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
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童年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寫的是俄國著名天文學家費奧多羅夫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關于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個發現源于夢中飛行,但是他不明白人為什么能夠在夢中飛行,即便是在與老師的交流中,他也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后來費奧多羅夫經過自己的推理,終于得出了結論。幾年之后,他的這個結論與發現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得到了證實。所以,他為此情不自禁的笑出聲音,但是,他卻因此被老師誤解為他的笑不懷好意,當眾被趕出了課堂,但是心中還是美滋滋的這一件事情。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我的腦海中偶然浮現出了英國作家史邁爾說過的一句話:“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事業、藝術、科學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訣。”是的,沒錯。樹上掉落的蘋果,使得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壺蓋的跳動,使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平凡的日子里,總會有偉大的發現。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少年,我們是國家未來的棟梁,是民族繁盛的希望,我們的肩上背負的是讓祖國更加富強的重任,所以,我們也應該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發現、認真思考、勇于探索,長大后才可以為祖國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國的大好河山建設的更加美麗起來!
讀了《童年的發現》,我真是感觸不少,在未來人生的大道上,我也會揚起風帆,迎著波浪,奮力遠航,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做祖國真正意義上的“棟梁”!
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2
課文《童年的發現》讀后感 北園小學:孫景禹 指導老師:王孝合 今天,我們學習了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在童年時的一項科學發現,重點敘述了作者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作者那種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他那驚人的想象力讀后我很受啟發。他之所以在童年就會有這個發現,主要是因為:第一,敢于提問;第二,反復思考;第三,大膽想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要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大膽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勤奮鉆研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世界對于我們來說是充滿神秘的。小時候,我對什么都感到好奇,喜歡看《十萬個為什么》,還經常跟在爸爸、媽媽身后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人是從哪里來的?火箭怎么能升上天空?
什么是原子彈?為什么一年要分春夏秋冬?這些問題常常使爸爸、媽媽都目瞪口呆,他們被我問住了答不上來時顯得很狼狽,有時就胡亂編個答案搪塞過去,我也就似懂非懂地相信了他們。 通過學習《童年的發現》,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科學是一項嚴謹的事業,來不得半點馬虎和虛假。
曾經聽說,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可我曾看過著名生物學博士曹虎的一篇文章《人類是從哪里來的》,才知道人類的遠祖到底是森林古猿還是海猿,至今還是一個謎呢!我想,長大后,我一定接過這根科學的魔棒,象費奧多羅夫那樣弄清究竟誰是我們的老祖先。
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3
今天我讀了《童年的發現》一文,我覺得作者的發現很有趣。
作者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作者開始是夢中飛行,作者不知道為什么在夢中飛行?就去找老師,作者知道了夢中飛行,說明我們是在長身體。
我也有一個發現,我發現了妹妹為什么這么蠢。有一次,媽媽在廳里教她做作業,我就在房間里做作業。我看見媽媽叫得她很辛苦,我就放下筆,走去教妹妹。我一邊教她,她一邊就在玩。我看見了,立刻罵她,她就說不會,當時我氣得要命,我教了她這么久,她說不會。
第二天,她就走去跟她的表姐玩。我就叫她回去做作業,她卻不理我。我終于發現了她的缺點,就是喜歡和表妹她們在一起玩,就是兩個字“貪玩”。表妹也是那么蠢。
作者的發現和我的發現一樣有趣,作者發現有關胚胎的規律,而我就發現妹妹的學習態度。
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4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童年的發現》。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每天夜里做夢時都會飛行,他的同學也如此。他和同學一起去問老師,為什么夜里做夢時會飛行?老師只告訴了他們一點點人類的進化,并說上了高年級就會學到這個知識。鄉下小孩都知道,母親懷胎9個月就會生下嬰兒,“我”絞盡腦汁地思考為什么是9個月。終于想出了眉目。上了高年級,上課時老師在講進化論時,“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發現,禁不住笑出來聲音,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文中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布魯諾,布魯諾不畏火刑,堅定不屈地同教會、神學作斗爭,為科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327年,意大利天文學家采科·達斯科里被活活燒死,他的“罪名”就是違背圣經的教義,論證地球呈球狀,在另一個半球上也有人類存在。從這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并被終身監禁。
篇文章我還體會到了作者是一個善于觀察,喜歡問為什么,并有著執著的精神的孩子。我也有一些發現如:早上摘的花比下午摘的花早枯萎;玻璃是由很多個薄片構成的(從我家的用玻璃做的茶幾的側面就可以看見)。寒假時我種了一個蘑菇,由于我沒有多問幾個問題,把蘑菇種在了水里,后來蘑菇爛了,這也讓我知道了問為什么的重要性。
學問學問,就是在學中問,問中學,才能擁有學問。古人稱學習為做“學問”,它是開啟知識的鑰匙,增長智慧的階梯。一切知識,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提問開始的。
讓我們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愉快,只要我們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會有新的發現!
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5
最近,我讀了《童年的發現》一文,了解到費奧多羅夫是一個敢于提問、反復思考、大膽想象的孩子。
文中講了費奧多羅夫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發育的規律。可是他的重大發現并沒有給他帶來榮耀,反而,在上生物課時,自己突然想起了兒時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結界被老師轟出了教室,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時所做的一件傻事。
記得在四五歲時,表姐已是一米五的高個子了,而我還是一個小不點。我什么時候才能跟表姐一樣長得那么高。于是我時常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老姐長得那么高,而我卻這樣矮呢?”媽媽回答:“傻孩子,等你長大了,也會像姐姐那么高的。”我心想:等我長大了,要等到什么時候啊!
直到那年春天,我們全家一起去種樹,看到媽媽把水澆到小樹上,就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給小樹上澆水呢?”媽媽回答:“這樣小樹才能快點長大啊!”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一動:把水澆到小樹上,小樹能長大。那水澆到我身上,我也一定能長大。于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水桶拉到身邊,可是力氣太小,無法舉起來。怎么辦呢?焦急的我索性整個人泡在水桶里。好冷啊!好冷啊!我的上牙和下牙都打起架來了,但我為了長高,還是堅持泡在水中。媽媽轉身看不見我了,就忙著找我。等到她來到水桶邊,看到我冷得直打顫,生氣地問我:“你怎么泡在水中!不要命啦!”我只好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媽媽聽完我的解釋,哭笑不得地把我從水桶中抱出來,趕緊送我回家換衣服。可是到了第二天,我還是感冒了。但我并沒有因感冒而后悔。
一想起費奧多羅夫那大膽想象的精神,我忍不住想向他學習。我堅信,只有我們能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想象,一定全有更多的發觀。
【童年的發現有感5則】相關文章:
《童年的發現》說課稿12-17
《童年的發現》課件05-09
《童年的發現》說課稿12-17
《童年的發現》優秀說課稿12-17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12-09
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教案02-19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5篇)12-30
2022讀《童年》有感03-05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集合15篇12-23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