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導學案
往事依依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習描寫精神生活的畫面:如看畫、讀書等情狀。(重點)
2、理解閱讀文學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的道理。
3、認識文學作品對我們成長的意義,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想。(難點)
【預習案】
(提前預習我最棒)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1929年生。主要著作有《于漪語文教育論集》、《語文教苑耕耘錄》、《語文教學談藝錄》等。
2、概括本文的主旨。
課文通過“我”對小時候及初中求學生涯中一些常?M繞胸懷因而十分留戀的往事的回憶,抒寫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深情,告訴青少年要多讀書,讀好書,明做人之理,做一個_______________的人。
3、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能夠讓我們通過一個十分精粹、親切的形式,讀到作者對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根據表達方式的側重點不同,散文可分為________散文、_________散文、_________散文。散文最大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謂“形散”,是指散文的題材廣泛,寫作方法靈活多變,敘事、寫景、狀物……各呈異彩。所謂“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內容多么廣泛、寫作方法怎樣靈活多變,無不是為表達中心思想服務的。散文的選材雖說是自由與廣泛的,但是作者所寫的總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探究案】
合作探究,交流感受
探究1:朗讀文章第二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語段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課文前后多處照應,這既是結構安排的需要,更是內容充實、突出主題的需要。請結合全文內容,舉例說說文章是怎樣照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千家詩》中很大部分詩歌歌詠祖國風物,是按照春夏秋冬時序編排的,課文在引用這類詩句時,也依次為我們展現了春夏秋冬的時光。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總結】
第二段寫小時候看山水畫和《評注圖像水滸傳》,猶如身歷其境。
【檢測案】
1、給田漢的《南歸》詩劃分朗讀節奏。
模糊的村莊已在眼前
禮拜堂的塔尖高聳昂然
依稀是十年前的園柳
屋頂上寂寞地飄著炊煙
2、用現代漢語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
。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你能用第一課《為你打開一扇門》中的話加以解釋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文·聯想·造句。
(1)那時讀《水滸傳》,會不知不覺把焦山一帶風景當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濤、黃安率領的官軍在茫茫蕩蕩的焦山下,在蘆葦水港中走投無路、狼狽逃竄的情景,猶如身歷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__________讀_______________會不知不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似乎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補充下列句子,使之形成一組排比句。
書,給我廣闊的天地;書,給我以____________________,書,給我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業】
1、導學案“拓展閱讀”練習。
2、課本“探究練習”。
【往事依依導學案】相關文章: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