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終結拖延癥》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 1
《終結拖延癥》提出了一整套目前來看最完整的改善方案,很多拖兒們也許都只實踐過其中某個部分,或認知,或情緒,或行為,然而必須承認拖延是復雜人體創造出來的復雜癥候,不是某一個方面的調理就可以改善的,除了認知情緒行為,身體和環境因素也不容忽視,對付拖延癥,本書的理念就是多管需齊下,拖延也需要雞尾酒療法。
書中提出的認知部分主要強調的是對習慣性拖延思維的反思與分析,五步改變法是種很好的方案,讀者若能靜下心來體驗和實踐,徹底改變不斷譴責自己的習慣,無疑使拖延從根本上弱化,內化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是卻是攻克拖延癥所必須的,建立了正確的認知體系,并不斷保護,讓她在心靈深處成長壯大,會發現原來自己真的不算什么拖延癥患者,生活也會因此美好而平和了許多。
情緒方法中關于馬和騎手的論述也非常發人深思,的確,有時理智被拖延的習慣帶的脫離了賽道,拖延者就是那個勒不住韁繩的苯騎手,鍛煉自己的情緒肌肉調整不舒服的感覺,讓自己和狀況并存的條件下啟動是很重要的,書中這段有很多語句一語中的,你不希望感到不適或顯的智力低下.的確深刻的指出了拖延者心中隱藏的根本原因,拖延評估匯總表(P91)闡述的拖延的種類和指導也對情緒鍛煉和讀者脆弱的神經的磨練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行為部分的關鍵詞是分心,與其說是分心行為不如說是分心習慣,這也許是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陪我們一起長大在思維中沉淀多年的壞毛病,書中提出了解決方法,但讀者更應該自己探討適合自己的方法。時間管理的確未必有用,不過思維喊停到真可以試一試。逆向規則是很有意思的預期方法,它強調預先勾勒出成功的景象。除此之外,更多具體的小方法,跬步千里,五分鐘計劃.方法都是好方法,讀者自己選擇實踐與堅持才是改變的根本。
客觀的說,決不是恭維,本書的翻譯很有水準,也足見譯者群體的語言根基,畢竟他們是高學歷的青年知識分子。但真誠的說一句,曲高難免和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書的普及性,顯然,喜歡讀網絡小說的年輕人更需要通俗易懂,一句話能直插心窩子里的表達方式,否則即便看了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作者的角度來講,書中的諸多理論與方法還略有點繁瑣,對一個被拖延癥搞的焦頭爛額,一腦門子官司的重癥患者,在心情陰翳,毫無斗志的嚴重拖延狀態下,很難馬上運用書中的招數,也就是說,雖然開出了長久的綜合藥方,卻不是可以救急的速效救心丸,當然,對付拖延癥恐怕沒有什么速效救心丸。另外,國外心理學家的西方文化背景使此類書籍在對中國讀者的具體應用指導上的怎么都顯的不夠自然,中國人的文化底蘊和思維傳統使拖延癥也具有很強的本土特色,比如中國孩子從很小就面臨著競爭、學業就業等壓力,中國人的體面與中庸等處理問題的態度是外國學著無法體會和分析的了的,然而,本書的出版還是很有意義的,希望此類書籍的翻譯出版能夠帶動國內心理學醫學等學者,乃至社會對拖延的思考和關注,吸引更多的人來研究探討戰勝拖延的方法,幫助拖兒們解決煩惱無疑會對社會做出很大貢獻。
綜上,書是好書,招是好招,但拖延癥是慢性病,治療康復需要很長的時間,能否有具體的重大改善,需要長久的照顧呵護,需要拖延癥患者自身的悟性和造化了!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 2
在這個小組,看到有很多人在哭訴自己的拖延癥,當然也有很多人在這個小組里和拖延癥搏斗,而且還專門有這個小組專門建立的網站戰拖會。
但是對我來說,我當時的感覺是:哇,原來拖延不是一種習慣,而是一種癥狀啊。
這是我當時的想法,于是一年前的我很快的買了組里推薦的戰勝拖延癥的書,后邊的詳細事情我不用再敘述了,如果你和我一樣,那么你也猜得到,一年過去了,這本書我連第十頁都沒有讀到!
據說我買的那本書書當年被稱為“戰勝拖延癥1”,而我一直到拖到了這本書的續集“戰勝拖延癥2”出來后,還沒有看完它,這大概是一個拖延癥絕好的'一個例子吧。
昨天在地鐵上看網易閱讀里的電子書,看拖延癥續集(大概是)的試讀內容,當看到里面說到改變拖延觀念的一個辦法,就是要像美國的24戒酒協會那樣,首先承認自己酗酒,承認自己有很嚴重的拖延癥,承認自己拖延成癮是戰勝拖延的第一步;其次要放低自己對戰勝拖延的樂觀態度,但是要加強自己對繼續拖延后果的認識。
看到這里,我忽然覺得自己對抗拖延的方法確實是完全錯了,因為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個做事認真的形象來欺騙自己,而不肯承認自己做事情一直在拖延。
仔細想想,我的拖延癥真的很厲害的獨孤求敗啊:
喜歡買書卻拖了不看,兩年里家里的書已經買了兩三百本了,昨天又買了10本書,可今年認真看的書不超過10本。
準備寫的一本小說,已經拖了四年了,寫了不到200個字。連開頭都不算。
一直想換工作,拖了三年了還沒有換,而那個工作實在是一點發展的機會都沒有了。
個人定的計劃,從來沒有完成過,周計劃堅持到第三天就放棄了。
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買的孩子如何才能正確的打醬油的育兒書,還沒有看完。
在職讀的學位論文拖了三年去年才寫完通過,要不是因為時間到了不寫學位就作廢了,估計能拖個十年。(后遺癥是,現在偶爾還做噩夢被嚇醒該畢業了,竟然有好幾門自己沒有考試。好在這一年頻率低了,每一兩月才做一次)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寫了。
但是我可以欣慰的告訴大家,我昨天把這本書看完了:
買了一年多的書,看了一年都沒有看完,今天一個下午花了兩個小時看完了。如果你問我看了這本書有什么效果,我只能說一點效果都沒有。
因為這伴隨一個人好多年的習慣,怎么可能在看完書兩個小時后就完全消失了呢?如果可以再看完一本書就能解決很多人困擾多年的問題,這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買書的時候,就要下定決心花幾個月去和拖延癥做斗爭,而不是在看完后大呼上當:這本書對我的拖延癥一點幫助都沒有!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 3
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什么事情都是以快節奏的角度漫步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這無異于就是給我們年輕人非常大的壓力,書中的胡小懶就是這樣節奏的年輕人,不僅年紀越發的大著,而且又是單身, 最重要在單位一直處于漂浮狀態,看著胡小懶從開始的懶癌患者,一步一步的理清自己的頭緒,從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慢慢的回歸到計劃的執行者進步中,看的我是好振奮,可能他就是我的一個縮影,回想自己以前,后悔,可是世界沒有后悔藥啊,正所謂拖延就是一劑慢性毒藥,讓人深受其害,但是還欲罷不能的感覺。
書中的胡小懶一家公司的策劃,也是做了好幾年的老員工,但是就是病態的拖延,上班時間的刷微博,刷,聊天,淘寶淘淘,免費的咖啡喝喝,時間就這樣跐溜的跑了,就是這樣的病態拖延,導致沖忙上交的策劃案都是不合格的,本身策劃就是一個傷腦細胞的事情,偏偏胡小懶就是病態的拖延,總想著,還有明天,重要該做的事情就這樣拖著,直到期限的最后時刻,才不得不匆忙交工,這對自己,對公司,都是非常不負責的表現。不漂亮的計劃不執行----那是因為策劃太費腦細胞,所以拖拖拖,拖拉斯基。可怕!零碎的“小岔子”-------上班的聊八卦,訴訴苦水,喝喝免費咖啡,時間就不經意間溜走。好可怕的拖延,現在的年輕人太多的拖延病患,人一旦陷入拖延怪圈,就是慢慢吞噬人的健康,讓人煎熬度日,悔恨到老,這就是拖延的負面威力,嚴重的侵害到我們每個人拖延病患的身心。
現在的拖延癥無處不在,形態各異,多少人深受其害,卻找不到逃離的出口,俗話說的好:“因病開放,對癥下藥。”每一個人都要揪出那個拖延的“真兇”。現在的拖延大多數都是懶惰的,因為拖延與懶惰是狼狽為奸的一對,要戰拖,就得要從心里和行動上克服拖延,如果懶惰的情緒一直存在,那么人始終會處于一種空想狀態,做什么事情都會覺得“懶得動”。沒有行動,不想行動地耗時間,就是拖延,戰拖,就要從抗擊惰性開始。怎么做呢,遠離那么懶散的人,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做點事情,其實不吃虧,放下三分鐘熱度,多點專注,人要踏實,才能換來長久,最重要的就是時刻提醒自己:別犯懶!年輕人每天在臨睡前,都要想想自己的理想,然后告訴自己:“別犯懶,不行動的話,這些想法就永遠跟夢一樣,摸不著,看不見。”人妖克服惰性,就要學會經常與消極的自己作戰,在試圖享受安逸的時候給自己一點積極的刺激。
戰拖,對完美主義者,我想說,允許自己的人生留點缺憾,因為缺憾也是一種美,畢竟完成比完美更加的靠譜。生活的贏家,從來都沒有借口,當有件事情遲早需要做,而此刻又不想做,人就會有很多理由拖遲它,借口會讓拖延變得順理成章,要打敗拖延的惡習,就得學會“沒有任何借口”。沒有借口,那就要打造強大的執行力,三流的點子加一流的執行,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三流的執行力更好,戰勝拖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立即執行,別把想法留在大腦,別讓所以得計劃都是紙上談兵,別試圖準備好一切在開始,要知道,誰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但是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下一秒的你和未來。
如果生命是一場旅行,那么目標就是指引方向的.燈塔。心中有了目標,就有了前行的方向,就有了行動的力量。習慣拖延的人,缺少的就是一個堅定的目標,所以才會迷迷糊糊,胡亂的拼湊自己的人生。克服拖延頑疾,就要需找到這股神奇的力量,讓它指引我們前行,把夢想交給現實,告別一事無成,渾渾噩噩的人生。話說有什么樣的目標,就有什么樣的人生,人都要有一個目標的目標,專注的做好每個步驟,專心的做好一件事情,把大大目標分解到小小目標,時刻監督自己修正目標,這樣才能夠戰勝拖拉斯基,吻別拖拉斯基。
文章最后,告訴我們,再聰明的人玩不過時間,時間對每一個都是公平的,在時間上偷懶,結果就是患上拖延癥,弄得你焦頭爛額,在時間面前玩耍,拖延癥就會變本加厲的折磨我們,偷走精彩的人生,留下混沌的噩夢。唯有學會時間管理,細化時間安排,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才有可能遠離拖延癥的病魔。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也許我們會感到倦怠,喪失了前進的動力。又或許因為夢想太遙遠,現實耗費了我們太多的精力,打消了從前的積極性,不過不管怎么樣,人都要記住,在奮斗的路上,每一個都會感到疲憊,唯有那些充滿激情的靈魂,才能夠走到終點,因為他們不會被疲憊打敗,就算走在無人陪伴的路上,就會為自己鼓掌。
【《終結拖延癥》讀后感】相關文章:
終結拖延癥作文08-07
拖延癥說說11-20
拖延癥作文11-22
我的拖延癥作文03-11
老弟的“拖延癥”作文08-09
拖延癥作文大全(14篇)12-16
關于拖延癥的作文(精選34篇)11-01
拖延癥作文11篇(實用)05-07
做事有拖延癥的朋友圈說說摘錄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