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的定律》的讀后感
假期前,朋友推薦我讀了一本書,叫做《一萬小時的定律》。這本書是美國作家馬爾科姆·葛拉威爾寫的,說的是一個人想成為某個領域中的專家,必須保證一萬小時的基本學習。究竟怎樣利用一萬小時成為專家,我很好奇,就去網上買了這本書,抽時間讀了讀。
讀過后,我結合我教師這份職業想了很多,教師其實是一門很特殊的職業,它肩負著培育人的重任。尤其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如果不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是很難滿足學生學習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說到讀書,自己心里很清楚是多么有必要,但卻發現在閱讀其他書籍的時間上并沒有花費很多時間,而是一味地以沒時間、工作重等借口為自己開脫“責任”。其實一個教師要成為教育領域里的行家里手,就必須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時間從哪里來?一個“擠”,一個“鉆”。有人算過這么一筆時間賬,人的一生有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吃飯娛樂,剩下的三分之一時間才是在學習和工作。我們何不把吃飯、睡覺、娛樂的時間擠出一部分用來讀書學習呢?
一個真正熱愛讀書學習的人,不管時間多緊,工作量多大,任務多繁忙,都不會忘記學習這件終身大事。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出各種辦法,擠出時間來備課、上課、鉆研業務,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相反,一個庸庸碌碌、不思進取的人,他們總是在游戲人生中,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無聊的生活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什么我們不能用鍥而不舍、筆耕不輟的學習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呢?為什么不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呢?我覺得是我該思考的問題了。
【《一萬小時的定律》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十定律》讀后感07-01
《帕金森定律》的讀后感07-12
《墨菲定律》讀后感12-30
《墨菲定律》讀后感01-07
牛頓定律讀后感04-18
《帕金森定律》讀后感(精選6篇)06-15
賺錢的定律02-17
《撇開不值得定律》讀后感06-30
《墨菲定律》讀后感(精選6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