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竹石》的教學課后總結
關于《竹石》的教學課后總結
經過多年的教學,有的教學技巧已經熟練于心,即使不要做精心的準備也能隨機應變,體現出高超的教育機智。
就拿《竹石》這首古詩的教學來說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那天我們好象剛聊了關于熊貓滅絕原因的話題,后來接著正好學習這首古詩,于是我在板書課題后提出問題:竹石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誰?你們通過學習知道了什么?
學生就說知道了竹石是生長在石頭里的竹子,作者是清朝的鄭板橋。鄭板橋喜歡畫竹子等等。還說了哪個畫家喜歡畫什么的情況。
我對學生課前的準備表示了欣賞,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鄭板橋又不是熊貓怎么那么喜歡竹子呢?看同學們能不能在詩中找到答案。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讀古詩,我先檢查他們讀得對不對,然后讓他們說自己的答案。學生抓住了詩歌中的重點詞句反復地體會,把竹子的堅韌、頑強都體會出來了,根本就不需要我做什么講解,他們就已經體會到作者是敬佩竹子那樣的精神,而我就只需要點撥:那么由這首詩歌你們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最后對于有感情的朗讀是水到渠成,背誦也是不費吹灰之力了。
課后,我很想把詳細的情形記錄下來,但是因為忙碌就沒有記錄,也給我一個教訓,有什么好的收獲要及時記載。當然精華已經記錄于心,相信這個也是一個成長的足跡。
【《竹石》的教學課后總結】相關文章:
《石壕吏》教學反思(精選12篇)05-24
《圓柱的認識》課后感悟07-18
語文搭石教案大全03-20
《石壕吏》杜甫賞析03-21
《胖乎乎的小手》課后感想(精選11篇)03-24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蘇軾01-05
《金孔雀輕輕跳》課后教后感01-17
《搭石》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3篇)07-19
中國戲曲藝術賞析課后感想(精選8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