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報告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報告

時間:2024-10-05 20:44:02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報告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報告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報告

  21世紀是以計算機互聯網為基礎,大數據、云計算等為標志的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的技術基礎是計算機、通信和控制技術,而其中,最基礎的是計算機。計算機科學已成為支撐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的最重要的信息基礎科學,計算機科學技術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力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因此,加強計算機基礎教育是滿足信息化社會人才需求的基本途徑。計算機基礎教育是一項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教育。在高等學校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非計算機專業公共基礎必修課。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及應用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在信息化社會中的競爭力。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形勢

  目前,西安石油大學針對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主要包括大學計算機基礎和程序設計語言兩門課程,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環境,上機操作實踐機房建設也具備相應的規模。然而,由于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和學生數量的增加,舊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顯示出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一部分新生的計算機使用水平較高,但由于生源地和家庭經濟發展背景的不同,又有一部分學生計算機使用水平較低。這就造成一部分教學內容對于計算機使用水平較高的學生顯得不必要,而對計算機水平較低學生來說又顯得很有必要。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

  2.隨著學生人數增加,本課程教學工作量越來越大,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目前西安石油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授課學生在4500人~4800人之間,而任課教師只有9人,教學任務繁重,對教師潛在教學水平的充分發揮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3.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具有一定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新生的基數越來越大,教學資源的開銷也越來越大,直接沖擊著課程內容的必要性、教學過程的合理性。因此,如何避免已經具有一定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新生重復參加學習,減少教學資源占用,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二、基于“1+X”體系的分層次教學模式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基本上分為計算機大公共課、計算機小公共課與計算機知識背景專業課三個層次,分別對應計算機基礎層次課程、技術層次課程和綜合應用層次課程。其實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發布的《加強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幾點意見》中,就提出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這三個層次,其中“基礎層次”課程為“大學計算機基礎”,當時稱為“計算機文化基礎”,加“文化”的目的是強調計算機普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個層次的教學目的是使大學新生在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方面達標,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文化意識和計算思維意識,應對信息化社會的基本要求。

  計算機“技術層次”包括四大類與非計算機專業應用相關的計算機技術領域,分別是計算技術、數據技術、網絡技術和設計技術綜合應用,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基礎知識、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利用軟硬件技術與先進工具解決本專業與相關領域問題的初步能力。

  計算機“應用層次”包括面向不同學科專業門類的綜合技術應用課程,教學目的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利用計算機技術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課程定位在綜合應用的通用方法層面。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專業設置不斷增多,計算機應用課程也隨之增加,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暨計算機基礎教學基本要求》(簡稱“白皮書”),提出11條建議,確立“3個層次”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知識結構的總體構架,構建“1+X”的課程設置方案,設置大學計算機基礎等6門核心課程,即一門大學計算機基礎加6門其他計算機課程。

  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完善,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已經形成了基本完整的“1+X”課程教學體系。其中,面向全校學生的第一層次計算機大公共課是大學計算機基礎;面向不同專業大類的第二層次是計算機小公共課有程序設計語言C、程序設計語言VB和程序設計語言Fortran,計算機硬件基礎、數據庫應用基礎和軟件技術基礎也是屬于這個層次的課程;第三層次是各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由各專業院系自己開設,盡管不屬于計算機公共課范圍,課程數量和質量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提高。

  三、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采用以配套教材、網絡課件、網上資源為基礎,以在線答疑、在線作業、在線考試為補充的教學實踐模式。其充分利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特點,把教學要求和目標,與教學過程、考核過程、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相結合,從而整體優化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實現課程目標。

 。ㄒ唬⿲W生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分層的目的,是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大學一年級新生入學時,用大學計算機基礎考試系統對新生進行一次計算機操作實踐考試,從而實現分層?荚囆问綖樯蠙C考試,考試內容為Windows、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和文本錄入。根據考試結果將學生分為A、B兩個層次,A層為通過考試標準分數線的學生,這一層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經驗,計算機水平相對較高;其余沒有達到標準成績線的學生為B層,這一層的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相對較低。

  同時,為了實現學生分層教學,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內容,另一部分為計算機操作實踐部分內容,并作為兩門課程或教學環節進行管理。這樣就實現了不同層次學生選擇不同部分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了按層分級教學的目的,最終達到統一的教學目標要求。

 。ǘ┳⒅卣n堂教學,貫通兩個層次教學內容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要充分用好現代化教學設備,比較全面地講述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和重要概念,并注意與計算機操作實踐課程內容的貫通和為程序設計技能的培養奠定基礎。課堂教學有助于老師拓展學生的視野,使他們能在一個較高的層面上認識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產生計算機程序設計沖動和欲望,促進學生在計算機與信息方面的基本素質的提高,使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大學生應有的水準。

 。ㄈ┙滩慕ㄔO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前身是“計算機文化基礎”,2006年教育部“白皮書”發布后,改為“大學計算機基礎”,增加了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和多媒體原理等內容,提高了課程的難度,但同時又取消了Office軟件操作的內容。在2008年的教學評估中,本課程暴露出了教學內容定位偏差的嚴重問題,理論內容多,實踐環節少,缺少Office軟件操作的教學內容。2009年增加了Office軟件操作的教學內容,又出現了課時不夠的問題,鑒于此,2010年初組織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改項目,并根據36學時教學要求,確定了現在的課程內容。2013年又修訂出版本教材,將Office升級為2010版,以適應新的需要。

 。ㄋ模┚W絡教學平臺建設

  根據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需要,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師自主開發了基于C語言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網絡平臺主要由網絡課件、網絡資源、在線答疑、在線作業等部分構成,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課余自主學習,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ㄎ澹┛己朔椒ㄅc考試系統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采用分類考核的方式。A類學生免修計算機操作實踐部分內容,只修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內容;B類學生修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操作實踐兩部分內容。課程結束后,兩門課程一并安排用在線考試系統測試,由考試系統分別給出兩門課程百分制成績,總成績由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匯總而成。

  考試系統能夠很好地檢測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操作技能,更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且操作方便,考試過程本身也是學生操作技能的表現。自動評分系統極大地減輕了教師閱卷的負擔。

  四、結語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要不斷地改進、完善各個教學環節,使之更加合理和系統化。在網絡普及發展的今天,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要順應信息社會的變革,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和網絡教學資源,以傳統教材、網絡課件、網絡資源為基礎,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學習模式的優化組合,不斷提高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報告01-20

大學生實踐的報告03-19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計算機應用基礎求職信范文08-06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