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200字左右
【篇一: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寒假里,我拜讀了斯賓塞約翰孫寫的《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住著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他們每天都在尋找一種叫做奶酪的食物。
終于有一天,他們找到了。于是,他們在那里盡情的享受,每天都過著一樣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奶酪沒有了,嗅嗅和匆匆想都沒想,馬上繼續尋找他們的奶酪,而哼哼和唧唧卻在奶酪站怨天尤人“誰動了我的奶酪?”。后來,唧唧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去尋找奶酪,而哼哼卻永遠呆在了奶酪站里。
通過讀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們要有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更要有應變的能力,這樣就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新奶酪。
【篇二: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主要講了兩只小老虎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在迷宮中跑來跑去尋找奶酪的故事。小老鼠嗅嗅能及早嗅出變化的端倪;小老鼠匆匆遇到一件事就會立即采取行動;小矮人哼哼,他總是擔心事態變得更加糟糕而否認、抵制變化;小矮人唧唧他能發現變化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活后學會及時地做出調整!
在這本書中,“奶酪”指的是我們在生活中想要得到的任何東西,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系,也可以是金錢、豪宅、自由、健康,還可以是別人的認同和老板的賞識。或許,它只是一種心靈上的寧靜。故事中的“迷宮”,代表了我們不斷尋找幸福的場所。它可以是你的工作機構、居住的`社區、或者是生活中的人際網絡。
【篇三: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它的名字叫做《誰動了我的奶酪》。它是一本寫兩個小矮人和兩個小老鼠再一個迷宮中找到了奶酪的故事!
它的主人公是兩個小矮人和兩個小老鼠。兩個小矮人頭腦復雜,靠的是準確的思考。但小老鼠卻相反,它們是頭腦簡單,有著敏銳的嗅覺。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兩個小矮人和兩個小老鼠共同找到了奶酪N站。那里有堆積如山的奶酪,從此,兩個小矮人就不向從前一樣勤勞,也不向從前天天向別的地方探索。而小老鼠呢?它們一如既往的勤勞,像從前一樣,天天向別的地方探索。它們還注意到奶酪N站的奶酪在一天一天的減少。終于有一天兩個小矮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打跨了。但小老鼠沒有,因為他們探索到奶酪C站。
終于有天一個小矮人覺悟了,他在墻上寫上了自己領悟的道里來坐標制,突然一串腳步聲鉆進那一個小矮人的耳朵里,是他的好朋友還是一個新的開始?
我讀了這本書后懂得了許多道理,如:只有觀察到了微小的變化才能不被大的變化打跨等等。但我相信每人讀了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也會感悟到不同道理。所以,你也來讀一讀吧!
【篇四: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作者斯賓塞·約翰遜博士是美國知名的思想先鋒和暢銷書作家,此外,他還是一位醫生、心理問題專家,也是將深刻問題簡單化的高手。在他清晰洞徹當代大眾心理后,便在該書中制造了一面社會普遍需要的鏡子———怎樣處理和面對信息時代的變化和危機。
從表面看,《誰動了我的奶酪?》和其他眾多裝禎精美的書沒大區別,只是薄了些,約4萬字,寫的是個可愛的寓言故事,每頁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愛個性鮮明的漫畫形象。可就是這本不起眼的小書,在歐美創造了出版業的奇跡:自1998年9月由美國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兩年中銷售2000萬冊,雄踞亞馬遜網上書店第一名約80周,同時迅速躍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周刊》最暢銷圖書排行榜第一名。
書中有4個“人物”———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里,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唧唧終于沖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并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郁郁寡歡……
【篇五: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前些天,我讀了一本叫做《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書,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演說家和思想先鋒斯賓塞·約翰遜寫得,它主要寫的是四個可愛的小生靈在迷宮尋找他們的奶酪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大千世界中,無論人,物,事,還是其他事情,都在發生變化,社會也在不斷的前進,不斷的變化。如果一個人不能及時適應這種變化,就會被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所淘汰。要知道地球始終是在不斷變化的!
書中的奶酪指的是生命中想要得到的東西,如一份好的工作,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友好的人際關系……但當這些東西沒有了,被人破壞了,變化了的時,也許有人會吶喊,但這本書告訴我,你要跟著奶酪變化。
【篇六: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每個人都懼怕改變,希望用舊的模式生活,得到奶酪。像哼哼一樣閉守,定會自生自滅。我們要做唧唧,在情況改變時,能迅速做出改變。奶酪是目標,是堅持的動力。在生活這個大迷宮中,在二十一世紀的迷宮中,道路不斷改變。我們厭惡改變,可生活不同意你,他們不斷取走奶酪,像在奶酪C站一樣,有的人被擠下去,過著不得志的生活。如果你不改變,就會被淘汰。一些人懷抱夢想,帶上改變,去尋找奶酪N站,尋找夢想。
回想清朝,我們又何嘗不作了哼哼!閉關自守,不愿改變,守著中國的天然物資——奶酪C站,最后被善于改變、不斷創新的唧唧——日本,至于了死地。改革后,我充當唧唧,積極交流,改變政策,終于迎來了陽光的奶酪N站。
【篇七: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寫的《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真是受益匪淺!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個故事令人感動。故事講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事,由于奶酪不經意的消失,使他們失去了生存的源泉,繼而他們各自做出不同的反應:嗅嗅和匆匆立即采取行動,適應變化;唧唧剛開始不能適應變化,后來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也加入了尋找奶酪的行列中;而哼哼呢?它的思維始終定格在原來的狀態,至終仍不能接受這變化。故事的結局,除哼哼外的其他三位都在奶酪N站找到了自己所需的奶酪,而哼哼卻不愿變化,拒絕變化,永遠停留在奶酪C站……
在現實生活中,在學習中,我覺得“奶酪”更像我們要尋找的目標。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還要善于用多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細細品味的新“奶酪”。我曾害怕學習,希望學習中沒有疑難問題,不需要動腦筋思考,所以學習顯得比較機械。通過讀這本書,我懂得在以后的學習中,要適應新的環境,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將學習成績提高上去。
“奶酪”是人生存的資本,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奶酪”將無法生存。如果自己舍不得放棄舊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會失去意義,人生也會失去奮斗的目標。
我們應該做到隨著“奶酪”的移動而改變生活態度和方法,并且能從中得到新的快樂!
【篇八: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誰動了我的奶酪》是一本好書,它里面不但有優美的句子,還有漂亮的圖畫,更重要的是它的含義很深刻,能讓我們思考很久很久。
這本書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做事情要適應變化。
書中有四個人物,他們分別是:老鼠嗅嗅、匆匆,小矮人哼哼、唧唧,它們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嗅嗅能及時嗅出變化的氣息;匆匆能夠及時做出行動;哼哼卻因為害怕變化而拒絕變化,使事情變得更糟糕;唧唧看到變化會使得事情變得更好時,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變化。
我覺得,在現在的生活中會發生很多變化,我們有的時候像嗅嗅、有的時候像匆匆,有的時候像哼哼、有的時候像唧唧,我們應該學習嗅嗅、匆匆、唧唧適應變化,而不能像哼哼一樣反抗變化,這樣才能有好的結果。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200字左右】相關文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200字左右12-14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200字12-21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800字左右03-12
圓明園讀后感200字左右12-12
紅巖讀后感200字左右12-16
《亡羊補牢》讀后感200字左右06-12
《童年》讀后感200字左右04-02
愛的教育讀后感200字左右12-11
臥薪嘗膽讀后感200字左右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