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童年的發現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
教案:童年的發現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胚.豈.癡.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閱讀課文,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并結合這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作者的資料。
2.了解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人長大或變老以后,常常會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板書: 童年的發現)
二.自讀自悟, 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我發現了什么?怎樣發現的?
(2).舉例說說你對課文中這句話的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 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3)自己是否也有過童年的發現。
2.小組合作學習。
三.抓住重點,讀悟結合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
A.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1)有疑就問,(2)反復思考,(3)大膽想象。
B.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13自然段。可以先自由分角色讀,再指名分角色讀,評價后再練習。
2.舉例說說你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根據課文,說說“我”的發現使“我”面臨著什么?
(2)說說你知道的其他例子。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2.說說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3.總結全文: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侯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板書設計: 發現規律——受到誤解——明白道理
【教案:童年的發現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相關文章:
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教案12-12
怎樣培養一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03-28
小學生英語語感培養課題研究的總結02-24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的研究的調查報告03-03
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教案設計(精選16篇)10-12
關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教學反思03-19
讓數學生活化的教案03-19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