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傳》教案的范文
《刺客列傳》教案的范文
教學目的
1.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2.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實詞:親、深、解、救、教、敢、還、資、振、圖、室、詔、被、窮、兵、陣、私;通假字:淬、決、卒;古今異義詞:涕、幣、提、股。
4 復習文學常識:《戰國策》。
教學設想
1.本文記敘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司馬遷撰寫《史記刺客列傳》時,幾乎照錄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傳記。擬從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確定教學思路,設計導讀提問,同時對剪裁、記敘與描寫的綜合運用作適當提示。
2.教學方法,在講讀的基礎上,開展評述或辯論。
教學時數 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課文,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復習關于《戰國策》的知識:
課文節選自《戰國策燕策》。初中語文第六冊的基本課丈《唐雎不辱使命》節選自《戰國策魏策》。高中語文第一冊(必修)自讀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齊策》。《戰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的史料編訂的,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土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丈學價值。原書沒有標題,課文題目都是后加的。
2.補充介紹: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課文
1.閱讀“預習提示”,了解背景和課文特點。
2.借助工具書,對照注釋,初讀課文。
要求;
①根據“思考和練習”一的提示,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②劃出疑難詞句。
【《刺客列傳》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
關于《勇氣》的教案03-20
飛天音樂教案10-31
《 西瓜船》教案11-17
人生多彩的教案09-04
激素調節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