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簡史讀后感(通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國簡史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國簡史讀后感 1
初中學習生活比較緊張,這本《美國簡史》我斷斷續續中讀了好久。這本書講述了美國這個國家的誕生過程以及過程中發生的人和事……當哥倫布帶領著他的船隊到達美洲大陸;當五月花號在大西洋上劈波斬浪;當獨立戰爭的第一聲炮響。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一個強盛的國家就此誕生。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原為英國殖民地,后因種種原因而成為了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16—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但是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產生了裂痕,英國對北美地區采取高壓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區的居民強烈不滿。從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華盛頓領導下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美國正式誕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為了一個完全獨立的民族主權國家。
美國獨立后積極進行領土擴張,逐漸從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南北經濟差異也日漸凸顯,矛盾日益加重。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發生戰爭,也就是美國的內戰。最終是北方領導的資產階級獲勝并統一全國。在1865年時開始了重建時期,廢除了奴隸制度,在1877年時,南部也進行了重建,制訂了進步的法令,標志著民主重建結束了。后來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戰時又和蘇聯平分天下。冷戰結束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年美國經濟情況仍較平穩。進入90年代,美國計算機產業發展迅速,并帶動全球的高科技信息產業,開始了新一代的產業革命。時至今日美國都是個各方面比較領先的發達國家。
在美國的發展中,《獨立宣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經歷過一次次的戰爭洗禮的無比艱辛的過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追求獨立和自由的崇高理想起到了決定作用,勇于創新的精神正是促使美國飛速發展的強大動力!我曾經無比嘆服這個國家的強大,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所看所聞我發現美國人忒笨喜歡向別的國家挑釁、以自己霸權地位插手別的國家的事情,我知道這肯定和他們的強大很有關系,強大使他們自認為有實力去挑釁別人!這樣下去絕對不會有好下場,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過,從這本《美國簡史》里,我也體會到,我們要學習他們敢于思考、想像和勇于開拓的精神才能使我們更強大,所以他們的優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英雄不分國度”,他們國家里杰出的人物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相信,我們這個喜愛和平又自強不息、有著頑強意志的國家,通過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做法,再發揮我們自己的優良傳統,一定會變得更加強大的!
美國簡史讀后感 2
在暑假的大把閑暇時光里,我讀了一本頗感興趣的《美國簡史》。
從書中我了解到了,當公元1492年,正處于明朝時期的我國,在經濟、軍事、農業等很多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在那一年,意大利人哥倫布才剛剛踏上美洲的土地,他打破了那里的人快樂安寧的生活。雖然我很同情那些遭到打擊和歧視的印第安人,但我更敬佩哥倫布勇于冒險的'精神,他不畏重重困難和艱險,也要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現在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發展中,以華盛頓為代表的第一批美國領袖發表的《獨立宣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過程無比艱辛,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追求獨立和自由的崇高理想。
還有我們熟知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他發明了電燈,讓人們從此告別了黑暗;亨利?福特發明了第一輛汽車……我想,這些發明家勇于創新的精神正是促使美國飛速發展的動力啊!
我一直以為美國是一個非常樂于助人的國家。因為,他們這么多年來不斷出現一些杰出的人物!可是現在,我又常想,美國人為什么這么喜歡向別的國家挑釁呢?肯定和他們的強大很有關系,強大使他們自認為有實力去挑釁別人!不過,從這本《美國簡史》里,我認識到,正因為他們敢于思考、想像和開拓才使得他們有現在的強大,所以他們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國家里杰出的人物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美國簡史讀后感 3
看完這本書的時候,腦子里確實有點混亂,似乎失去了剛剛翻開扉頁時的好奇和興奮,要寫下這篇讀后感的時候,不知道該從橫向的愛爾蘭人、德國人、猶太人、意大利人等著手還是從縱向的本土情況、政治、經濟等層面分析。于是手一癢就去百度了一下書名,這才發現是羅永浩先生所推薦的,他是這樣說的:“這可能是我這輩子花的最值的10元錢了,它幾乎解決了我年輕時對種族問題有過的全部困惑。”也許這本書的更多魅力是我淺讀還未能體會和感悟到的。
之前對于美國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它是一個經濟、科技、軍事發達的先進國家,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渴望,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這曾是一片充滿著種族混雜和歧視的土地,然而到今天的融合甚至誕生了這樣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沒有《美國種族簡史》也許我們也無法去理解。在書中作者提及了九個種族4500萬多人從世界的各大洲移民來到美國,不同的膚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明就這樣交錯在美國這片較為年輕的土地上,在一定時間內確實產生了矛盾和分歧,作為一個旁觀者,結合其中的幾個種族的特征,僅以表達自己的最基本的想法。
可能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愛爾蘭人了。愛酗酒的是愛爾蘭人,好惹事的也是愛爾蘭人,似乎使我產生了一定的條件反射,在書中陳述的愛爾蘭人的生活總是在骯臟的住宿條件、蔓延的疾病、危險的就業環境中,以致于產生較高的死亡率和眾多的孤兒。我不知道在眾人們的批判之中可否發現他們的閃光之點,就像愛喝酒也使他們更加血氣方剛。我深刻得記得他們的慷慨所在———把積蓄毫不猶豫地寄回國內的親人、捐給他們的教會,盡管他們的經濟狀況是低下的、不牢靠的。作為美國城市里第一批重要的“少數”民族,愛爾蘭人被這個社會的接受確是緩慢的,直至第二代、第三代在政治舞臺上的.逐漸崛起,可能又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他們政治層面上的貪污受賄,那種帶點人情味的貪污受賄。不論如何,愛爾蘭人在政治上的成就還終究是顯著的,歷史經驗、利益意識、種族團結感、堅守政教分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都為此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應該是猶太人了,那些在歐陸始終唯一不信奉基督教的民族,那一個值得尊敬的民族,只是因為他們對自己信仰的堅持,然而這也促使他們處于自身難保的境地。猶太人周期性的被屠殺、迫害,逃亡、流落他鄉似乎時常出現在歷史課本上,他們以寡數艱難地存活著,委曲求全,除了依靠策略和耐性,也無法依靠微薄的力量去進行反抗,也正因為如此,造就了他們的逆境心理。他們在美國的移民歷史中,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清潔整齊、樂善好施,他們極低的酗酒率恰與愛爾蘭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共同之處在于他們一樣的樂于從事大規模的慈善事業,即使自己也身處貧困時期。
而猶太人最突出的一點應該他們對待教育的態度,千百年來他們始終保持著對學問的景仰,他們熱愛看書和學習,抓住一切可能去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對自己知識和思維上的充實,也許這就能解釋為什么當下猶太人的智商高出了其他美國人吧。
而對于華人,我感慨他們在移民美國大陸之后的成功,亦被稱為“亞洲的猶太人”。他們從貧困的移民者華麗地轉身為商人或者老板,讓很多本土人記恨不堪,遭受過政治迫害、暴力騷擾,忍受著苛刻和粗暴,誰都會記得這樣一句諷刺“中國人在世界各國都能發財致富,但他們在國內卻貧困不堪。”我們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引領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組織,印刷術、鋼鐵工業、火藥的發明等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而誰又能知道接下來這個偉大文明的衰落。政治的軟弱無能、強權和暴力的泛濫,以及大量含有技術和資本的華人移民外流,都深深地加劇了國家的貧窮和悲哀。不由地聯想到了《坂上之云》,相比于日本民族的那種“危機感”,我們曾經的政府、國民可能更多地在閉關自守、洋洋得意之中,可能他們尚未真正體會到什么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枕戈待旦,何懼強敵!”
其實在美的華人移民相比于白人們,依舊是艱苦簡樸的,也正是這些優點使中國人在海外備受排擠和欺侮的。這也怨不得什么,就像和每一個新移民來的種族一樣,被一個全新的社會接受和融入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至少最終還算有所成功,華人們即使被一再驅趕和威脅,但還是忍氣吞聲地在默默努力,不論是修鐵路,做勞工還是到后來的開洗衣房和餐館,他們苦干,依舊保持著毅力,又盡量退避三舍,和猶太人采取一樣避而遠之的態度,借著自己唐人街的商業活動一步一步在經濟上起飛,最后使自己在美國社會上獲得一定的地位,我想,移美的華人有如此的成就也已經很不易了。
其實日本人、德國人等許多其他種族的人也給人們留下其獨特的種族印跡。至始至終的感觸,其實每一個移民的種族都經歷過“種族歧視”,已經不僅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黑人們了。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比比皆是,僅僅是緣于移民時間的早晚、適應社會的先后罷了。無論哪一個種族,只需其勤勞、簡樸,能吃苦,以及那些大眾通用的成功必備品質,如重視教育和學問,學會總結重視經驗等,皆適用于每一個種族,最終自然也能使他們從工人、農民、家用甚至奴隸走向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騰飛的。
每個種族移民來到美國,有的是為了定居尋找自己安定的家園,有的為了淘金,攢足了錢再衣錦還鄉,有的也許中立于前兩者之間,他們之間不同的目的性自然也無法避免在各個種族之間曾經有那些不和甚至爭斗,其實摩擦也罷融合也罷,在今天看來,一樣是在進步,一樣是造就了這樣一個繁華的美國。也許無形中,我們當今的社會也一樣在經歷著某種“種族的變化”,存在著階級或者等級的差異,其實只要我們足夠堅持不懈,懂得適應和改進,充分發揚自己的優勢,也同樣能走到最終的融合與繁榮。
美國簡史讀后感 4
在暑假的大把閑暇時光里,我讀了一本頗感興趣的《美國簡史》。
從書中我了解到了,當公元1492年,正處于明朝時期的我國,在經濟、軍事、農業等很多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在那一年,意大利人哥倫布才剛剛踏上美洲的土地,他打破了那里的土著人快樂安寧的生活。雖然我很同情那些遭到打擊和歧視的印第安人,但我更敬佩哥倫布勇于冒險的精神,他不畏重重困難和艱險,也要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現在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發展中,以華盛頓為代表的第一批美國領袖發表的《獨立宣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過程無比艱辛,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追求獨立和自由的崇高理想。
還有我們熟知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他發明了電燈,讓人們從此告別了黑暗;亨利?福特發明了第一輛汽車……我想,這些發明家勇于創新的精神正是促使美國飛速發展的動力啊!
我一直以為美國是一個非常樂于助人的國家。因為,他們這么多年來不斷出現一些杰出的.人物!可是現在,我又常想,美國人為什么這么喜歡向別的國家挑釁呢?肯定和他們的強大很有關系,強大使他們自認為有實力去挑釁別人!不過,從這本《美國簡史》里,我認識到,正因為他們敢于思考、想像和開拓才使得他們有現在的強大,所以他們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國家里杰出的人物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美國簡史讀后感 5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這句話至今意義不減。《美國種族簡史》正是這樣一本不可或缺的書,作者用詳實的數據、細膩的描寫,帶領我們穿越時空,了解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種族問題。中國歷來被稱為多民族國家,同屬黃種人,經歷了多次融合形成了包容共生的文化,所以種族主義在大多數中國人眼里并不是很突出。而美國建國不過二百多年,人口集中遷入也是近代以來的事情,在這個“大熔爐”里,種族問題尤為顯現。
起源
在美國各種族之間,收入、職業和失業率的差別相當大,犯罪率、生育率和經營企業的比例也是如此。縱然身處國內依然可以了解到:美國黑人在運動與歌唱方面出類拔萃,同樣也有很多黑人生活處于貧困線以下;猶太人憑借聰明才智在政治與科學界大放光彩;意大利人有強烈的家庭觀念和嚴格的行事準則。這些顯著地差別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膚色是一種原因,深究各種族在美國的發展史能發現更多的影響因素。
數千年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一個種族,而這種生活習慣、文化特質并不是到達美國就能立刻消失的。正如愛爾蘭人長期生活在英國統治者的控制下,上升的通道被堵死,個人的積極性被摧毀。這樣的消極狀態在他們移民美國后繼續發揮影響。文化并無優劣,只有當它適應特定的環境時才顯出好壞。不同的種族到達美國的時間、方式的不同,同樣深刻影響該種族在美國的發展。廣袤的土地、不均衡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他們的收入受到地區差別的影響。德國人在17世紀就開始了向美國移民的漫長道路,受限于當時的交通工具大部分德國人定居在河谷兩岸,今天通過一些地名可以清晰發現德國先民在此開拓的歷史。早期移民者的職業選擇同樣會影響一個種族在美國的發展。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選派青壯年向美國移民,由于缺乏技術和經驗,第一代日本移民選擇從事熟悉的農業和園藝,憑借勤勞和值得信賴的品質,現代日本人在這兩方面取得了壟斷的地位。
教育
我的兒子們應該學習數學、哲學、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業和農業使得他們的孩子們可以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筑、雕塑、織物和瓷器。”第一代移民往往因為貧困而不得不背井離鄉,這就決定了他們本身不具備較高的受教育程度。收入較高的行業通常要求從業者具備兩個條件,要么受教育的時間長,要么有長期的經驗。早期的移民者或憑借自身積累的經驗和手藝,或依靠體力勞動在美國落地生根。
通過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各種族才能實現自身的原始積累。分析猶太人、華人和日本人在美國的發展史,會發現并不是教育“包治百病”,他們都是通過體力勞動和商業意識發家,只是有錢后才將子女送進高校。這不僅僅是“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三個種族對待知識有崇高的敬意,認同教育的價值。也正是通過教育,實現了這些種族在美國的騰飛。要想跨越階級向上流動,只有不斷地拓展新的領域,在高端行業中就業,而教育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一味良藥。
生育
生育率是分析各種族人口結構構成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各種族發展水平的明顯參照。在整個社會中,最貧困的階層擁有最高的生育率,即所謂的“富人發財,窮人養孩”。各種族的生育率在到達美國后都經歷一段波動,從早期的高生育率實現下降。但是不同的下降幅度,也影響了種族間的地位。因為高生育率,意味著固定收入的稀釋,直接降低一個種族的生活水準。但是生育率同時又影響到一個種族的繁衍與財富的延續,低生育率會帶來種族平均年齡的上升,同時較為富有的人去世沒有足夠子女,明顯會將起積累的財富、經驗、人際關系網及其他優勢帶走,不利于一個種族的傳承。
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結語
當我們探討一個種族時,是否注意到他所背負的歷史的枷鎖?通讀《美國種族簡史》不過是對那個夢想國度的驚鴻一瞥,才發現縱然是“移民者的天堂”,也充滿奮斗與羈絆。認識一個種族,認識他人,我們還差的很遠。不斷地回眸、不斷地總結,才能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才能讓歷史照進現實,讓我們走的更遠。
【美國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時間簡史有感04-29
阿茲特克文明簡史03-29
《時間簡史》感悟04-08
《美國》教案08-25
美國的作文01-08
【經典】美國的作文03-14
美國的作文【精選】03-14
(經典)美國的作文03-07
美國的食物02-27
在美國拔牙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