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800字
這本書帶給我不小的震動。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感動著,它讓我發現,原本我們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可能是走入誤區,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甚至,感到我們家長在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
該書的作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16歲的女兒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這到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們能體會到孩子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相當大部分來自于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和這個家庭的教育。
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教育,幾者之間應是相通的.。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包括父母、老師以及長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如果這本書尚有不足,那我覺得該書起名為《好家長勝過好老師》更妥。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從個體教育而言,無謂標準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適自己孩子特質的教育方式。對整體的教育而言,則是有共同的教育規律。
心,對孩子的關心是第一的,這才是根本;技,是效能增大的工具而已。
對孩子應該是真心的“關愛”,而不是“溺愛”。
對孩子應該是嚴格的“要求”,而不是“苛求”。
對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看重”。
還有一點就是: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的潛移默化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
這也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壓力。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好的孩子天生是好的,不好的孩子再努力教總是教不好的,至于為什么好為什么不好一直沒有深究,覺得或許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實上這并不是命,
這和后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不是穿了西裝就能變成紳士,不是生了孩
子就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學習,做父母也需要有做父母的智慧。這是一種生活的積累。
此時,我想到了美國心理學家推出的成就方程:20%IQ+80%EQ=100%成功。
所謂的IQ和EQ是指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04-1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后感10-07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03-3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散文06-24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范文精選05-01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初中讀后感10-07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后感范文10-07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優秀讀后感10-07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后感范文11-26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讀后感范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