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8和9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8和9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3 06:41:48

《8和9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8和9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8和9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現實的問題情景,使學生能夠看懂數學問題,能夠找到問題與條件之間的聯系,明確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內加減法正確解答。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夠從問題的角度尋找相關條件和從條件的角度找問題的審題方法,同時進行數學問題結構的滲透。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現實情境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發現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并能夠提出數學問題,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首先能看懂數學問題,能夠找到問題與條件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逐步深入分析題目,從而提出不同的問題,以培養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看懂數學問題并找到問題與條件之間的聯系,明確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確解答。

  教學難點:學會從問題的角度尋找與問題有關的條件和從條件的角度提出問題的分析方法、滲透數學問題結構,體會兩個相關信息和一個問題構成一個數學問題。

  四、教學準備

  課件、信封、寫有條件的紙條等。

  五、教學過程

  (一)在讀懂題意后,找準和問題相關的信息

  1.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圖。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幾個條件?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解答?

  學生列式6+3=9(個)教師要追問如下問題:

  解答正確嗎?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

  2.出示圖:

  (1)看圖讀懂題意,獨立解答。

  (2)交流討論:

  學生列出算式:8-4=4,10-4=6之后,教師要追問。

  師:你覺得哪個算式正確?為什么?圖上確實有10只雞,你為什么要用8去減?

  做種讓學生發現:兩只大雞和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系,是多余條件。

  (3)小結反思:

  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問題去選擇那些和問題有關的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兩道不同層次的練習,引導學生從圖中提取信息,通過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系,分析數量關系并解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解決問題必須要找準有用的信息,深化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

  (二)在具體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問題

  1.出示主題圖:

  (1)觀察情境圖,先關注圖中所給的文字信息。(提供兩個已知信息只需提出問題)

  提問:有關沙堆,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要求學生語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圖中所給的兩個條件并提出一個問題。當學生解答出 8-3=5(個),教師要追問。

  師:這樣解答正確嗎?說一說看法。

  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檢查方法。(可以再做一遍,也可以用加法檢查)

  【設計意圖】在觀察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流利地、有序地、完整地表達題意,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從而為正確選擇方法打好基礎。

  (2)從圖中你還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問題?

  獨立思考、與同學交流匯報

  ①只提供了一個信息,需要自己在圖中找另一個信息再提問題(小黃桶);

  ②兩個信息都隱藏在圖中(小朋友、鏟子)。

  要求學生列式計算。

  (3)小結反思:

  兩個相關信息和一個問題構成一個數學問題,所以要想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必須找到兩個相關的條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深入的觀察,層層深入,體會到兩個相關信息和一個問題構成一個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審題、分析能力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1)合理搭配,解決問題

  師:我下班要去趟超市,要買的東西還有問題就寫在信封上了。

  看看1號信封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1號信封:一雙拖鞋和一雙襪子一共多少元?

  師:條件就在信封里:單拖鞋:3元/雙;棉拖鞋:5元/雙

  ①學生獨立完成并展示同學的作品,引發爭論。

  ②交流辨析

  辨析:學生發現根據給出的條件不能解答,因為解決問題缺少條件,不知道一雙襪子多少元。

  ③根據問題,補充條件。襪子:4元/雙。列式解答3+4=7(元) 5+4=9(元)

  ④辨析:為什么有兩個不同的算式?

  小結:提出的問題不同,選擇的條件就不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問題與條件的分析,發現缺條件。體會到不是給了條件就一定能解決問題,還要看所給的條件與問題是否匹配。

  (2)建立聯系,解決問題

  ①出示2號信封。內有信息:8元錢能買幾瓶酸奶?

  條件:礦泉水2元/瓶;橙汁5元/瓶;可樂3元/瓶。

  學生發現:條件與問題不對應。

  師:這些條件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②引導學生修改問題:8元錢能買幾瓶飲料?

  【設計意圖】在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將問題與條件進行搭配,使條件與問題建立聯系。進一步滲透數學問題結構,體會兩個相關信息和一個問題構成一個數學問題。

  (3)在讀算式的過程中,引發思考、形成能力

  ①我的飲料已經買好了,你能從算式中解讀出我買飲料的情況嗎?

  出示算式:2+5 3+5 2+3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這么多購買方案,無論哪種方案,我們要讀懂它,其實還是看問題與條件的關系。

  ②還可以怎么買?由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讀算式、判斷算式是否合適、你還什么想法等一系列活動,溝通條件與問題的聯系,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總結反思中,感悟方法

  在這節課學習中你遇到什么問題?

  當條件和問題不對接時我們怎么辦?

  當要解決的問題缺少條件是怎么辦?

  當同學寫出算式之后,怎么解讀這個算式?

  師:在學習中大家要將遇到的問題、困難當成經驗,在不斷地積累經驗的過程中我們變得聰明了。

【《8和9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將相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8篇)03-19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1篇)04-29

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3-19

《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1-24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關于《別了,語文課》的教學設計02-14

關于《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學設計(通用9篇)11-15

頻數分布表和分布直方圖教學設計(通用8篇)04-03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用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