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社生活教案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社生活教案
第一課 多彩的校外活動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活動主要通過故事“冬冬的星期天”,讓學生知道家庭、社會都是學習的大課堂,激發學生參與校外活動的興趣;“說一說”活動,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說一說自己校外活動的樂趣和收獲,加深學生對校外活動好處的理解;“了解校外活動場所”活動,使學生知道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校外活動場所,引導學生到有益的場所參加校外活動。最后,通過建議學生和爸爸媽媽利用節假日參加校外活動,整理自己校外活動的收獲和感受的形式,來提升學生對活動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家庭、社會都是學習的大課堂,鼓勵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并注意整理自己的收獲。
(二)能力目標
了解當地一些校外活動場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校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通過交流校外活動的體驗和收獲,激發學生參與校外活動的興趣,使學生玩得高興,學得快樂,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知道家庭、社會都是學習的大課堂,鼓勵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并注意整理自己的收獲。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參與校外活動的興趣。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2~3個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前準備】
1.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與學生校外活動相關的場所資料。
2.讓學生到自己居住的小區走走看看,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圍環境。
【導入新課】
(讓大家欣賞視頻“戶外活動”。)
老師:同學們,大家參加過這些活動嗎?這些活動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略)
老師:對,它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強健,可這些我們在課堂上和書本中是學不到的。只有在一些校外活動中才能有所收獲,是不是啊?
學生:(略)
老師:我們看一看冬冬的星期天是怎么過的?他都學到了什么?(過渡)
【講授新課】
一、冬冬的星期天(板書)
老師:同學們,打開課本第二頁,我們看一看圖中說了一個什么故事,冬冬的星期天是怎么過的?然后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給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說一說,冬冬在這些活動中,增長了哪些知識呢?
學生:(略)
老師:大家有沒有參加過冬冬這些活動呢?你們從中學到了哪些知識?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講的很好,可見知識不僅在課堂上能夠學到,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大家說是不是啊?
學生:(略)
(讓大家欣賞視頻“到超級市場去”、“超級市場學知識”。)
老師:校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它使我們充滿歡樂,還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我們都有哪些校外活動呢?下面我們大家就來說一說。(過渡)
二、說一說(板書)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四頁,認真看一看圖中的同學們都在說什么?
學生:(略)
(讓大家欣賞圖片“參觀農家倉庫”、“參觀熱帶植物”、“校外的公益活動”、“校外拉練活動”、“周末逛超市”。)
老師:我們大家的校外活動都有哪些呢?我們在活動中都有哪些收獲呢?下面大家可以自由結組,互相討論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說了很多,可見家庭、社會都是我們學習的大課堂,只要我們多觀察,勤思考,就會有意外的收獲。大家說對不對?
學生:(略)
老師:日常活動中我們能學到一些知識,而社會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學習和娛樂的場所,在那里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些校外的活動場所。(過渡)
三、了解校外的活動場所(板書)
老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看課本第五頁,課本上畫的這些場所大家都去過嗎?
學生:(略)
老師:大家去這些場所能學到些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呢?我們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游動物園”“科技館”、“臺灣原生稀有植物展覽”和圖片“河北省博物館”、“軍事博物館”、“游泳池”、“中國古車博物館”、“電影院”;還可以給同學們介紹一些活動場所如:“石家莊市青少年宮”、“河北省科技館”、“石家莊市植物園”等,詳見文本資源。)
老師:大家還去過哪些地方,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略)
老師:可以看出,有的同學很少去一些校外的活動場所,有的同學雖然參加了一些校外的活動,但是沒有及時整理自己活動后收獲,是不是?
學生:(略)
老師:我建議大家可以利用節假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參加一些校外活動,到校外的活動場所去經歷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記錄在課本第六頁的圖中。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家庭、社會都是學習的大課堂,只有多參與一些校外活動,勤思考,有創意地生活,及時整理自己的收獲,才能玩得高興,學的快樂,開闊我們的眼界。
第二課 快樂地健身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活動主要通過 讓同學們說一說課本第七頁圖中小朋友們的活動有什么好處?以及讓同學們欣賞圖片“蕩秋千”、“登山”、“滑板健身”、“快樂健身(一)”、“快樂健身(二)”、和視頻“騎車旅行”、“貝貝快樂騎車”、“夏日游泳樂”等,活動形式使學生知道一些快樂健身的項目和好處;然后通過讓學生“說一說:課本第八頁同學們健身的方式好不好?”,繼而給同學們介紹一些健身活動的注意事項,增強他們在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最后帶領學生到有健身設施的社區,讓學生了解一些健身設施的作用,并能在指導下正確使用健身器材。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加校外健身活動的興趣,進行快樂地健身。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健身設施是供大家使用的,要注意愛護。
(二)能力目標
了解健身設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導下正確使用健身器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健康身體對人的重要性,激發學生主動參加校外健身活動的興趣,增強他們在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健身設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導下正確使用健身器材。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主動參加校外健身活動的興趣,增強他們在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2~3個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前準備】
1.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科學健身知識資料。
2.讓學生在成人的帶領下,到有健身設施地方看看,了解一些健身設施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導入新課】
(讓大家欣賞視頻“快樂地健身”。)
老師:同學們,視頻中的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啊!大家參加過這些活動嗎?這些活動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略)
老師:對,它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強健,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怎樣快樂地健身。(過渡)
【講授新課】
一、快樂地健身(板書)
(一)健身活動項目(板書)
老師:大家打開課本第七頁,認真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然后給同學們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這里主要有四幅圖,圖中的小朋友分別在做這些活動:跑步、跳皮筋、踢足球、郊游,這些活動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略)
老師:這些活動不僅使我們能玩得開心快樂,還能鍛煉我們的身體,使我們身體健康,還能開闊我們的視野等等,所以說我們應該多參加一些有利于我們身體健康的活動,對不對?
學生:(略)
老師:大家還知道哪些有利于我們身體健康的活動呢?
學生:(略)
(讓大家欣賞圖片“蕩秋千”、“登山”、“滑板健身”、“快樂健身(一)”、“快樂健身(二)”、“輪滑健身(一)”、“輪滑健身(二)”、“輪滑健身(三)”、“騎車健身”、“趣味健身”、“跳舞健身”、“校外活動”、“游泳健身”和視頻“騎車旅行”、“貝貝快樂騎車”、“夏日游泳樂”。)
老師:健身的活動項目有很多,我們大家都參加過哪些健身活動呢?都有什么感受呢?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說給大家聽。
學生:(略)
老師:健身活動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在健身活動中,我們還應注意安全,加強自我保護。下面我們就來看幾種健身活動時的危險情況。(過渡)
(二)健身活動時的注意事項(板書)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八頁,大家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在進行健身活動時,是怎么做的,這樣好嗎?
學生:(略)
老師:他們這么做有什么危險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略)
老師:有的同學說的很好,第一場景,小男孩在抽陀螺,如果他不注意周圍的人就有可能傷到其他人;第二場景,幾個小男孩在做起自行車不扶車把的動作,這樣就有可能摔傷他們,所以,我們不應該做類似的危險動作,要注意安全;第三個場景,一個女孩在和爸爸爬山,我們在爬山時應注意安全;第四個場景,一個男孩在馬路上玩滑板,這樣很容易被其他車輛撞傷,所以應選擇安全的場地玩耍。這只是幾個典型的例子,在健身活動中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大家還知道哪些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呢?
學生:(略)
(給同學們介紹一些健身活動的注意事項,如:“體育鍛煉為什么要做準備活動”、“飯后不能立即進行劇烈活動”、“你喜歡登山嗎”等,詳見文本資源。)
老師:我們只有在健身活動時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才可能避免一些不該發生的傷害事件。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些家庭和社區購置了健身器材,學會正確的使用它們能更好的鍛煉我們的身體,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健身器材。(過渡)
二、了解健身器材(板書)
老師:大家打開課本第九頁,看一看這些健身器材大家都玩過嗎?大家會使用嗎?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這些器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學生:(略)
(有條件的學校,老師可帶領學生到社區內實地操作進行教學,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健身器材。)
老師:健身器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鍛煉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在使用時,一定要在成人的陪同下學會正確使用后,再去使用。我們課前,讓大家在成人的陪同下,到有健身設施地方看看,了解一些健身設施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大家做了嗎?
學生:(略)
老師:下面大家把自己學到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互相討論交流一下。
學生:(略)
老師:大家是不是有新的收獲啊,下面給大家講個故事,大家聽一聽,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從中學到什么?
(給同學們講“注意安全,快樂健身”的故事,詳見文本資源。)
老師:大家把自己感受說一說。假如不正確使用健身器材,會怎么樣呢?
學生:(略)
老師:下面大家打開課本第十頁,互相討論一下,這些健身設施是做什么用的,我們在健身時應注意什么?
學生:(略)
老師:這些設施都是為我們鍛煉身體用的,像乒乓球館、游泳池、體育場等,我們在進行這些健身活動時,不光要注意安全,同時還應愛護健身設施,保持健身設施周圍的環境衛生。大家明白了嗎?
學生:(略)
老師:只有我們積極參加快樂、安全的健身才能使我們更健康,更強壯。當然健身活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制訂一個健身活動的小計劃,長期堅持,促進我們大家健康快樂的成長。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健康身體對人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健身設施的作用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激發學生主動參加校外健身活動的興趣,增強他們在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3.遇到問題想辦法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先通過小強和小麗同是丟鑰匙,采用不同方法取得不同結果的正反事例比較,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時應積極想辦法解決;然后又以“問題1:和家人走散了怎么辦?”和“問題2:球打到房頂上怎么辦?”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結組想辦法,想出辦法進行獎勵的方式,鍛煉了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想辦法解決的能力;在“由‘司馬光砸缸’引起的思考”的活動內容的學習中,通過故事進而討論其它方法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遇到問題想辦法的理解,使學生明白只有遇到問題積極想辦法,才能戰勝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知道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問題和困難,要不怕困難。
(二)能力目標
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
教學難點
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
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
教學媒體
多媒體、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1~2個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前準備】
1.準備小紅花(或其它獎勵物品)數朵。
2.通過網絡下載、查圖書等方式搜集一些積極應對、解決問題和困難的故事資料。
【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如:丟鑰匙、和家人走散等等,我們該怎樣對待這些問題和困難呢?是守株待兔、回避問題消極等待,還是積極的想辦法解決呢?我們來看一看小強和小麗的故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過渡)
【講授新課】
一、遇到問題想辦法(板書)
老師:同學們,打開課本第十二頁,我們看一看小強和小麗遇到了什么問題?他們是怎樣應對的?想一想,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他們兩個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鑰匙不見了,回不了家,他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結果也不一樣。小強急得哭了,還沒吃好飯上好課;而小麗去鄰居王阿姨家吃了飯,還給媽媽打電話說明了情況,他們的做法誰的好呢?為什么呢?
學生:(略)
老師:大部分學生認為小麗的做法好,因為她遇到問題后,沒有消極的等待而是積極地想辦法解決了它,戰勝了它。而小強的做法就相對差一些,他只是消極的等待,以至于沒吃成飯,還沒上好課。假如是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做呢?
學生:(略)
(還可讓大家欣賞視頻“聰明的小孩”、“烏鴉喝水”;“撈皮球”;欣賞圖片“小兔運南瓜(一)”、“小兔運南瓜(二)”、“烏鴉喝水”、“皮球浮上來了”;聽音頻“烏鴉喝水”、“聰明的烏龜”。)
老師:通過這些故事我們懂得: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應積極想辦法解決,才能戰勝困難,成為學習和生活的強者。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兩個問題,看一看該怎樣解決?(過渡)
二、解決問題(板書)
(一)問題:和家人走散了怎么辦?(板書)
老師:大家打開課本第十三頁,看看小亮發生了什么事情?然后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說的很好,故事說的是:小亮和爸爸逛超市時,只顧著在玩具專柜玩玩具,結果和爸爸走散了,那么現在假如你是小亮該怎么做呢?
(附: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組來回答問題,每組每想出一個辦法,就發一朵小紅花作為獎勵,最后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小紅花最多。)
學生:(略)
老師:大家說了很多的方法,有的說讓小亮站在原地等爸爸;有的說到廣播室廣播一下;還有的說請售貨阿姨幫忙等等,但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自我保護,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走。
(還可給大家講“和家人走散了怎么辦?”,詳見文本資源。)
老師: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看他該怎樣解決?(過渡)
(二)問題:球打到房頂該怎么辦?(板書)
老師:下面給大家來看第十四頁的故事,看看它說了一個什么問題?
學生:(略)
老師:故事說的是玲玲和紅紅在院子里打羽毛球,不小心把球打到了房頂上。現在大家給她們想一想辦法,怎樣才能把球取下來,又不發生危險呢?
學生:(略)
老師:同學們說了很多方法,有用長棍子把球捅下來的,有說搬梯子拿得等等,現在大家說一說: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呢?
學生:(略)
老師:可見如果我們積極地想辦法,我們就有可能解決我們遇到困難。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古代故事“司馬光砸缸”,看一看,司馬光小時候,遇到問題是怎樣解決的。(過渡)
三、“司馬光砸缸”想到的(板書)
老師:我們一起打開課本第十五頁,來看一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還可讓大家聽音頻“司馬光破缸救人”來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理解。)
老師: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是不是該向司馬光學習呢?
學生:(略)
老師:現在大家想一想,討論一下,假如你是司馬光,在當時,你還會想到其它的辦法來救人嗎?
學生:(略)
(附:在討論中,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救人的辦法,如眾人齊用力將水缸推倒、大家用瓢或盆子趕快把水缸里的水舀出來等,當然學生想出的辦法可能是幼稚的,但只要合理,教師就應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還可以讓學生欣賞視頻“曹沖稱象”來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問題和困難,要不怕困難。懂得了遇到問題時應積極想辦法解決,才能戰勝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社生活教案】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二年級下冊《旋轉》教案(精選12篇)03-07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10篇)07-10
人音版二年級下冊《打花巴掌》教案02-23
九年級下冊變臉的教案03-20
小學二年級下冊教學措施02-20
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題03-20
《彩色的夢》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文04-14
讓數學生活化的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