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學管理的提升力》讀后感
教學管理是一個學校的重中之重,教育的最本質內容也體現在教學過程之中。《名校教學管理的提升力》一書選取了國內外經典教學管理的案例,并由教學管理專家進行了精辟、詳盡的分析。在兼容并包的前提下,融合了最先進的管理理念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中,具體闡述了教學管理中的諸多問題,詳細而具體地對學校教學管理中的眾多方面進行了展開式的分析,對教學管理的很多問題都提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法。這對教學管理的落實者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對于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與教育能力也起到了一個提升的作用,使人感覺有效、實用、不枯燥,具有全局性與發展性,這也正是一所好學校所需要的一種教學管理思維。特別是讀了名校教學管理的制高點之二十三讓和諧教育在師生間產生共振,更是產生了共鳴:和諧教育,是從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統一實現出發,調控教育場中諸教育要素的關系,使教育的節奏符合學生發展的節律,進而使“教”與“學”產生諧振效應,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獲得全面和諧充分發展的教育。
師生關系主要是教師與學生在共同的教學活動中,通過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來的,而教書育人也寓師生的共同教學活動過程中,所以師生關系與教書育人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在教書育人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只有愛才能喚醒愛!只有教師對學生的愛,才能喚醒學生對老師的愛,才能使師生的愛雙向流動,才可能有和諧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一個老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引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動力,有了這種情感和動力,師生的目標才能一致,才會有師生和諧的基礎,師愛是使學生產生自尊、自愛、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學生具備這種精神力量,師生關系才能提高到較高層次的水平。無論師生關系有多少因素參與,它最終要表現為師生間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師要完成育人任務,就得讓學生喜歡你、親近你,愿意聽你的話,也愿意向你傾訴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學生不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則無論教師如何努力,也難以收到育人的效果。只有當學生的情感大門朝著教師敞開時,師愛投射到學生的心靈上,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這樣,“師愛”和學生的“愛師”才能融合起來,成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堅實起點和牢固基礎。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這些“和諧”的教育思想,在全面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今天,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識。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和諧教育呢?首先要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達到師生心靈的和諧。和諧課堂所追求的目標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情感交融,協力合作,共同提高”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和諧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良師益友般的關系,更體現為一種平等、合作、俱進的關系。第二,課堂教學要通過調控教育中諸種教育要素的關系,使受教育的節奏符合教育者發展的節奏,進而使教與學產生“諧振”效應,促進學生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以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活動。第三,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達到學習過程的和諧。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具體生動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可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重視有效情境的創設,把我們的課堂創設成為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第四,課堂教學要以受教育者和諧、健康、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一種教育活動。它能有效地形成課堂教學系統中各子系統及各要素間的協同運轉,產生教學合力,獲得“1+1>2”的整體效應。
總之,我們要走近、走進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尋求師生心靈相通;勤于學習,使教學內容彰顯時代特征;科學選擇教法,讓學生動起來;優化教學過程,力求嚴謹、流暢;借助現代媒體,創設優美情境;將微笑帶進課堂,創設和諧氛圍,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在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煥發生命活力!
【《名校教學管理的提升力》讀后感】相關文章:
名校教學管理的提升力讀后感01-25
《名校教學管理的提升力》讀書筆記范文11-22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10-23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01-25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范文04-18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范文12-06
關于《馬提與祖父》的讀后感12-06
名校校訓05-05
馬提與祖父優秀讀后感范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