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的童年自傳。小豆豆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了,來到了巴學園,繼續做出許多“怪怪”的事,在別人眼里,她是一個與此不同的“壞”同學。但幸運的是,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善于引導和教育的校長。
說心里話,我真羨慕小豆豆,調皮的她碰到了一個超級棒的小林作校長。小林校長對幼兒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耐心地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而不打個哈欠。我覺得我也很幸運,我也有一位循循善誘、善施教化的校長!我以前在鄉下上一年級、二年級鄉下條件差,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沒有興趣愛好了,轉學來到縣城三小,三小的學風、班風很濃,課外活動興趣活動小組更是五花八門。我漸漸地適應了新的環境,既參加了籃球隊,又參加了足球隊,每天的訓練之前,我們的陳校長都會囑咐我們:“孩子們,好好練,注意安全!”陳校長如同父母一樣,處處關心著我們。
記得有一次,我由于扭傷了腳,就不像再去訓練,便去跟陳校長說:“陳校長,我以后不去訓練了,腳被扭傷了!”陳校長著急的問:“沒事吧?”“好疼”我捂著腳說。“沒事,過一兩天就好了。”陳校長親切地說。“陳校長,我不想去訓練了,太累了!”我慢吞吞的說。“怎么能不去訓練了做什么事都要呢!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怕苦、不怕累!怎么可以半途而廢呢!”陳校長大聲說道。聽了陳校長的這些話,心便有了其他想法:是呀!做人要堅持不懈,要想水滴石穿那樣目標專一。首尾貫一,不能有始無終、畏縮不前。于是,我就重拾信心,認真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球技有了大大提升,在小學生比賽中還為小學爭光了呢!
我們做的很多事大人們都會說這樣不對那樣不對的,弄得我們很不開心,生怕一做事情就被大人批評。我真羨慕小豆豆,她犯錯誤不用挨批評,而是想不知不覺中給她改過的機會。如果大人多花點時間來和我們溝通,了解我們內心的世界,讓我們有一個成長過程這樣我們長大后就會像小豆豆一樣對童年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
拿起《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一點也不陌生,這個充滿童稚可愛而又不懂規矩的小豆豆吸引了我,很想看看這樣一個孩子,今后會有怎樣的際遇呢?
這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學校,而她就是小學一年級時因為淘氣而被退學的小豆豆。她講述的這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校就是“巴學園”。
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巴學園”的時候,就被這所奇怪的學校深深吸引住了,因為她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一所學校會用電車作為教室。在接下來第一次看到校長先生時,校長先生告訴自己,“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么都行”后,她興奮的說了4個小時的話,而校長先生就那么認真地聽著,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對孩子的尊重吧,因為他的做法使小豆豆感到非常安心,非常溫暖!
巴學園的上課方式更是特別,小學生們的座位每天都是可以變化的,課程也是由老師把一天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孩子從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那一門科目開始學習的,如果有不會的題目可以去問老師,老師耐心講解過后又會出例題。這是真正的學習,因為是由自己的愛好開始學習的,所以同學們不會發生心不在焉的情況。
當我讀到巴學園用這樣民主的教學方式的時候,非常羨慕!雖然我們現在的學校硬件設施非常的好。有寬敞的教室、有可以任意奔跑的操場、還有各種科目的配套教室。但是我還是覺得巴學園用電車當教室很有趣,我也想在那樣的教室里上課。還有讓我心之向往就是喜歡小林先生民主的教育理念。我們現在的學習方式都是由學校根據課程進行合理安排的,雖然老師也為我們精心安排了合理的學習、運動、休息的時間,但是我還是非常來向往巴學園的生活,那樣我就可以和好朋友做同桌,還可以做第一排,最可高興的是可以每天先上自己喜歡的科目,還可以和同學們集體游泳、試膽量、露營……想像著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一定能夠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小豆豆”。
讀完這本書,“巴學園”的生活令我向往。其實我知道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有爸爸、媽媽、老師的呵護和教育,我也能和小豆豆一樣在“巴學園”中快樂的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3
第一眼看《窗邊的小豆豆》時,我就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它。今天,我又一次翻開它,去細細品讀,去慢慢挖掘,在字里行間尋找它的精華所在。讀完時,我頗有感觸。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在我眼里,小豆豆是一個朝氣蓬勃、天真爛漫、腦袋里全是稀奇古怪的想法的小朋友。
剛看這本書,我對小豆豆在上課不停地開關抽屜,或是和屋檐下的小燕子說話,要么站起來對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的行為不理解。但是看到后面,我有些明白小豆豆的心情了,那是因為新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好奇心驅使著她做出這樣的舉動。最終,小豆豆還是退學了,她被媽媽帶到了巴學園,才開始了全新的旅程。
其實,我很羨慕小豆豆能在巴學園學習,那個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學校。全校雖然僅50名學生,但教學方法別出心裁。活潑淘氣的她碰到了一個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長,小林校長的教育有他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能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讓孩子們有興趣學習;他尊重兒童,在小豆豆報名時,很有耐心地連續聽她說四個小時的話,直到小豆豆停下為止;他包容孩子,當小豆豆把糞坑里的東西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只是親切地說,弄完之后要放回去;他處處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學生。我不由自主對這個“頭發稀疏,牙齒脫落”、童心不眠的老人肅然起敬。
巴學園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不歧視殘疾兒童。比如在書中有一個得了侏儒癥的孩子,校長為他舉辦了“小型運動會”,想讓他在運動會上獲得自信。于是在他要跳過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馬時,暗暗地幫了他一把,使他有了信心,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贊嘆。
這所特殊的學校,很不可思議。讓學生們隨意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組織許多有趣的比賽,或者搞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增加樂趣。小豆豆在這里成長起來,我也不知不覺進入了書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巴學園”被炸毀了,我舍不得這所不平凡的學校,巴學園雖然不在了,小豆豆卻永遠在我心里。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4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記敘了一個可愛頑皮的日本小姑娘――小豆豆,在自己的母校“巴學園”所發生的一切可笑的故事。因為小豆豆老是像一粒粒的豆子那么頑皮地蹦來蹦去,十分淘氣,而且好奇心也特別的強烈,對每樣事物都充滿了興趣。上一年級的豆豆因老師因受不了她“不尋常的邏輯”而被退學了。后來媽媽帶她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細心愛護和教導下,讓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人人接受并越來越喜歡的好孩子。
我也遇到小林老師那樣的老師,她就是我的語文老師。我并不是人們眼里的好學生,我對自己沒有信心,有的時候我非常討厭自己。劉老師總是鼓勵我,推薦很多課外書,鼓勵我寫作。慢慢的我發現閱讀寫作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把心里話寫給老師,和老師交流。老師還把我的很多作文發在公眾號,看著我的文章被很多人認可,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原來我真的可以像劉老師說的那樣一一美好的樣子我們都有。
我把對老師的感激寫在紙上,一筆一劃盡情抒發著內心的情感,寫著寫著,一滴一滴眼淚滴在紙上,這不是憂傷的眼淚,而是治愈后欣慰的'淚水。
記得有一次,劉老師送給我們她親自畫的漫畫,明明有一幅七彩的畫擺在我的眼前,我卻挑了最底下那張暗淡的一幅,上面畫著一個孤獨無助的人蹲在地上,下邊寫著一行字:大多數的不快樂是因為總在期待一個飄渺的結果。
我覺得這幅畫,這句話非常適合我,就好像是為我量身定制的。我常常會感到孤獨,也許是我太在意別人如何評論我,正是因為這樣,我的膽子才會那么小,我嘗試著改變。但是,我還是做不好自己。我表面表現得與世無爭,實際內心很在意有沒有獲得,看到其他同學那么快樂彰顯自己,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我也羨慕又難過。是劉老師的這句話讓我懂得:大多數的不快樂是為了期待一個虛無的結果。我們應該注重過程,看淡成敗,生活才是多彩的。劉老師的畫,劉老師的話,我會永遠珍藏。
古語有云:“千金易得,良師難求。”我和《窗邊的小豆豆》里的孩子們一樣遇到了良師,在成長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自由快樂成長。合上書,放眼望向窗外,我仿佛看見巴學園的小豆豆們,劉老師的小豆豆們,正聞著野花香,踏著青草地,沐浴著陽光,讓生命自由綻放!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5
在一個寒風凜凜的冬日里,我看了一本充滿溫暖和快樂的書,它的名字叫《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所著,書中講述了她上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為在學校很調皮,上課總是影響同學而被學校勒令退學。慈祥的媽媽沒有責備小豆豆,而是把她帶到了一所新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一共只有五十多名學生。教室是由六輛廢棄的電車車廂改造而成的。在這里,小豆豆沒有因為退學的事被拒之門外,學校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并讓她在巴學園里度了過她一生都無法忘懷的快樂時光。
巴學園的小林校長,是一位有耐心、尊重學生、且十分懂得呵護孩子天性的校長。他可以連續聽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的話不打哈欠,聽到精彩部分時,還會問“然后呢?”讓小豆豆感受到了尊重,同時也增加了對自己的信心。當小豆豆把糞坑里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他只說了一句:“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哦。”這一句話沒有責備,只有理解。小林校長還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雖然這是一句十分簡單的話,可它卻一直是鼓舞著小豆豆前進的動力。
在這所不同于其它學校的學園里,上課沒有固定的課程,所有的學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讓學生們的興趣自由地發展出來。上午上課表現出色的同學,下午還可以自由散步。學校一直以這種鼓勵和自由的方式在教育著孩子們,讓孩子們不僅學到知識,還完整了心靈的成長。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小豆豆從一個不聽話的小豆豆變成了一個讓大家都接受的小豆豆。
巴學園是我們學生心中夢寐以求的學校,因為我們也向往著自由的學習空間,希望能和老師和校長成為好朋友。期待有一天,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處處都是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6
小豆豆剛上小學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是個“問題”少年。她不遵守課堂紀律,而且多次勸告無效,因此絕對不符合一個好學生的標準。
但是她又是幸運的,
首先她有一個好媽媽,在她被退學的時候,僅僅告訴她是要轉學了。如果直接告訴她是被退學的,那么可能會對小豆豆幼小的心靈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次,她遇到了一個好校長,巴學園的小林先生。第一次見面時,小豆豆就表現出了她天真,可愛,無邪的本性,和小林先生足足進行了四個小時的暢談。而且,以后每次見到小豆豆,都會告訴她:“你是個好孩子”。這就給了小豆豆很大的信心。此外,他還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把知識潛移默化地教授給孩子。他自編了吃飯歌,并讓每個孩子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細心地呵護孩子們,教育他們自信,勇敢,即使是高橋君這樣身體有缺陷的孩子。這樣的老師怎么能不讓孩子們喜歡和愛戴?年齡尚小的孩子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是校長的良苦用心,校長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并潛移默化地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和教育著他們。
通過本書,我們也能看到,在巴學園里,充滿了關愛,充滿了興趣,充滿了平等,是小林校長展現他理想和才華的一個教育的理想樂園。他“把孩子當作一個很有人格的人來尊重”的教育理念,不由讓我們欽佩,也讓我們思考,在我們日常對孩子愛的方式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是否還應該多些“等高,等距,等愛”的耐心和寬容。和孩子們做朋友,平等地對話,這樣才能把教育逐步地滲入孩子的思想中去。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有了這些思考,我想——
當孩子在浴缸里泡澡玩水,濺得滿地都是的時候,不是先批評她,而是借機告訴她水的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
當孩子有興趣拆裝一些器材和玩具時,不是警告她不要拆,而是告訴她拆裝的原理,以及培養她動手的能力;
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即使問題對自己來說很“低級”,也要有耐心地告訴她或者一起尋找答案,激發她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這就是《窗邊的小豆豆》給我們帶來的思考和學習。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7
整本書由作者小時侯在巴學園的學生生活故事作為主要內容。小豆豆是個在一般人眼中名副其實的“壞學生”,文章第一篇就講了小豆豆的媽媽和老師的見面,老師說小豆豆在上課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屜,就是對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來對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然后請他們表演,好不容易等藝人表演完一曲,也已經下課了。這么一來,老師還能講課么?老師說呀說……一大堆的事例,媽媽也覺得實在不好意思再麻煩同學打擾老師了。最終媽媽領著豆豆到了另一所學校,她沒有告訴豆豆她是被退學了的,因為她怕打擊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著,精彩的巴學院生活才開始……
文中的巴學園是一所學校,一所專門收所謂的“特別學生“的學校。豆豆的校長,規定一個班的孩子不能超過三十個。還注重全面地培養孩子,聘用老師也不用一定的學歷,而只要學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可用的知識,就可以成為巴學院的老師,譬如說巴學院有一次請了一位農民來為學生們當老師,教導學生們如何除草,插秧。而巴學院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提倡的“愛人,愛己” 可是校長真正地實現了這一點。
我覺得書中不僅是作者對自己在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紹一種教育制度。其實天下沒有壞學生,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動(比如小豆豆)比較大咧咧。但是不管他們因此犯了錯誤還是怎么樣,都不可以妄下“壞學生”的定論,他們都需要尊重。 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注意,先尊重學生,嘗試從他們的那個角度想一下這件事情,弄明白他們為什么這么做。跟他們平等地交談,解開他們的心結,然后再教導。而巴學院就
是這樣,比如說,巴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聽她講了四個小時話,不打斷,知道她想停的時候才停。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夠溝通。而現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長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教育者對孩子們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熱心。這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8
讀書是我最大的樂趣,每到假期,媽媽都會帶我到書店,讓我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今年也不例外。
當我抱著一摞厚厚的書籍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一本本翻看起來。其中《窗邊的小豆豆》令我愛不釋手,這是作者——黑柳徹子(小豆豆)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
小豆豆,這個充滿童稚可愛卻又不懂規矩的小女孩,深深地吸引了我。她會在上課時大聲呼喚廣告宣傳藝人,會和小草、小燕子打招呼;她愛交朋友,無論是有小兒麻痹癥的泰明,漂亮的美代,永遠長不高的高橋君,還是她們家的洛基(小狗),她喜歡他們,而他們也同樣喜歡著“小豆豆”。
小豆豆因為淘氣被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受了她。“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 “巴學園”的教室: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巴學園”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的午餐:要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的教育方法: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運動會: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的活動: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里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巴學園”里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是多么令人向往……
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學習太枯燥乏味! 除了作業還是作業、各種考試排名、課外輔導使我們幼小的心靈過早地懂得了什么是競爭,什么是焦慮。我是多么向往“巴學園”的燦爛生活,在那里我可以像小豆豆一樣無拘無束地發展自己的天性。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不僅讓我記住了“巴學園”,記住了小豆豆,記住了小林校長,更讀出了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我想:如果我們東風小學也能像“巴學園”,老師都如同小林校長,讓我們每個孩子在校園中充滿好奇、讓每個孩子都具有學習的動力,讓每個孩子都充滿夢幻般的色彩。那樣我們東風小學會培養出更多出類拔萃的學生!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9
暑假,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一書,我覺得巴學園的校長真好!小豆豆的媽媽真好!
書中講,小豆豆是一個不愛學習,上課總愛做小動作的小女孩。她的學習成績也一直不好。小豆豆媽媽從不灰心,一直鼓勵她。可小豆豆怎么也改不了她的壞毛病。有幾次,數學老師催她交作業,小豆豆總說作業被別人撕了。后來校長知道了這事,小豆豆被退學了。
小豆豆的媽媽又把她送進了巴學園,那里的林校長找小豆豆談話。沒想到小豆豆向林校長講了三個小時的故事,林校長一點不打瞌睡,認真聽她講,而且還夸小豆豆聰明,鼓勵小豆豆,只要她認真學習,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這認小豆豆很感動。小豆豆果然聽了林校長的話,認真上課,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最后小豆豆成了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我覺得小豆豆的變優秀了,是因為有了媽媽和林校長的愛護和鼓勵。讀了小豆豆的故事,我也想到自己。
很小的時候,我特別膽小。一看到陌生人,我就紅臉,低頭,躲到媽媽懷里。記得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個很臟的垃圾桶,就編講了一個故事——《哭泣的垃圾桶》。媽媽聽完,豎著大拇指,夸我“真棒!”。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天我就把小故事講給了小伙伴們聽,老師獎我一朵大紅花,說我是“小小作家”。之后,我愛上了編講故事,還常在班上講,老師每次獎我大紅花。漸漸地我變得不膽小了。
還有一次,那年我上大班,被園里選上參加海曙區的“苗苗杯”手工藝比賽,我還要解說這個手工藝品。比賽前,園長讓我在全園小伙伴和老師面前練習解說,當我站上高高的演講臺,看到臺下黑壓壓的人時,我的心砰砰亂跳,全身冒汗,一雙小手使勁拽著衣角,緊張地不敢說。這時,園長走過來笑著對我說:“我相信貝貝很棒!肯定能說好!”老師的鼓勵給了我力量,我竟然不怕了,很好作了解說。比賽時,還獲了獎。從此,我變得自信不膽小了。
小豆豆由“差生”變為好學生,我改掉膽小的毛病,是因為我們有媽媽無私的愛護,更因為老師給了我們極大的鼓勵和自信。好媽媽和好老師,使我們變棒!讀后《窗邊的小豆豆》我覺得,媽媽,真棒!老師,真棒!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么是真。”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中的一番話,總是在我的腦海中來回地浮現。
小豆豆小時候由于淘氣,輾轉了很多學校,最后的結局往往是轉學。在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的轉學,最終他來到了巴學園。在校長先生的愛護和耐心指導下,就是這樣一個在別人眼中即有點無可救藥有些奇怪的“淘氣包”,卻在時間的雕琢下逐漸變成了人人都喜歡的可愛的孩子,而在巴學園的時光,凝成了最美的一段回憶。
小豆豆在之前的學校中,總顯得與其他的孩子格格不入。她會在大家上課時,重復著開柜門和關柜門的動作。除此之外,她還會在上課時突然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突然大叫一聲,使得課堂無法得以繼續。原因不過是她認為這些事十分“有趣”,但這種“有趣”并不為大多數人接受,大家甚至給她加上了“怪人”的標簽。
小豆豆的這種行為很難被人理解,而我卻深有體會。小時候的我,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總是安靜斯文,但是我的心里卻也向往著像小豆豆做“有趣”的事。終于,我在內心的驅動下,開始將這種想法付諸于實踐。我變得像小豆豆一樣,做一些“怪異”的事:跑步時,晃頭晃腦;吃飯時,狂塞猛塞。更為夸張的事,每次笑,我都故意嘴角浮夸的上揚,眼角瞇成縫,漸漸地許多人覺得我是個瘋丫頭,但我卻覺得格外的有趣和好玩……那些有趣和好玩,隨著童年的逝去已經慢慢失去了顏色,但我卻因為擁有這樣的一段的時光而保有一顆善于發現美的永遠色彩斑斕的童心。現在的我還是會如那時一般對有趣的事堅持,驚喜于生活中蘊藏的那些美。
《窗邊的小豆豆》詮釋了一個孩子對于“有趣”的理解和追求,但愿我們都能保有一顆如小豆豆般美麗的心靈和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1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和媽媽為了從書中獲取知識,拿起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當我和媽媽翻開書后,就被黑柳徹子那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地吸引了。
作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礎。作品還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向往的理想樂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理想校長,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當然,還有一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小豆豆。我和媽媽都羨慕小豆豆那陽光燦爛的童年,羨慕她在巴學園里所發生的事情。《游泳池》、《試膽量》……一個個故事令我和媽媽無比的向往。但最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是小豆豆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愛孩子,懂得和孩子相處的人。小林宗作校長曾到歐洲考察了不少學校,吸納了很多教育精髓,對兒童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孩子喜歡什么,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方式,他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來學,他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孩子,他讓每個孩子都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細心地呵護每一個孩子,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信心,他總是對老師說:“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們的計劃大得多。”從小林校長的教育中,我看到了寬容,看到了博愛,看到了順從甚至是妥協,小林校長的那句話深深地記在我和媽媽的腦海里。讓我們深有感觸……
《窗邊的小豆豆》讓我和媽媽學到了很多,不僅感受到了書的樂趣,還讓我們看到小林宗作先生為教育事業付出的艱辛汗水。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2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很好的兒童文學,作者是日本的親善大使黑柳徹子,非常值得一覽。
這本書是關于一位日本小女孩的成長故事。她因天性好動,總是奇思異想,在別人所謂的“好學校”中格格不入。后來,小豆豆的媽媽將小豆豆送進另外一所學校,這所學校與眾不同。在這里每個年級只有九個人左右。全校也只是正常學校的一個班那么多,雖然人非常少,但每一位都和小豆豆一樣天真無邪,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在玩中學習。沒有繁瑣的規矩,也沒有成人思想的束縛。孩子們可以在禮堂的地面上用粉筆畫畫,每個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樹,甚至連學習知識的教室也是用廢棄的火車車廂經過改裝而成的……
我特別喜歡巴學院中的小林宗作校長,他是一位非常了解孩子們的好校長,他的巴學院沒有圍墻,教室是火車車廂。他教孩子們跳韻律操,帶領孩子們在晚上裝妖怪,行夜路,練膽量,學生們可以經常出去散步,在出游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還有他舉辦的“巴學院”運動會,讓身有殘疾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忘記難過的心情,難怪小豆豆長大后會對巴學院念念不忘,我看完后,真不敢相信在日本出現過這樣一所學校,有這樣一位校長,但這是事實,沒有半句是假的!
每個人的童年只有那么一次,我希望我們在學習新本領時有多點的自由時間,像小豆豆一樣過一個難忘的童年。我小時候也是非常快樂,但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作業越來越多,自由的時間就越來越少,爸爸媽媽都關心一種叫“分”的東西。有一次我分數一不小心低了,父母就極為嚴厲的批評我,并且把我本來就少的自由時間變得更少了。“其實快樂的童年才是一切的‘源頭’”,這句話我一直想和父母說,但是卻一直不敢說。我希望所有孩子的父母都不要太嚴格,把自由還給孩子們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2篇】相關文章:
【精】《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03-18
窗邊的小豆豆好句08-27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0篇03-07
窗邊的小豆豆的讀后感10篇03-04
《窗邊的小豆豆》課外書讀后感03-23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600字范文03-23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通用5篇)03-22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精選15篇03-13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范文03-10
窗邊的小豆豆的好詞好句賞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