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高中讀后感
《去年的樹》是魯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一只鳥兒對一棵樹許下諾言要在第二年春天繼續給小樹唱歌,可是當春天來臨,小樹卻不見了蹤影,小鳥四處尋找,最后在一盞燈火前找到了小樹,可是此時的小樹已經變成火柴,變成了一盞燈火,小鳥就對著這盞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第一次讀這個童話故事,我就被深深感動了,F在我要教孩子們學習這篇課文,再次捧起課本,細細品讀,一陣陣感動再次涌上心頭。
我感動于小鳥對小樹友情的珍重。
這種友情沒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豪言壯語,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悲壯,也沒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脈脈溫情。他們的友情就因為“鳥兒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背、聽歌成了他們在生活中的互相依靠,這讓我想起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亙古不變的忠貞的愛情故事,想起了這樣一幕場景:夕陽西下,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手挽著手,肩并著肩,一起徜徉在海邊的沙灘上……小鳥和小樹就是在這樣一種平凡的生活中結下了純真的友誼,臨分別時,他們互相約定:“來年再相會!笨墒,“天有不測風云”,當第二年春天來臨時,小樹卻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此時的小鳥該何去何從?執著的小鳥開始艱苦而漫長的尋找之旅。誰也不知道,她到底飛了多少路程,誰也不知道,路途中她究竟遇到過什么困難,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一路尋找,從樹林飛到山谷,從山谷飛到工廠,從工廠飛到村子里,一直飛到一盞煤油燈旁,當得知小樹已經變成了燈火時,鳥兒沒有流淚,而是“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此時此刻,鳥兒究竟在想些什么,是為朋友的逝去在心里默默哭泣,還是告訴朋友她給他唱歌來了,還是……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知道,對著燈火,她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盡管此時的小樹已經逝去,聽不見小鳥的歌聲,但是小鳥依然唱起了去年唱給小樹聽過的歌。也許小樹冥冥之中有知,應該能夠聽得到小鳥的歌聲,應該能夠感受到小鳥對他的這份沉甸甸的情誼。
寫到此,我忽然想起了幾句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種種執著的.追求與小鳥執著的尋找都源于一個詞——情誼!這種“情誼”是無價的!
我還感動于小鳥那“一諾千金”的執著。
臨分別時,“樹對鳥兒說:‘再見,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B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可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次別離卻成了永別,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諾言卻成了永恒。就為了這一句承諾,小鳥四處尋覓,哪怕小樹已然逝去,聽不到她的歌聲,她依然要對著燈火“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沉靜細思,這種“一諾千金”的勇氣和執著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該是多么珍貴呀!有多少人會為了生活中這種普普通通的許諾而歷盡千辛萬苦兌現呢?難道這種“一諾千金”的故事只能在童話故事中尋找到嗎?
我忽然想起了我在《讀者》上讀到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86歲的名叫歐興田的老人自費花了100多萬元修建了一座占地20多畝的烈士陵園——安徽省固鎮縣任橋鎮清涼村陵園。不僅如此,他還在這兒守了將近30年的陵墓。他為什么要這樣做?老人是這樣說的:“當年我剛參加革命,所在的尖刀班共有9人,大家在一間學校的破教室里發誓,誰活著,誰就要為犧牲的戰友守墓。既然我答應了,就得做到!本蜑榱诉@一句承諾,老人幾乎用了整個后半生來踐行。他曾親眼目睹了2400多名戰友犧牲在這個地方,因此他發誓要把這2400名戰友的遺骨都安放在這座陵園里,其困難可想而知。沒有錢,他四處“化緣”,化來了13萬元錢,還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積蓄和每個月6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全搭進去?墒抢щy遠遠不止這些。建陵園的工人以為是給公家做事,偷工減料,當地村名在工地上暗偷明搶建筑材料,兒女們都覺得老人不近人情,都惱他、恨他……盡管這樣,老人依然不改初衷,面對親人勸其去城市享享清福,他說:“我死也不會走了!闭撬倪@份執著,才有了這座陵園,那些為了革命事業血灑疆場的烈士們終于可以長眠在自己的戰斗過的地方了。一只虛擬世界中不被人注意的的小鳥,一位現實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老人,似乎在他們兩者之間找不到任何相同點,但他們的精神一脈相承,那就是對友誼的忠誠,對“一諾千金”執著的追求。
子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只小鳥,這位老人,他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對先賢思想最好的詮釋!
【去年的樹高中讀后感】相關文章:
《去年的樹》讀后感11-03
《去年的樹》的讀后感11-26
去年的樹的讀后感01-09
去年的樹讀后感04-07
《去年的樹》高中生讀后感范文12-20
去年的樹讀后感示例02-26
關于去年的樹讀后感04-23
去年的樹讀后感范文05-24
去年的樹讀后感作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