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生的教學反思
關于人生的教學反思
《人生》這篇課文,是一篇哲理散文。一般哲理散文性,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如何使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如何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生命珍貴的情感?這節課,我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熟讀課文,掌握全文。
好的往往都是百讀不厭的精品。要使學生迅速理解內容,反復誦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對于這篇的朗讀,除了課前布置預習時要求學生熟讀課文,課堂上我更注重學生要讀出情感。通過反復的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迅速熟悉,情感也能有所領悟,為后面的進一步賞析做了充足的準備。
二、重點句段深入研究,理解作者表達主旨。
本課作者把抽象的哲理寓于一系列形象之中,通過幾個精巧的比喻:以“高塔”比喻人生的境界,以“攀高塔”比喻人生,這些都符合人們對深刻人生的廣泛認同。作者以“挖掘坑道的人”比喻從事研究工作,進行較為抽象的腦力勞動的人。用“征服廣闊領域的人”比喻那些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用“工場勞作的人”比喻那些技術工人、工藝師、設計師等。這些比喻貼切生動,同時也符合人們的職業特征。作者用“坑道深處埋藏的礦物”比喻人類的精神財富、思想資源。這些比喻既精巧又形象生動,符合人們生活勞動的場面和情景。作者用“沙漏計”比喻時間,用“沙漏計延緩轉動”比喻珍惜時間,生動充實。這些生動的比喻飽含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課堂上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讓他們去朗讀、討論、研究、交流,從中領會作者深刻而生動的生活哲理。
三、結合課文,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學習完了課文內容,領悟了作者的思想主題,如何使學生把所學轉化為所用,課堂上我除了讓學生交流他們的學習心得,找出和文中相一致的古往今來那些優秀的歷史人物;最后,我還布置了一篇小練筆:寫一寫,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怎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得課堂所學轉化為具體,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
這堂課,我基本上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同時反復的誦讀品析是這堂課順利完成的基石。但是就在討論環節,可以感受到學生平時積累還不夠,對于相關的優秀人物以及事例知之甚少,交流時的語言組織也有待提高,這是我今后語文教學當中需要注重的地方。
【人生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方虒W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