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消費的復習教案
生活與消費的復習教案
【復習要點】
1.貨幣
(1)貨幣的本質。商品的基本屬性;貨幣的產生與本質;貨幣的基本職能;金屬貨幣與紙幣。
(2)貨幣的種類與形式。貨幣與財富;結算與信用工具;外匯和匯率。
2.價格
(1)價格的決定與變動。價值與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供給與需求;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
(2)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3.消費
(1)消費及其類型。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消費結構。
(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消費行為。
【知識歸納】
一、重難點
(一)貨幣五種職能比較表
職能 作用 對貨幣要求 產生
基本職能 價值尺度 表現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 只需觀念上的貨幣 與貨幣同時產生
流通手段 充當商品交換媒介 必須是現實的貨幣
其他職能 貯藏手段 貯藏財富(社會財富的代表) 足值的金屬貨幣 在商品交換中逐步產生
支付手段 “五支付”(債務、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現實的貨幣 隨商品賒帳買賣產生
世界貨幣 在世界市場上購買外國商品、支付國際收支差額 貴金屬金銀或某種紙幣 作為社會財富代表在國家間轉移時產生
(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它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職能上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從一定意義上看,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項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2.怎樣正確地對待金錢。
對于金錢,要取之有道。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是光榮的;不義之財終被奪,靠非法手段攫取錢財,絕沒有好下場。對于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義的事,花錢要節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輕重緩急,能夠節省的要節省。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就能讓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3.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地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利于國家、社會、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自己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三)價格變動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1.價格對人們生活(商品需求量)的影響。一般說來,價格變動會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變動,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貨品的影響較大;兩種替代商品之間的價格與需求量成同方向變動,兩種互補商品之間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
2.價格變動對生產活動的影響。價格變動會促使商品生產者調節生產規模,從而改變商品的供給;會激勵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部分勞動生產率低,產品無銷路的企業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四)價值決定價格和市場形成價格
“價值決定價格”與“市場形成價格”二者既有一致性,又有區別。既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又不能將二者完全等同。
1.二者是從不同側面回答了價格何以決定的問題。“價值決定價格”是從價值的決定因素講的。價格的決定因素是價值而非供求關系,供求關系只是價格的影響因素之一。“市場形成價格”是從價格的決定主體講而言的,“市場形成價格”是相對于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決定價格”而言的,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充分享有定價權,他們可以根據價值規律自主決定商品價格。
2.二者互為條件。“價值決定價格”是“市場形成價格”的首要原則, “市場形成價格”是“價值決定價格”原則得以充分實現的前提條件。3.二者都符合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等價交換必然要求“價值決定價格”。在市場經濟中,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就必須按照價值規律辦事,實行“市場形成價格”。
(五)多彩的消費
1.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總體水平。影響居民消費的根本因素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因此,要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2.做理智的消費者,要踐行正確的原則。(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二、易混點
誤區一:使用價值和價值總是統一不可分割的。
注意: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但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不能同時占有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誤區二: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
注意: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
誤區三: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
注意:錯誤。物價上漲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由通貨膨脹引起的。
誤區四:等價交換就是指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符合。
注意:等價交換要求交換雙方的商品價值量相等。貨幣出現后,等價交換表現為價格和價值相符,但現實中,等價交換并不存在于每一次交換中。全品高考網
誤區五:外匯就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注意: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誤區六: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注意: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影響比較大。
誤區七: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是由人們的收入水平決定的。
注意: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
誤區八:家庭消費按照消費目的,可以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注意:家庭消費按照消費目的,可以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注意分清消費按照產品類型、交易方式、消費目的不同劃分的標準。
誤區九:擴大內需就是鼓勵超前消費,建設節約社會要求節制消費額。
注意:任何時候都應該倡導與國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適度消費。
三、名師導學:
1.學法指導:(1)現在經濟生活離不開貨幣,貨幣政策是現代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所以,經濟生活模塊以貨幣作為理論起點,在復習時,考生要知道貨幣的基本職能作用,了解社會中貨幣的各種替代形式及其合作作用。(2)“價格”這一部分的核心是“價格變動的影響”,整個內容可以概括為“是什么 (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為什么(供給與需求、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怎么樣(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三個問題。復習本本部分內容時要注意比較影響價格兩個因素的不同地位”。(3)“消費”是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環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當前國內國外的形勢下要理解酷大內需的現實意義。
2.命題前瞻:本專題的考點是一個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多是考查知識運用能力。經常用來分析某種商品價格變動的現象,探究其原因以及學生應該樹立一個是什么樣的正確消費觀。從命題選用的“情景”的特點來,大多數試題仍會以考查記憶和理解能力創設,少數題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從命題立意上來看,個別是能力立意。從題型來看,以客觀性試題為主,單獨設題在主觀性試題中會少,一般會與其他知識相結合,這一點在2010年的高考命題中會呈現強勁勢頭。在 2010年的高考中對于貨幣的基本職能、匯率的升降、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等將會重點考查,特別是從綠色消費與循環經濟的關系,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會是重要的命題點。
【真題再現】
[例1](2008山東卷)政府給農民一定的家電購置補貼,會影響農民對家電市場需求量。下列曲線圖(橫軸為需求量,縱軸為價格,d1為補貼前市場需求量,d2為補貼后市場需求量)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 )
【答案解析】C 本題以圖像這種簡潔明快的形式考查價格對需求的影響和收入影響消費等知識點,考查調動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求法則告訴我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價格變動會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變動,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A、C符合這一指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與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是一種正比例關系。政府給農民家電購置補貼會增加農民的可支配收入,進而增加農民對家電的需求量。故答案選C。
【名師點睛】高考試題的命制之所以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一方面在于其命題角度的新穎性上,既可能從微觀上切入,以小見大,也會從宏觀著眼考查具體知識點。因此,從不同角度形成知識體系,既是對知識深化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備考可取之法。
[例2](2009南京一摸)“從2008年春以來,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仔豬價格一路上漲,截至6月,平均每頭仔豬賣到600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0%,直接導致農民養豬成本的增加。 據了解,造成今年仔豬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國內仔豬價格普遍上漲影響;二是去年豬肉價格上漲,養豬效益高,所以今年巴彥淖爾市養豬戶大幅增加,對仔豬市場需求量大;三是受飼料價格上漲影響,仔豬繁育成本增加。”
依據材料,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仔豬價格上漲反映了哪些道理。
【思路解析】本題以近期較受關注的“仔豬價格上漲”為背景材料,考查經濟生活方面的知識,由“價格”就可考慮到“價值規律”的相關知識;由價格的漲落,可考慮到這會影響到人們的現實生活問題;由仔豬價格的上漲原因之一是生豬飼養成本的增加,可考慮到“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又反作用于生產”的道理;由生豬飼養成本增加,可考慮到這會導致農民飼養生豬的收入減少,豬肉價格上漲,會影響到居民的消費。通過對材料的上述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來組織答案。
【答案要點】(1)商品的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由于仔豬飼養所需要的飼料的價格的不斷上漲,使仔豬繁育成本增加;去年豬肉價格上漲,養豬收益高,使養豬戶增加了對仔豬的需求,這就決定了豬肉價格的上揚。(2)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仔豬價格的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豬生產的規模和水平,進而影響人們對豬肉的實物消費量和價值消費量。(3)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的發展促進生產的發展。由于豬肉價格上漲,獲利會相對增加,這將促使更多的農民從事生豬生產和養殖,進一步促進生豬生產的發展。(4)價格變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物價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不僅受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而且受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由于生豬生產減少,消費者會改變消費對象,尋找其他替代產品,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的質量和水平。
【名師點睛】快速、全面、準確地從題目提供的圖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能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地理解,并合理整合,形成綜合性的信息解讀,是新課標地區高考的考核目標之一。提取有效信息審好題。首先,必須把題目設置的微觀(也可能是中觀或宏觀)材料讀懂、分析透。抓住材料的中心和主題,看其反映的是哪個實際問題,理清材料包含哪幾個層次。其次,結合材料研究設問的指向性。是“是什么”、“為什么”還是“怎么辦”,確定答題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根據審題中得到的有效信息,根據題目的材料和設問的指向,決定所需要的內容。其次,要按照設問的要求,依照思維的程序和邏輯要求,列出答題的簡要提綱,最后,要恰當地使用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術語,緊扣題意回答問題,力求做到條理清楚、邏輯嚴密、表述準確。
【生活與消費的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關于認識自我復習教案03-20
整式的乘法小結與復習教案03-20
高三數學的復習教案03-19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10-26
關于科技作品閱讀復習教案03-19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初中試講教案參考03-19
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