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1
活動目標:
1、學習舞蹈《嘗葡萄》,掌握基本舞步:側點步。
2、能看圖譜,學習舞蹈隊形的變化。
3、嘗試創編舞蹈動作及隊形。
活動準備:
音樂《嘗葡萄》,隊形圖譜 。
重點與難點:
學習舞蹈《嘗葡萄》,重點掌握基本舞步:側點步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知道有多少個民族嗎?
——你們知道哪些民族?
二、學習維吾爾族舞蹈《嘗葡萄》。
1、欣賞維 族音樂,體驗舞蹈的快樂。
2、學習基本舞步:側點步。
3、引導幼兒看圖譜,學習舞蹈隊形的`變化。
4、在掌握隊形的基礎上,學跳舞蹈《嘗葡萄》。
三、在熟練掌握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啟發幼兒創編舞蹈動作及隊形。
1、可改變動作的順序。
2、根據自身的經驗改變舞蹈動作。
3、改變隊形。
四、結束部分:
——隨音樂跳舞蹈《嘗葡萄》。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2
目標:
1、讓孩子欣賞、感受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的歌曲。
2、體驗維吾爾族特有的旋律、節奏與舞姿,并借助道具表現。
重點:
欣賞歌曲,喚起幼兒與樂曲想適應的想象,并用語言表達
難點:
表達與表現
過程:
一、組織教學
1、用“去郊游”直接進場!拔覀兊淖鎳莻多民族國家,共有幾個民族?具體有哪些民族呢?我們又是什么民族?好,今天劉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其他的少數民族走一走,玩一玩好嗎?跟著音樂的節奏,我們出——發”。(放音樂:去郊游)
2、“我們來到了一個地方,這兒的人民要給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獻上美麗的哈達。這是什么民族呢?請小朋友用好聽的歌聲告訴大家。”——復習《北京的金山上》
。1)小小合唱隊。師當指揮,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演唱。
。2)多形式演唱歌曲
A、分形式唱
B、襯唱(引導幼兒要跟指揮、同伴合作配合,注意眼神的交流)
。3)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3、過度:我們再去其他少數民族走走看看好嗎?我們出——發(放音樂)場地內走一圈
二、基本部分——欣賞少數民族歌曲《嘗葡萄》
1、“現在我們到了哪個少數民族呢?”(幼兒泛談,師放歌曲錄音)“我們來聽一首這個民族的歌曲。” 提示幼兒仔細聽!罢f說歌曲給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第一遍)
。ê寐牭、開心的、節奏輕快、跳躍,充滿活力、熱鬧的……)
2、欣賞歌曲動畫(第二遍),“到底到了哪里呢?我們來聽一聽看一看。”(新疆維吾爾族)A、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兒泛談:辮子、葡萄……
B、“剛才小朋友都是用眼睛從畫面中看出來的,有沒有哪個小朋友用耳朵從歌曲中聽出來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對音樂風格的感受(節奏輕快、跳躍、充滿活力,是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和手鼓演奏的風格)
3、介紹歌曲“這是一首新疆維吾爾族歌曲,歌名叫做《嘗葡萄》”幼兒學說歌名兩遍。
好聽嗎?再來聽一遍。(第三遍)要求: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聽了這首歌曲,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要求幼兒用“聽了這首歌曲,我好象看到了……”的'句式來講。
4、介紹舞蹈!皠偛判∨笥阎v得真好!那么維吾爾族人民是怎么跳舞的呢?”再次欣賞(第四遍),讓幼兒根據畫面及已有經驗泛談。師帶領幼兒一起練習動脖子等動作,并讓幼兒感知新疆舞蹈的特征:男孩與女孩不同的動作:男孩擊手鼓、拍掌;女孩動脖子等。
三、學做新疆小朋友(學動作表現歌曲,進一步感知新疆舞特征)
1、提供給幼兒裝扮用品,隨歌曲節奏師生一起表現。
2、頭頂著葡萄表演!靶陆钠咸烟鸩惶?我們用甜甜的葡萄招待客人好嗎?”
四、與客人一起聯歡
圍成圓圈,隨音樂有節奏的自由表現,結束。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3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通過自身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2、幼兒體會維吾爾族舞蹈熱情、活潑的風格,學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典型動作。
活動準備:
1、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2、了解葡萄是藤狀植物,生長在棚架上,新疆是我國產葡萄最多的地方;維吾爾族人家家戶戶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種滿了葡萄。
活動過程:
1、律動入室:根據《快樂的`小烏龜》的音樂模仿“小烏龜”的動作進入教室。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欣賞新疆的民族風俗:
3、教師講述歌詞內容,引起幼兒傾聽和學習的興趣:
4、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了解樂曲的結構,感受樂曲的風格:
5、引導幼兒學唱新歌:
(1)欣賞教師演唱歌曲,聽完后說說歌曲唱了些什么,初步了解歌曲旋律與內容。
。2)幼兒再次欣賞教師范唱并嘗試拍打切分節奏,體會維吾爾族音樂的活潑風格。
。3)組織幼兒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歌詞?”
(4)讓幼兒聽歌曲自由探索用動作記住歌詞的方法。
。5)引導幼兒嘗試邊做自己創編的動作邊學唱歌曲,將歌詞與動作相匹配。
6、請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唱邊表演自己創編的舞蹈,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同伴間相互學習動作表演,以豐富幼兒的新疆舞蹈動作。
7、活動小結:講評幼兒學習新歌及創編動作的情況。
8、律動出室:根據《快樂的小烏龜》的音樂推出教室。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維吾爾族兒童的基本特征,對維吾爾族歌曲產生喜愛之情。
2、學習歌曲,嘗試進行表演。
3、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二、活動準備:
1、事先請一名女孩打扮成維吾爾族小姑娘的模樣。
2、維吾爾族服飾,表現維吾爾族風情歌舞的錄像帶或教學掛圖《維吾爾族小姑娘辮兒長》。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觀看教學掛圖,簡單了解維吾爾族的民俗常識。
2、訪問"維吾爾族小姑娘",初步理解歌詞,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師將維吾爾族小姑娘請進活動室,鼓勵幼兒大膽訪問她。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漂亮的維吾爾族小姑娘,讓我們快快把她請進來吧!
師:美麗的小姑娘,請告訴大家你今年幾歲了?你從哪里來?
你能用唱歌的形式來回答嗎?(鼓勵幼兒也來訪問)
(2)、教師總結提出的問題,討論維吾爾族小姑娘唱的歌曲內容,重點理解"幾歲和幾根正相當"。
3、教師和維吾爾族小姑娘共同邊唱邊表演,請幼兒欣賞并輕聲跟唱,對于歌曲中的難點如:切分音符,教師應用肢體動作來幫助幼兒感受并理解。
師:寶貝們,有一個地方啊老師覺得你們唱的.跟老師不一樣,下面你們仔細聽老師再唱一遍這個地方。
師:下面看老師做動作來表示這個地方的節奏,寶貝們認真看!
4、幼兒隨音樂自編動作演唱歌曲。
師:老師把這首好聽的歌變成了舞蹈跳給寶貝們看,你們也把它編出來給老師看好嗎?
四、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幼兒身穿維吾爾族服飾,自由表演《嘗葡萄》。
五、活動效果及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了解維吾爾族兒童的基本特征,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對維吾爾族歌曲產生喜愛之情。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5
活動目標:
1、在聽音樂合拍做動作的基礎上,學跳有情節的新疆舞。
2、按舞蹈情節記憶動作順序。
3、初步體驗新疆舞蹈的歡快與民族特色。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新疆娃娃或新疆帽一頂。
2、人手一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1、在《水果豐收》樂曲伴奏下,復習踵趾步及摘果子等動作。
2、了解《葡萄豐收》舞蹈情節。
。1)教師出示新疆娃娃或新疆帽,幼兒觀察并說出這是新疆小朋友以及新疆人最愛跳舞的特點。
。2)教師講解舞蹈情節。
3、學跳舞蹈。
(1)教師示范,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舞蹈,幼兒觀察并說出老師跳了些什么動作。
。3)先練習“手”的動作。在座位上坐著做、站起來站在椅子前面做。
。4)重點練習踮步與進退步。
。5)教師邊說故事情節,邊示范舞蹈,幼兒跟著老師學習舞蹈。
。6)重點練習在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動作,在繼續完整練習舞蹈。
(7)教師或一些幼兒戴新疆帽舞蹈,其余幼兒欣賞并拍手伴奏,體驗新疆帽舞蹈的歡快情緒和民族特色。
4、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在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下,進行即興地齊奏或輪奏。 對于踵趾步孩子還是不太會,一折一折的,沒有美感!看來不止要教會,還要培養他們對于舞蹈的美感。
因為教室場地比較小,所以我把動作分成手和腳兩部分。先根據情節練習手部動作。然后再站起來練習腳部動作。
因為有了故事情節動作順序倒不難記。
就是踮步與進退步需要特別的練習。
活動反思:
這次音樂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學習維吾爾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學習好這個舞蹈,我預先創編了一個簡單的故事。
活動時,我神秘地對大家說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維吾爾姑娘,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叫什么呢?孩子們很好奇,猜各種各樣的名字,當我出示“阿依古麗”四個字時大家都說太好聽的,有的男孩子還興奮地笑了。這時我馬上給大家講述創編的故事,想讓孩子們在故事情節的引導下來熟悉舞蹈結構。
并提問:“阿依古麗早上做了什么事?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接著我對孩子們說:“老師把這些事編了一段好看的舞蹈!彪S著歡快的音樂,我熱情地為孩子們表演舞蹈,讓幼兒欣賞舞蹈,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們開心極了,都嚷讓著想學哪個哪個動作,頓時教室內變的嘈雜起來,我使了很大的勁,才讓活動正常進行。整個活動上得非常累人,孩子掌握舞蹈的動作也不是太好。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活動過程和教具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仔細回想,活動中女孩子對舞蹈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學習時認真仔細,積極練習;而男孩子呢,有的.動作做的不到位,有的則根本沒有認真學,活動時一直處于興奮狀態。和其他班老師一交流,她們也出現了這種狀況。
如何改變韻律活動中的類似情況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針對班內幼兒多的實際情況,可以把幼兒分成男女兩組,這樣學習時對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師能個別指導,根據男女幼兒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鼓勵女孩創編不同的動作,在自己的實際能力上得到提高。
2、學習動作時,孩子之間會互相遮擋,可以把動作圖譜先分散在教室四周,讓孩子自由選擇進行模仿練習,教師進行觀察指導,等孩子基本掌握動作后,在放在一起連貫表演。這樣,更尊重幼兒、主體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3、老師要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來控制幼兒的情緒,如眼神、動作。另外音樂指令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1234567來讓幼兒起立準備、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形成良好的音樂活動常規,讓音樂活動上得輕松自如。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畫一串串圓圓的葡萄,要求圓與圓之間既有空隙,又相互連接。
2、學會正確蘸色,手指上以不滴水為宜。
3、保持桌面干凈,不亂畫。
活動準備:
1、每桌兩只內盛紫色水粉顏料的調色盤,一塊擦手濕毛巾。
2、示范用紙一張,畫上葡萄藤、葉。
3、葡萄兩串。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
2、引出課題。
出示一串葡萄。
師:小朋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好吃的水果?(葡萄)
師:一顆顆葡萄都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師:看一看葡萄是怎樣組成串的?
引導幼兒說出每串葡萄都是由許多顆圓圓的葡萄組成的,上部、中間多,尖端少。
3、講解、示范。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手指畫葡萄。先從藤稍開始畫。右手食指蘸上顏料在紙上按一下就成一顆圓圓的`葡萄。再稍稍離開畫第二顆……上部和中間畫得多,往下漸漸減少,尖端畫一顆。這就成了一串葡萄。
(2)請一幼兒示范,適時引導幼兒。
(3)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蘸色要適量,葡萄之間要留空隙,不要糊成一片。
(4)幼兒作畫后把手放在濕毛巾上擦干凈。
4、講評。
選出畫得較圓,看起來又成串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教師并給予表揚。
5、品嘗葡萄
把葡萄洗干凈分給全班幼兒一起品嘗,結束活動。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7
目標:
1.學習用棉簽蘸顏色給葡萄涂色。
2.促進幼兒手眼協調能力,發展孩子細致的觀察力。
3.提高幼兒對玩色的興趣,體驗棉簽畫的樂趣。
準備:
1.課前已認識葡萄。
2.各色顏料、棉簽、抹布。
3.巧虎胸飾若干、教師范畫紙一張、幼兒繪畫紙(上面已畫好葡萄輪廓)。
過程:
一、葡萄衣服不見了
1.(出示巧虎哭圖片)寶貝們,看,巧虎怎么啦?(哭了)
2.故事導入:巧虎媽媽給巧虎買了許多葡萄,一只調皮的小老鼠把葡萄的`衣服都拿走了。葡萄沒有衣服了,巧虎看見了,傷心的哭起來,怎么辦呢?
。◣推咸旬嬌项伾
二、我給葡萄穿新衣
1.(出示教師的示范紙)看,葡萄沒有衣服穿了,老師準備了許多顏色,現在請寶貝們幫葡萄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吧。
2.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法:小棉簽拿手中,顏料里面打個滾,葡萄穿上新衣服,小臉貼小臉,我們都是好朋友。(教師示范2—3遍)
3.提醒幼兒畫畫前要卷起小袖子,用棉簽將每顆葡萄涂滿。要在輪廓里涂,不涂到外邊。
4.幼兒動手操作:給葡萄穿新衣。
、偾苫⒄f,葡萄衣服畫的棒的寶寶,巧虎送給他巧虎胸貼。
②教師時時提醒保持桌面、衣服的干凈。
三、葡萄真漂亮
1.展示、欣賞葡萄。
2.分享巧虎的禮物。
師:巧虎說小朋友幫葡萄穿上這么漂亮的衣服,太開心了,我們一起來分享葡萄味的果凍吧。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跳新疆舞,嘗試手腳協調跟著音樂舞蹈。
2、初步體驗新疆舞蹈的歡快。
活動準備:
1、“娃哈哈”音樂、
2、新疆葡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介紹新疆
價值分析:通過介紹新疆,感受新疆人民能歌善舞,激發對新疆舞的喜愛。
1、圖片:他們是誰,請你來介紹?
小結:新疆人喜愛跳舞,最喜歡用“鈴鼓”來跳舞。
2、我們一起來學學新疆人用“鈴鼓”跳舞。
小結:拍一下鼓面,腳踮一下。
二、摘葡萄
價值分析:通過摘葡萄的舞蹈情節記憶動作順序,嘗試跟著音樂進行舞蹈。
1、圖片:這是什么?
過渡語:新疆除了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它還是個“水果之鄉”,現在是葡萄豐收的`季節,新疆的叔叔阿姨們請你們一起去葡萄園幫忙采葡萄。
2、教師表演(一):怎么采葡萄?
小結:手腕輕輕轉一轉。
3、教師表演(二):采葡萄的順序怎么樣?
小結:左邊轉兩下,右邊轉兩下,旁邊轉兩下,上面轉兩下。
4、幼兒練習手部動作。
三、表演:摘葡萄
價值分析:嘗試聽音樂合拍動作學跳新疆舞,通過摘葡萄體驗新疆舞蹈的歡樂。
1、跟著音樂配上腳部動作摘葡萄:怎么才能摘出最大最甜的葡萄?
小結:掂一下腳,手轉一下,再掂一下,手再轉一下,美味的葡萄摘下來。
2、再次跟著音樂摘葡萄。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9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音樂節奏并能夠把它具體化。
2、學習嘗試用多種方法來表演不同的節奏。
3、積極參與活動有表演的欲望和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節奏卡若干,圖譜一份,小猴子圖片若干,一張大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一張大床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一張大床)床是用來干什么的呢?(睡覺)
師:床本來是用來睡覺的,可是我這里有這只調皮的小猴子卻把它當做了跳跳床,在上面蹦來蹦去。你們會不會在床上跳啊?(會)那你們跳的和這只小猴子一樣嗎?(一樣,不一樣都沒關系)接下來呀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在床上跳的。
(播放音樂,老師表演小猴子在床上跳)
二、主題
1、學習節奏一
師:誒!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這只小猴子跳的有什么規律嗎?(幼兒嘗試回答,有)有什么規律呢?(一下一下跳的)
師:恩,這只小猴子呀是按照節拍一下一下來跳的
(出示節奏卡1)
師:你們能像小猴子一樣,按照這個節拍來跳跳看嗎?
(請小朋友上來示范)
師:這位小朋友跳的對嗎?師:接下來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小猴子,我們把自己的大腿當做是軟軟的床。用我們的'小手在床上跳跳看。
師:你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師:不跟著節奏跳的小朋友腦袋上可是要摔包的哦。
。úシ乓欢我魳罚
2、學習節奏2師:看來我們班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很有經驗得嘛,跳的比這只小猴子還好。
。ǔ鍪緝芍缓镒釉诖采希ㄓ祝哼,怎么多了一只小猴子)師???你們看床上是不是又多了一只小猴子?誒?這只小猴子是來干什么的呢?師:剛剛這只小猴子告訴我說,我們跳的節奏太簡單啦,它想到了另種節奏,(出示另一種節奏)。
要給我們表演看看,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表演吧。
。ǚ艃啥我魳罚⿴煟哼@只小猴子跳的和剛剛那只小猴子跳的有什么不一樣?哪里不一樣?
。ㄔ谇懊嬉恍」澋谝恢缓镒邮翘鴥上,后面一只猴子是跳了三下)師:恩,這只小猴子是按照這個的節奏來跳的,你們會不會?能不能按照他的節奏來試試看。
。úシ乓魳2段)小朋友還是在腿上跳師:可不可以換一種方式跳呢?除了拍腿還可以用什么來代替跳呢?
。ǹ梢杂媚_踩,也可以拍手)師:那我們把前面這三個×的節奏換成跺腳,后面的還是拍腿。來試試看,你們能不能把這個節奏做出來。(播放音樂三段)師:床上又來了一只小猴子,說它還有一種節奏,比剛才的節奏都要難。就是這個(出示第三種節奏卡)接下來他要表演給我們看看他怎么跳的。你們也來看看,這么難的節奏,我們大班的小朋友能不能跳出來。
(播放音樂)師:這只小猴子的節奏和前面一只小猴子的節奏又有哪里不一樣呀?
。ê竺嬉欢巫兞藝}噠噠噠)這個節奏你們能表演出來嗎?
請個小朋友來試試看(請一個小朋友示范)(教師指導糾正)師: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看,能不能把這個節奏拍出來(只拍腿)(播放音樂三段)師:我們班小朋友學的都很快呢。
那可不可以不是只拍腿,換換別的形式(出示圖譜)師:大家來看看這幅圖譜,我們來學學用這上面的方式拍拍看。
(教師講解圖譜)師:你們都準備好了嗎?那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播放音樂)
三.結束小朋友們,雖然說在床上跳很好玩,但是我們班的小朋友還是不可以在床上亂跳哦,那樣一不小心頭上就會摔包的。如果你們要跳的話還是去游樂園里跳蹦蹦床。那現在我們就去游樂園試試看。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10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合拍動作,并嘗試創編小狐貍吃不到葡萄時著急、傷心的心情。
2.明確游戲的玩法與規則,能在"酸"字的地方快速反應。
3.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紙偶狐貍一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狐貍紙偶,有節奏的講述故事。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有關于狐貍的故事,仔細聽,說了些什么?(教師有節奏的講述故事)
師:這個故事還能變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一邊聽一邊拍拍小手。
二、幼兒欣賞歌曲一遍。
師:好聽嗎?
三、引導幼兒聽歌曲前半部分并學習動作。
師:小狐貍可是個跳舞高手,它最喜歡跳舞,它又跳起來了。仔細看看它做了哪些動作?
、沤處熓痉秳幼饕槐楹笫崂。
、茙ьI幼兒聽音樂完整動作。
⑶幼兒動作,教師在動作變換出稍提示。
⑷引導幼兒站起身圍圓邊走邊動作。
師:剛才跳是這樣的,那站起來可以怎么跳?(提醒幼兒腳尖著地左右輕盈的跳,并帶領幼兒圍著圓邊走邊動作兩遍。)四、引導幼兒學說說唱部分,并創編小狐貍吃不到葡萄時著急、傷心的心情。
師:小狐貍吃到葡萄么?他這么想吃卻吃不到心情怎樣?他想到說一句話安慰自己,我們來聽聽。
、庞變盒蕾p說唱部分。
師:小狐貍說了一句什么話?
、苿摼幮『偝圆坏狡咸褧r著急、傷心的心情。
師:吃不到葡萄小狐貍的心里真著急、多傷心呀,誰能用動作把它著急、傷心的樣子表現出來?
五、帶領幼兒聽音樂完整動作。
六、學習音樂游戲。
師:小狐貍沒吃到葡萄要去找朋友,看是怎么找的?(教師示范)
師:剛才狐貍是怎么找的?在圈里還是圈外走?順著那個方向?在哪里拍了小朋友?被拍到的小朋友朝那里走?狐貍呢?
、庞變簢L試游戲一次。
、圃俅斡螒驍荡。
附歌詞:有一只狐貍,走過葡萄園。它看見葡萄,大又圓。它心里發癢,它嘴里發酸。它很想摘來,解解饞。它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怎么樣也夠不著。它對自己說:"葡萄太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掌握邀請舞的跳法,學會在間奏處找朋友。
2、兩人一組能合拍、協調地做動作。
3、積極參與活動,表現大方,體驗和朋友一起跳舞的快樂。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學會唱這首歌曲。
2、幼兒能區分左、右方位(在幼兒右腳上扣一個標記)。
3、圖片、舞蹈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二、復習歌曲《請你和我跳個舞》
1、師:你們聽出來這是什么歌曲了嗎?
2、師:啊,你們的小耳朵真靈!就是《請你和我跳個舞》。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吧。(鋼琴 一段)
三、學跳邀請舞
1、師:唱這首歌時,你覺得想干什么?那我們一起邊唱邊做動作。(鋼琴二段)
2、根據幼兒自由創編的.動作,討論并提煉出邀請舞的舞蹈動作,且出示相應圖片。
師:剛才做了些什么動作?誰來學一學。(重點:左右腳的區分,踏腳、拍手幾次)
3、討論并學習做邀請的動作。
師:小朋友跳得真好,連老師都想邀請你們跳個舞了。那怎樣邀請朋友呢?你會用什么樣的動作邀請朋友呢?請你來試一試!(教師示范,作提升)再請全體男孩子試一試。
別人邀請你,你怎樣用動作告訴別人“我愿意和你跳個舞”呢?請你來試一試!(教師示范,作提升)再請全體女孩子試一試。
師:邀請朋友應該有禮貌,眼睛應該看誰?(關注眼神的交流)
4、看圖片,邊唱邊學習舞蹈動作。(鋼琴 二段)
5、老師示范表演邀請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跳邀請舞的方法。
師:老師把你們說這些動作編成一個邀請舞。梁老師做男孩子,孫老師做女孩子,兩人面對面站好。(播放CD,示范表演 二段)
師:你們想跳邀請舞嗎?聽好要求:女孩子站在椅子前原地不動,一個男孩子去找一個女孩子面對面準備好。
6、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學跳邀請舞,在舞蹈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第一次:清唱一段(加單手琴)
師:跳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應該怎么解決呢?(如:多人找一個朋友,應該及時調整;如要與對方目光交流;如只轉半圈,交換個位置等)
(2)第二次:跟CD跳二段(不交換舞伴)
7、學會在間奏處找朋友。
師:你們想交換舞伴跳一跳嗎?在哪個地方交換舞伴合適呢?(師指圖譜,引導發現)
師哼唱間奏,請幼兒試一試。(2次)(提醒音樂較短,幼兒必須在間奏結束前迅速地找到朋友。女孩在椅子前不動。)
怎樣才能迅速找到舞伴?
8、集體跳邀請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樂。(播放CD)(完整2-3次)
師:跳得開心嗎?想再來一次嗎?
四、延伸。
師:喜歡今天學的邀請舞嗎?原來大家一起跳舞是件這么快樂的事情,請你把舞蹈教給更多的朋友,好嗎?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相關文章:
跳皮筋大班游戲活動教案(精選12篇)11-10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對稱》(精選11篇)12-01
大班社會活動到小學去教案(精選11篇)05-10
《送魏萬之京》教案設計08-10
自然角大班區域活動教案設計(通用12篇)08-23
中班藝術蝴蝶飛飛教案(通用12篇)05-17
教案《清明上河圖》千年流轉之傳奇02-2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