闔閭,吳王問他能不能訓練女兵,孫武說:可以。于是吳王便撥了一百多位宮女給他。孫武把宮女編成兩隊,用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為隊長,然后把一些軍事的基本動作教給她們,
并告誡她們還要遵守軍令,不可違背。不料孫武開始發令時,宮女們覺得好玩,都一個個笑了起來。孫武以為自己話沒說清楚,便重復一遍,等第二次再發令,宮女們還是只顧嘻笑。這次孫武生氣了,便下令把隊長拖去斬首,理由是隊長領導無方。
吳王聽說要斬他的愛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孫武說:君王既然已經把她們交給我來訓練,我就必須依照軍隊的規定來管理她們,任何人違犯了軍令都該接受處分,這是沒有例外的。結果還是把隊長給殺了。宮女們見他說到做到,都嚇得臉色發白。第三次發令,沒有一個人敢再開玩笑了。
我明白了:人要大公無私,不能因為某些利益而開后門。要踏踏實實的做人。
在一些故事中,也有這樣的人物:有一個叫南陽的地方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平公很吃驚,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么要推薦他?
祁黃羊笑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認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作縣官。解狐上任后,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里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
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平公又覺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平公很滿意祁黃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后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
《史記》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史記有感4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魯迅曾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三國志》也是一部史學名著,但有人說《三國志》無法與《史記》相比,但是小說《三國演義》的流行,讓《三國志》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有了不同一般得意義。
這本書把《史記》與《三國志》放在一起,并不是因為這兩部史書本身得影響力,更重要得是其中得所記述的那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但是你如果把《史記》、《三國志》僅僅當故事來讀,顯然忽略了其中的價值,因為在《史記》中可以學到做人絕學,在《三國》中可以學到某事之道。
書中都是一些偉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堪稱經典,都讓我有所感悟、感想、感受。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給我幫助最大的是書中第八章第一篇的“漢文帝:低調做人才能贏得人心”。這個小故事是講漢文帝想治理南越王趙佗管轄得嶺南,因為趙佗并不聽從朝廷的號令。于是,漢文帝問他的大臣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有一位大臣說做事不能為了虛名而收實害,如果皇上不在意取勝的虛名,那么就可以不去戰勝南越,改功伐為安撫。南越一旦受了皇上得恩惠,一定會感恩自省,消除對我國的敵意,這樣國家就安林了。漢文帝聽取了大臣得意見,于是撤出了南越國得漢軍,并且對趙佗好言相勸,賜曾領地禮遇優待。趙佗知道這些事后,果然被感動了,從心里敬重文帝。
讀完這個故事后,我知道有實力而不張揚,是聰明人的做法。不耀武揚威,盛氣凌人,人們才愿意接近他。有實力的人沒有必要處處顯能,“呂后”的事情就證明了這一點。在必勝得情況下放人一馬也許更好,好比諸葛亮七擒孟與口服心不服比起來,收服人心才是最最徹底的。
《左手史記,右手三國》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它也讓我對我國得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對我國歷史上一個個偉人有了更深得印象。這真是一本好書!
史記有感5
《史記》,司馬遷以其“究天之人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自傳體通史。
梁啟超稱贊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就編織成了世世代代流傳的史記。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以個人榮辱看歷史,固然容易生偏見,但司馬遷講歷史,卻能保持清醒客觀,即使是寫當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膚之痛,也能控制情緒,頂多在贊嘆語中發出點感慨,品味人生。
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有著鮮明的個性。生動的語言,優美的文字讓讀者讀起來仿佛置身于一個個優美的意境中。隨著情節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隨之而改變。體會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輕松幽默的語言,緊張刺激的'情節,仿佛把我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史記》中對古代優秀人物的頌揚,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丑陋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了一個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心地非常善良,肯為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
司馬遷還說過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如鴻毛!睘槿嗣竦睦娑赖,他的死就重于泰山,而那些為壓迫人民的人做事的人,他的死,就是輕于鴻毛。
《史記》使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故事,一次次的震撼了我的心,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史記有感6
夏天是一個多雨的季節,而我喜歡在這樣的午后拿一本書,背靠在床上,蓋者薄薄的被子,吹吹冷氣或扇扇電扇,靜靜品味每一本好書。這種感覺真的好溫馨,好幸福……
這次我讀的是《史記》,我會因為主人公的不同命運而改變心情。我會為漢武帝的開明而感到高興,也會為劉邦的“陰謀”得逞而感到岔岔不平,也會為項羽的自取滅亡而感到可惜……也許是因為上了課《鴻門宴》吧,總之我對項羽這一人物充滿了好奇。
項羽,字羽,名籍,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從小就志向遠大,并自命為“西楚霸王”。
“鴻門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在新豐鴻門擺設的一場劍拔弩張、危機四伏的宴會,它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
項羽本想在此宴會上殺掉劉邦,卻因為自己的驕傲,剛腹自用,寡謀輕信而錯失了殺掉劉邦的最好時機。為日后項羽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項羽,一個英雄善戰,豪爽直率的能人,最后卻落得了一個烏江自刎的下場,多少讓人嘆為可惜。有勇必然可佳,可少了智謀,那也是不夠完美的,更何況還有驕傲的`存在。因此驕傲是萬萬要不得的,智謀也是必不可少的寶物。
在社會多元化的今天,雖然只要精通一樣本領就可以生存下去,但如果在這其中添加了驕傲,那么你將會被別人排斥。古人云:“驕傲使人退步,虛心使人進步!边@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如果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的話,那么他就會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因為他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好,已經不再需要學習。而虛心的人在取得一點小成就后或許也會沾沾自喜,但那一定是短暫的,隨后他就會把這化為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記得在《天下無賊》中有這樣一句對白: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的確,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腦力勞動越來越多地代替了體力勞動,沒有一定的腦細胞是很難在當今社會混下去的。以前或許我們可以靠自己的汗水來養活自己,可現在可耕地已經越來越少,以后想種地也很難了。錢也越來越貶值,以后沒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真的會連生存都是問題……
窗外的雨還在下,合上書本,我的思緒已經漂浮在了未來。
史記有感7
寒假期間,我讀了《史記》一書,里面有許多令人難忘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舜傳》和《大禹治水》這兩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玉順的名字叫崇華,有一個弟弟叫向。舜在家族中的地位急劇下降。如果他犯了一點小錯誤,他將受到父親的懲罰。他的家人對他很嚴厲,但他經常以德報怨。他是個好兒子和好兄弟。他恭敬地侍奉著父親和繼母,目標是處處寬容。所以,當舜20歲的時候,他已經以孝道聞名。當時的統治者姚要找一個接班人,許多大臣都推薦舜。于是,姚對舜作了一番考察,將女兒鄂帝和女兒英許配給舜,并把兒子搬到舜的隔壁做鄰居。姚家父女出身高貴,受舜家的影響,對舜家并不傲慢,也不尊重舜家,于是姚就召集舜來學習如何管理天下。果然,舜總能完成分配給他的任務。姚死后,舜成為國家的統治者。
順朝時,洪水泛濫,他用大禹。經過認真調查,余某采用疏通而非封堵的'方法,將洪水引入大河、大海和大湖,洪水很快就平息了。舜死后,余成為新的世界行政長官。
在故事里,我特別喜歡順和玉。舜是中華民族的道德始祖。他以孝順著稱。他是美德的化身。他彬彬有禮,彬彬有禮,慷慨大方。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故事中,我受到了“修身養家治國平天下”的啟發。順是在實踐,努力工作,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成功,我想學習和實踐。
大禹治水的故事舉世聞名。他以身作則,與群眾一起努力工作。經過13年的外部防洪,他在三年后離家出走。他吃苦耐勞的精神,遇到困難用智慧解決問題的精神,堅持不懈的精神,都值得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要秉持這一精神,“堅持不放棄”,“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懂得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豐碩的成果。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歷史記載中有許多故事和人物值得學習。讀書增加了我的知識,豐富了我的生活。以后,我會讀更多的書,讓更多的故事激勵我成長!
史記有感8
讀完了《史記》一書,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是司馬遷所著,生動地記載了從黃帝時期一直到漢武帝時期共三千年左右的歷史,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學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在《史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將相和》這個故事。它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文章贊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及顧全大局的精神,也贊揚了老將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更贊揚了藺相如和廉頗二人的愛國精神。
藺相如機智勇敢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他敢于在大殿上怒斥秦王,羞辱秦王,而我卻連上課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都不敢;有時老師點我回答問題,我都會緊張地把答案都忘了。
藺相如和廉頗為了祖國的利益,捐棄前嫌,和好如初也讓我感觸很深。我經常為了一點點小事和姐姐爭執不下,甚至吵鬧到需要爸爸媽媽來評理調停的.地步,跟藺相如和廉頗比起來,實在是令人羞愧啊。
我要好好學習藺相如和廉頗的精神,要做勇敢的人,要做胸懷寬廣的人。
史記有感9
在剛剛過去的一學期里,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史記》。
這本書是漢代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皇帝下至漢武帝三千多年的歷史。書中依照本紀、書、世家、列傳這四個體例描繪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描寫手法上,筆觸細膩,引人入勝,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真是一部史學和文學價值極高的鴻篇巨制!其中,我最喜歡《史記》中的越王勾踐世家和禮書。越王勾踐世家講的是吳國和越國交戰的事情。吳王闔閭逝世后由即位兒子夫差,吳越兩國爭鋒,越王勾踐最終滅掉吳國,越國的功臣文種卻因不舍千兩黃金被越王賜死,范蠡功成身退,免去一場殺身之禍,范蠡的長子救二弟卻因不舍千兩黃金而只身回齊國,導致二弟丟失性命。我們要像范蠡一樣,有他這種明智、聰明、機靈的頭腦。禮書告訴我們:我國自古是一個講究“禮”的國家,有“禮儀之邦”之稱。禮是制定各種行為規范,禮是一種調養,禮是人際等級關系的標準,禮是調和人際的最高標準。所以,我們要有禮儀,比如:見到老師、家長要主動問好;客人來了,要打招呼,并給他們端水,招待他們……這是最基本的禮儀,我們必須要遵守。這本書還描寫了許多人物,以及他們的事情,還讓我從他們的故事里懂得了道理。伯夷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品行高潔的.人;管仲的故事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為國家多做貢獻;老子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還讓我想起了五年級上學期學過的一篇課文——《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也對我們講述了道德的重要……這本書還以事件為中心,用敘述故事的方式將原著中的史料編寫成書。同時,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了一些評述和民間傳說,是人物更加立體,情節更加生動,讓讀者深刻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逐漸增強愛國精神!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愛國的道理和歷史知識以及古代文化傳統文明,真是一本好書!
史記有感10
寒假里,我讀了《史記故事》這本書。這本書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展現了一段段歷史故事,讓我愛不釋手。
《史記故事》是明朝司馬遷所著,記敘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敘事簡明生動非常得吸引人,因此它被譽為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司馬遷把歷史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個人物就出現在我的眼前。
如《大禹治水》講得是大禹治水三年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這個故事塑造了大禹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英雄形象。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心地非常的善良,肯為別人付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所以他才能帶領著人們成功治理了九條河流,從而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我要學習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長大后報效社會、回報祖國。
還有《臥薪嘗膽》這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故事說得是吳王打敗越王勾踐后,勾踐變成了他的俘虜。從此,越王勾踐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復國,他每天勞累地思索著復國的方法,為了刺激自己不忘失國之恥,他還把一個苦膽掛在座位上面,每天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嘗嘗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嘗嘗苦膽。最后他臥薪嘗膽了20年終于把吳國消滅了,最終,勾踐也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這篇故事中越王為了復國忍辱負重,最終實現了復國的'目標,同樣,我們在學習中不僅要目標專一,還要持之以恒的付諸于行動。正如泰戈爾所說:在堅強的意志面前,一切都會臣服。所以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加強課外閱讀,我的語文成績一定能有所提高。
讀了《史記故事》這部經典之作,讓我輕松愉快地了解了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也讓我學到了許多生活和學習道理。
史記有感11
很幸運能讀到《少年讀史記·帝王之路》這本書,書中講述了唐堯、虞舜、周武王、秦始皇、西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等多位帝王。從這些帝王的事跡中,我懂得了“帝王之路”的坎坷與艱辛,懂得了要想成功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更懂得了一個人經歷了痛苦與磨難仍然心存感恩才能成大器。
舜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瞎眼的`父親瞽叟和再娶的妻子及他們的孩子象,對舜很不好,經常害他。瞽叟叫舜挖一口深井,當舜挖到幾乎要出水的深度時,瞽叟便把井繩抽走,還和象一起往井里填土,企圖要活埋舜。還有一次,瞽叟叫舜到糧倉的屋頂上去涂泥補漏,等舜一上到屋頂,瞽叟就撤掉梯子,還在糧倉下放火,企圖燒死舜。幸好,機智勇敢的舜每次都能化險為夷。舜屢次遭到家人的算計和陷害,不僅沒有仇恨他們,反而對父母的恭敬和對弟弟的仁厚有增無減。正因為他經歷了磨難和痛苦不僅沒有仇恨,還心存感恩,這一優良品質,被競爭傳頌,得到堯的認可,又接受了堯一系列的考驗——接下帝位,擔任國君。
看到舜的故事,我不禁面紅耳赤。我比舜幸運多了,我有愛我疼我的父母,爸爸媽媽為了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辭辛苦。好吃的先僅著我吃,好玩的先僅著我玩,好衣服先僅著給我買,可是,我卻從沒有意識到要心懷感恩,感恩父母給予我的幸福。我知錯了,我明白了,媽媽嘮叨是為了防止我犯錯,爸爸訓斥是為了讓我更優秀,我以后會對父母、親人、老師、朋友等心存感恩。
《少年讀史記·帝王之路》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不能像項羽一樣有勇無謀,要想成大器要有勇有謀、深謀遠慮;不能像漢武帝一樣“好大喜功”,固執,不聽人勸,要想成大器就要謙虛謹慎,博覽眾長。
史記有感12
愉快輕松的暑假就快要結束了,在我們暑期興趣班的最后一天,老師要帶我們去焦作的“萬方世紀城”玩兒,我們都欣喜若狂。
溫泉、運動室、電影院、自助餐廳……幾天來,我一直都在朝思暮想著,終于把這一天盼來了。猶記得昨晚深夜時分,我正睡著,就猛地坐了起來,以為天亮了呢,可是看了看表,還早著呢,只好極不情愿地又躺了下來!岸_恕嗣窈娇諡槟鷪髸r,現在是北京時間五點整。”這次,我怎么也睡不著了,“一、二、三、四……
”我開始了數數,艱難地等待著天亮,時間老人今天走得可真慢!終于鬧鐘聲傳來,我迫不及待地大喊:“爸爸媽媽,出發!出發!”
這次,我竟然還不是第一個到達集合地點,看來比我還急的大有人在。∷麄儾恢蛲硭萌绾?一定是激動得徹夜未眠吧!就在我胡思亂想之際,老師的`車到了。
又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之后,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了。“哇塞!”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驚嘆。一樓大廳金碧輝煌,就像五星級大酒店!皻g迎光臨,這邊請!”剛一進門,彬彬有禮、笑容可掬的服務員就把我們幾個男生帶入了男賓部。老師拿來了一些金燦燦的衣服,讓我們換上,哈!這一身真像皇上穿的大龍袍啊!穿上睡衣之后,我們先去用餐,哦!這就是自助餐廳,向左看,各種香噴噴的菜肴整齊地擺放著;向右看,蛋糕、水果、冰激凌機、爆米花機、飲料機、咖啡機、香腸機……真是應有盡有。我頓時胃口大開,狼吞虎咽起來。
吃飽喝足后,我們來到了電影院,座椅還都是臥椅,躺在上面,蓋著被子,吃著爆米花,看著電影,還真是享受!最快樂的就是在運動室了。跑步機、啞鈴、臺球、乒乓球,我們玩得大汗淋漓,開心極了。
接下來,自然是來到于浴室泡澡。我深吸一口氣,潛入水底,等其他同學經過這兒時,我猛地鉆出水面,濺了他一臉水花。我們就這樣,你追我趕,玩起了水仗。
美好的時間總是那么短暫,夕陽西下,我們要走了,我依依不舍地向這里道別,也向我暑假班的朋友們道別。
史記有感13
我愛讀書,更愛讀歷史類的書,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能從中看到祖國璀璨的文化,更新我智慧的頭腦,今年暑假,我就好好地看了一回《史記》。
《史記》整理和保存了從五帝傳說到西漢志中葉三千多年的歷史資料,是一步偉大的史學巨作,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和明珠。書中再現了大量的歷史人物,比如助燕伐齊的樂毅,無薪嘗膽的勾踐,紙上談兵的趙括……
就說紙上談兵的趙括吧。他是長平之戰的.主要人物,事情就發生在公元前260年,趙國派名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他采用筑壘堅壁固守的辦法,不與秦軍交戰,想拖垮秦軍。秦軍采用離間計,后來趙王聽信讒言,派只會大談兵法卻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一上陣就讓趙軍全線出擊,秦軍后撤,利用趙括驕傲輕敵沒有經驗,一點點吸引趙軍前進并斷其糧道,堵截趙國援軍,等到趙括發現自己孤立無援,想要返回之時才發現自己已被包圍,秦軍的虎狼之師把包圍圈守得固若金湯。雖然趙括這位趙國的罪臣在最后關頭表現出了一絲名將風采,身先士卒,卻沒有逃脫身中數十箭,戰死沙場的厄運,他的失敗也直接導致幾十萬士兵被迫投降,最后被坑殺與長平。
趙括的經歷讓我想起了自己,平時我在班里那可是“名嘴”,同學們和老師說的就沒有我不知道的,不管什么我都能插上一嘴,還能侃侃而談,非把大家都比下去不可?墒聦嵤俏覄悠鹗謥砭蜕笛哿。上學期的運動會也一樣,一說選短跑運動員,我又開始大談短跑要領和技巧,炫耀自己的短跑成績,最后同學們一致推選我代表班級出戰,結果卻大敗而歸,面對同學們失望的眼神,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暗下決心以后一定多實踐,少說空話。
歷史的教訓猶在眼前,我們應該從這面鏡子中照出自己的缺點,學習古人的優點,取長補短,繼續書寫我中華的璀璨詩篇!
史記有感14
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了玩耍的樂趣,書本的芳香!妒酚洝肥且槐練v史名著,里面的語言雖然優美、深奧,但卻難懂。二《史記故事》恰恰相反,與原著相比,十分通俗易懂。
《史記故事》這本書讓我走進知識的海洋,它,為我展開了一幅幅波瀾壯觀、風云變化的歷史畫卷:大禹治水、焚書坑儒、呂后奪權、吳越爭霸、商鞅變法、田忌賽馬、紙上談兵、毛遂自薦
其中,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一篇講張良的。
張良,字子房,是韓國的一位貴族公子,雖最后被秦國打敗,但因世代受韓王恩惠,所以家中還算富足。張良一心想著報仇,結識了一位大力士,派他去刺殺秦王,但刺殺失敗。后逃到下邳,在閑暇之時,時常到一座石橋上散步,思考當今的局勢和自己今后的打算。
一次,張良在石橋上散步,遇到一位鶴發童年的老人。只見他故意把鞋子一扔,對張良說:“小伙子,沒看見我的鞋子掉了嗎?還不幫我撿起來!”張良聽后,頓時火冒三丈,心想:我以前好歹也是韓國的貴族公子,你居然如此無禮。但轉念又想:我畢竟出生于貴族,不能為這小事而跟一位老人家動氣。便幫老人撿了起來,老人又得寸進尺,說:“幫我把鞋子穿上。”張良忍氣吞聲,幫老人穿鞋。老人說:“五日之后清晨,到這座橋上來!北惴餍涠。
五天后,張良來到橋上,可老人早早的就到了,老人讓他五天后再來,這次張良學乖了,早早的就來到橋上,老人點點頭說:“這本書給你,你只要認真研究,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睆埩冀舆^一看,原來是姜太公所創的`《太公兵法》,得到這本奇書,愛不釋手,日夜苦讀,最終成為劉邦的得力助手。
張良有寬大的胸懷,不為小事兒計較;他有尊老的意識,對老人恭恭敬敬,按老人的吩咐把事照辦。有如此的胸襟與志向,是否值得我們學習呢?
史記有感15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來歷朝歷代的正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里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其實刺客才是對君主最赤膽忠心的人。畢竟去行刺君王,成功了會被周圍的衛士殺死,不成功更無生還的.可能。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后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著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能與君主斗智斗勇的,還有那些有著頑強意志的說客。蘇秦是他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原先,蘇秦窮困潦倒,連家人們都嘲笑他,然而他沒有就此放棄他的理想,躲在房中鉆研《陰符》,練就自己論辯說理的功夫,用書中的道理去游說君王,然后奔走于各個國家,終于讓燕文侯認同了他的意見和建議,將整個國家都托付給他,讓他去游說各國,最終蘇秦成了六國合縱同盟的負責人兼六國的宰相。從而讓家人對他刮目相看,對他格外尊重。說客要想做成功是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不但要游走于各個國家,路途艱辛自不必說,而且費盡口舌君王也未必會聽,搞不好還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很多人都退卻了,但蘇秦堅持了下來并獲得了成功,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抵得上人家的千軍萬馬。讓我見識到了一個人口才的力量和古人那堅持不懈的偉大。
總而言之在《史記》這本書中我了解到了中國偉大的五千年的歷史同時我還懂得了不少的知識收獲了不少碩果。我認為《史記》這本書值得一看。
【史記有感】相關文章:
經典古籍《史記》03-27
經典古籍《史記》06-12
史記400字有感優秀范文7篇04-28
名著《史記》讀書心得史記的讀書心得03-21
《史記》讀后感 史記的讀后感11-17
史記的讀后感《史記》讀后感02-13
《史記》教學設計05-05
《史記》教學反思01-08
《史記》的經典語錄11-04
讀《史記》心得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