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后記反思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后記反思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的教學即將進入尾聲,我朗生問道:同學們對這篇課文還有什么疑問嗎?教室里一片沉默。一段漫長的等待,一只小手破土而出:老師,我有有個問題別慌,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大膽提出來。老師、同學都會幫助你的!在我的鼓勵下,他吁了口氣:我覺得很五壯士很傻!他們已經取得了勝利,為什么還要跳崖呢?沒想到,他一說,其他同學也跟著附和,看來大部分學生都對這個問題心存疑惑。發生在課堂上的事情真是意想不到,我根本沒想過學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跳崖是必然的,但又一時說不上來為什么,這可把我給弄懵了。幸虧還記得應對之策:遇到馬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拋繡球──把問題先拋給學生,聽聽他們的看法,從而也可以有時間理清自己的思緒。果然,群眾的意見是偉大的:有學生說,這樣更能突出五壯士的壯!我聽了靈機一動,有理!于是就抓住這個壯,馬上理了下思路,講解給學生聽:
由于地勢原因,他們想順原路趕上部隊是不可能的;其次,已到了彈盡糧絕的境地,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跳崖來的有骨氣,從這兒更能突出五壯士的壯。同學們聽完后都點頭稱是。我長長地吁了口氣。
上完課后,我認真地回想了那似乎是戲劇性而又真實發生了的一幕,在欣賞完學生勇敢的同時,也深深反思著我的教學工作。作為老師,就應是指引學生在知識海洋里暢游的明燈,就應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試想,假如上這一節課時,同學們對我的教學內容不做任何思索,我就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完成教學任務,那體驗痛苦的將不止是學生,還會有我!值得慶幸的是,終于有一個學生站了起來,勇敢地向我提出了疑問。他的小手,舉起的不僅是同學們的希望,同時舉起的,還有我們課改中成長起來的新理念──學生,已不單純是教師教的對象,他們作為吸納多元知識及各種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者,面對嚴師,不再一味地呆聽硬學,而是充分發揮主動性,大膽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參與學習。學習對他們來說,已不再是任務,也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事情。它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他們就在課堂上實行改革開放,力求利用平等的對話方式構架起互相理解的橋梁來解決日趨嚴重的矛盾。看得出,他們不僅是在對自己的學習效果負責,還通過實施小主人的權利來幫助了與他們共同成長的老師。這樣多好!有上進心的老師肯定希望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提高課堂教學機智。不然的話,閉眼瞌睡、小話紛紛、專心玩耍等一些現象,將會磨盡師生們對學習的熱情,最終導致師生們共同厭惡、拋棄課堂。今后,我將繼續鼓勵孩子們多提問題,讓我們師生在與課改的共同成長中,互相幫助,互相進步,最終成為最默契的朋友!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后記反思】相關文章: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27
小學語文課文《狼牙山五壯士 》教學設計(通用12篇)09-17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