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后感
《自己去吧》教后感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很簡單,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的詞句。因此,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生字、熟讀了課文之后,我決定,把第一個故事的閱讀學習目標定位于結合課文學習,通過閱讀故事,領悟應該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通過觀察、表演、朗讀、口語交際等途徑來學習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意思。教學中,重點采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下面,我就教學各環節談自己的教后感。
一、情境激趣,導入課文
教學開始,通過聯系實際:本學期離開了家,在學校里你學會了什么?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拉近了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學習生字,通讀全文
識字是本課的重點。為突破重點,我采取多種識字的形式,采取同桌合作互相檢查讀音,當小老師帶大家讀,男女比賽讀,開火車讀等,并給學生以充足的讀課文的時間,再指名分節讀,讓學生與漢字反復見面。為避免識字的枯燥,采取音、形、義分散教學,識記字形放在課文后面進行。
三、練習朗讀,體會情感
由于故事情節簡單,所以,我當時安排學生通過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從當時的效果來看,我覺得學生通過練習讀以及我與學生的對話──喜歡哪一個,學生結合課文,感悟了語言的意思,體會了當時小鴨子和鴨媽媽的感情。不過,現在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鴨媽媽說: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這句話是故事中的重點語句,一方面說明了鴨媽媽讓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樣的事情,你自己能做,從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應該自己做這樣的道理。我覺得,對這句話,應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一下:除了小鴨子的身體特點以外,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么?這說明什么?從而使學生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對學生進行生活態度教育。
四、角色表演,活化語文
表演這個環節,學生進入角色,也就進入課文的情境;通過形體、語氣體會、對話等方式,在游戲中,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有了比較深刻的領會。假設,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創造性閱讀的思想的。但是,本來這里可以補救 解決的一個問題:水不深,這里,我還是沒有意識到,教學中,也沒有通過參與 和對話 引導學生去認識、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我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識字、朗讀、角色表演等方式,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但是,自己在把握語文課的特點方面,在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學習體味課文內涵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語文教學在注重了實踐、興趣、綜合的同時,不能忘掉本──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這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數新房》教后感03-19
竊讀記教后感作文07-13
關于《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后感03-19
《金孔雀輕輕跳》課后教后感01-17
關于長城的教學教后反思03-20
化學公開課教后感想02-27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
軍訓的后感范文03-19
革命舊址游后感03-19
一年級音樂下冊《放牛歌》教后反思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