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的讀后感
同樣一天24小時,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工作、學習、家庭多重任務,而有些人只顧其中一面就心力交瘁,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習慣的不同。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一直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但無論如何反思及調整,我們很少有人能真正徹底走出“陋習難改”的怪圈。我們都知道習慣是一天天地養成的,但到底是如何形成并根深蒂固,我們鮮有深究。
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剔除不好的習慣,培養好習慣?
在《習慣的力量》這本書中,作者引用了“習慣回路”這個概念,對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做了這樣的解釋:“我們大腦中的這個過程是一個由三步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著一個暗示,能讓大腦進入某種自動行為模式,并決定使用哪種習慣。第二步,存在一個慣常行為,這可以是身體、思維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則是獎賞,這讓你的大腦辨別出是否應該記下這個回路,以備將來之用。”簡單來說,習慣的產生是將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組合在一起,然后培養一種渴求來驅動這一回路。
比如不少人吃完飯后會嚼一顆口香糖,覺得可以保持口氣清新,久而久之便養成了餐后一顆口香糖的習慣,如果哪天沒這么做便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再比如上課時需要集中精神做某件事時,人們總會給自己創造開小差的機會手機響了,即使知道這可能是廣告推送信息或者垃圾短信,但還是會習慣性打開看看。因為集中精神是耗腦力的事,潛意識不想這樣做,而是渴求放松的狀態,手機響則是一種暗示,不由自主拿起手機就是一種慣常行為。從看信息中獲得短暫的放松,其實便是對自己的獎勵。
【《習慣的力量》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習慣的力量》讀后感07-03
習慣的力量讀后感02-24
《習慣的力量》優秀讀后感06-27
習慣的力量讀后感范例03-14
《好習慣的力量》讀后感04-22
好習慣的力量讀后感07-19
習慣的力量讀后感作文11-24
習慣的力量讀后感范文12-17
習慣的力量讀后感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