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舍得》讀后感
說到《舍得》這本書,已經看得差不多了。說實話,本以為這本書是一個大和尚寫出的必然是佛經禮儀之流,頗具一些高深崇高之類的哲理,與吾等生活無關痛癢,看完后才頓悟:里面的很多道理都貼乎生活,值得細細品味。
記得星云大師在《舍得》的開篇曾經寫到了成功人的愿景: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為道了無寒暑變,利生豈畏路途艱。匆匆人生幾十年,如宇宙浩瀚中的微小的過客,來去匆匆,秋去春來的過客人生,還是留下匆匆以外的一些紀念,所以,以什么態度來面對生活是很有必要思考的。舍與得,就如冰與火,陰與陽一樣,從來都是天生矛盾對立的因素,記得書里有個小故事我一直記憶猶新,大致內容是,有一個守財奴家鄉發大水,貧窮的村民因為沒什么東西可以帶,順利的獲救,守財奴帶滿了金銀珠寶,奮力的掙扎并向遠處的.小船呼救,船上的人大喊叫他把金銀珠寶扔了好讓他暫時不沉下去,守財奴不舍得,結果可想而知。
與所有的寓言故事一樣,最后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看來此佛還挺白話的。所以,舍得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求事事完美應有所取舍.而作為一個教師,我認為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東西也值得我們思考,應該經常性的問自己“老師,你舍得了么?”
首先,我認為教師應該“舍得”“蹲下去”,以往以來,教師總是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的形象,形成了對于學生來說的天然優勢,這樣就拉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當然,身體“蹲下去”只是一種形式,最主要的是我們需要把“心”“蹲下去”,這樣將心比心的和學生出于同一位面,放下架子,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給他們一個自由的學習探索環境。其
次,我認為教師應該“舍得”“站別上去”教師在正常的授課過程后,應該勇敢的“站別上去”讓學生自己來發揮,放手的讓學生自己研究,自己站上講臺。或許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雖然與教師這個職業貌似搭不到邊,但很多地方還是很相似的,我想通過《舍得》這本書的閱讀,我會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是會把做人與當老師當成一回事,做一個成功的人,合格的老師。
【《舍得》讀后感】相關文章:
《舍得》讀后感06-10
舍得讀后感07-02
舍得讀后感12-31
舍得舍得的詩歌07-29
舍得的讀后感范文06-13
舍得小學讀后感07-04
關于舍得的讀后感02-02
《小舍得》的讀后感04-29
小說舍得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