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1
學了《魯濱遜漂流記》這篇課文,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星期天,我找了一本學生版的《魯濱遜漂流記》看,雖然不是原著,但我仍然能從書中感受到魯濱遜的智慧。
《魯濱遜漂流記》是“歐洲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創作的一本巨作,它講述了魯濱遜流落到一個荒島上的經歷。魯濱遜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然而卻沒有被困難嚇倒,他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解決了一個一個的難題,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兩個月十九天,不但供給了自己的日用所需,還經營了一片肥美的土地。
讀完了這本書,我對魯濱遜勇敢堅強、積極樂觀的精神和他的生活智慧敬佩至極,我覺得換了其他人像他那樣獨自流落在一個荒島上,恐怕早就絕望了,我認為魯濱遜能夠在荒島上生存下來,他依靠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積極人生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我對作者獨特的寫作風格也大為贊嘆。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2
讀完《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后,一個高大的形象頓時浮現在我心中,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魯濱孫。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
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的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其作品可讀性強,他所寫的《魯賓遜漂流記》在當時有很大影響,至今是雅俗共賞的名著。主要構架為:主人公個人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它主要講了:魯濱遜,他為了自己的理想,不顧父母反對,執意航海。他先后幾次出海,賺過些錢,也學會了些種植。后來他漂流到了這個荒無人煙的島上,他救下過星期五,他用僅有的一些資源建起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家”。他靠自己的力量,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終經過星期五的偵查,在歷經種種困難,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
魯濱遜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生活了近28年。他遇事冷靜,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么?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3
《魯濱遜漂流記》是18世紀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是兒童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名著。
小說講述的是在航行的過程中,一位叫魯濱遜的航海家,在和海上航行的過程中因為遇上了大風暴,輪船沉沒了。魯濱遜孤身一人在島上生活了29年。在荒島上,他借《圣經》消除孤寂和絕望,用船上的工具建造房子,學會了烤面包,與野人搏斗,解救野人星期五……
我特別崇拜魯濱遜,因為他在遭遇逆境中不放棄,并且堅持了下來。雖然孤身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但他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頑強不屈,奮發搏斗。他驚人的毅力讓我折服。
這本書的作者笛福在書中說了一句話“害怕危險的心里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對今天的廣大青年來說,閱讀這部作品,可以激勵他們勇于冒險,堅持進取的精神。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既要有大無畏的凜然氣概,又要有一種認真對待,仔細研究的求實態度。只有如此,才能像魯濱遜那樣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不斷創造奇跡。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4
假期,在姥姥的督促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看了好幾天才把《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看完。我佩服書里面的魯濱遜了。他在航海的遇險,獨自流落荒島面臨絕境的情況下,以驚人的毅力跟各種自然災害、疾病作斗爭,值得我學習。
“謹以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們”。這是書中第一頁上的一段話,爸爸給我讀了,我怎么也不理解,直到我把這本書看完我才深深地明白了這段話的含意。
魯濱遜從小就是一個貴公子,但他從不嬌貴,他為了尋求自己的航海夢想而離開了家。后來在航海歷程中,魯濱遜所乘坐的船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魯賓遜不幸流落到了荒島上。在面臨絕境的.情況下,在他對如何生存都一竅不通的情況下,他斌沒有感到絕望,經過了不斷地摸索經驗,不畏疾病、困難,在島上開辟出了一邊新天地……
當我翻過了書中的最后一頁,我才領悟到: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應當自立、自強,不應當所有的事情都依賴爸爸媽媽了,想想我以前,一有不好的事就不敢向前,不敢面對,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慚愧啊!
我要向魯濱遜學習,要學會自己克服困難,做一個自立的好孩子。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5
今天我看了《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冒險航海的書,它是佳作必讀叢書。
主要講了魯濱遜從小就喜歡幻想,一心想出海遠游。父親卻擔心魯濱遜航海給他帶來不幸,他完全不顧父愿,甚至違抗父命。
在他十八歲那一年他離家出走既沒同父母商量又不給他們捎個話,做起了航海。
在他第一次上船的時候就暈船了,感到了難過要命,又非常害怕。這時他很后悔自己不聽父命。路途中又遇到了風暴,這讓他更后悔他說路途一結束就回家。但是當他安全就把剛說的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覺得魯濱遜是一個仗義的人,有人遇到危險就救。比如當發現食人族吃人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同胞,從來不顧及自己的安危。他還是一個聰明能干的人,在一個荒島上一無所有。在島上克服困難,想盡一切辦法生存,竟然再一個荒島上生存了24年,還囤積了很多糧食還養了山羊······
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一個人,聰明能干、不怕危險,非常有毅力。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6
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他孤身一人,過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生活,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試著打獵、種谷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干,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面包……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
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仆。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在孤島上眨眼間便幾十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從這個故事中我感悟到,不要抱怨生活給你的困難和難題。
的確,我時常抱怨,為什么別的同學沒有我努力,卻獲得比我好的成績,為什么別人總是看到我的缺點,而看不到我的優點,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要你堅持了,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勝利只屬于努力的人。如果我們不能堅持到最后,又怎樣能夠知道自己一定會失敗,更不可能看到自己成功的一天。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7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是冒險之類的小說。我一拿到這本書,看完《前言》之后就愛不釋手。從今往后,總是不自覺地想再看幾遍。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主人公魯濱遜有很大的航海能力,什么危險都不怕。有一天,他和朋友坐上船披波斬浪,在一望無際的海上行駛著,突然狂風暴雨、驚濤拍岸,轉眼間,他那幾個朋友已被卷入大海的深淵,把魯濱遜嚇得魂飛破散,但最終只有他一個人戰勝困難幸運地活了下來,當他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海水沖到了一個孤島上。不久,他捉到了一個俘虜,給他取名叫星期五,他們共同生活在孤島了28年后,返回故鄉。
我讀了這本書,深有感觸,有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只有勇敢不被困難所嚇倒,勇往直前,勝利就屬于自己。
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以魯濱遜為學習的榜樣,永不畏懼,戰勝困難。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8
暑假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它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等不幸時,只要有勇氣、有毅力并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作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跡來。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魯賓遜的英國人,他喜歡航海和冒險。為了出去闖蕩,他依毅然放棄優裕的生活,當上了一名水手。在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時,遇上了罕見的暴風,船翻了,同伴們都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幸運地生存了下來。魯濱遜被海水沖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面對著生疏、惡劣的的環境,又冷又餓的他不是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他的頭腦和雙手,從破船上取下有用的物品,著手建造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制造家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成進然有序的家園、“王國”。
魯濱遜在自己的“王國”里待了整整28年,在這28年,他忍受孤獨、艱辛,病痛和危險。最后終于乘著過路的船只,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面對困難不要放棄,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困難。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350字】相關文章: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05-09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05-08
【推薦】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05-09
魯濱遜漂流記經典讀后感04-11
魯濱遜漂流記英文讀后感08-07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5篇)05-11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5篇05-10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5篇)05-09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片段精選04-22
初三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