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教學反思
《短跑》教學反思
本周我的教學內容安排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習項目——跑,我的教學重點是兩種起跑姿勢:站立式和蹲踞式,其中蹲踞式是重中之重。
本節課我采用以素質練習為主,游戲作為輔助的形式,通過各種練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起跑的基本技術,并通過素質練習和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以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我的教學方式上主要是學生自主和教師引導統一練習。
本節課的優點在于:
1.本課能根據教材的要求制定較合理的學習目標,整個課堂流程較順暢。
2.課程安排的運動量適中,教學過程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練習的強度逐步增 大,并在老師的鼓勵下,認真完成規定的內容。
3.課堂秩序良好,學生能表現出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并能體現出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
4.學生對課程安排的學習內容掌握的較好。
然而不足之處也時時體現出來,比如,學生在本節課的前十分鐘表現得積極性并不高,對老師的講解和單純的練習很不感興趣,而在后面的分組練習和往返接力賽中卻熱情高漲,玩的大汗淋漓。為什么學生會前后出現這么大的反差呢,仔細想想,還是和學生的年齡段特點有關,小學生的天性ai玩,在加上他們對體育鍛煉的理解并不深入,前面的課枯燥無味,而后面的課有比賽,有競爭。青少年好動、好玩、愛競爭的心理,就造成以上現象。課的安排本身是沒有矛盾的。主要矛盾在于前面的內容是教學目標實現的基本和重要途徑,沒有前面的輔助練習很難實現教學目標,因此這些練習是必要的。而恰恰這些練習又是學生最不喜歡的。這就是本節課的主要矛盾,也是田徑教學的主要難點。為了緩解這一局面,我們就要做到:
1、讓學生明確學、練的價值,在每堂課之前教師最好都能讓學生知道自己要上什么課,讓學生先預習,使學生知道要學好這些內容要掌握那些知識點和輔助動作,讓學生明白為什么練,有什么用,在什么情況下才能用得上,讓學生懂得練習的價值和好處,這樣學生在上課時就能較主動地練習。
2、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造、創新。仔細看一看我們的教材不難發現我們的一些教學內容有很多都是競技運動項目,這些項目學起來較復雜、較枯燥,需要有一定的吃苦精神,而且即使學生掌握了對其將來的用處也不是特別大,因此學生自然就對這些項目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也不大。這就要求教師在項目的選擇和教學的手段和方法要即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又要注意內容、手段的娛樂性、趣味性和競爭性。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造和創新,使之符合青少年的需要,改變過去只注重對技術動作的學習和片面追求成績的弊端。
每次反思自己的課,都能從中發現很多不足,為什么上課前就不能考慮周到呢?還是和經驗有關吧,希望我能通過不斷地反思來逐漸完善我的每一堂課,讓這些不足從課堂中消失,讓我和學生都充分的享受每一堂體育課。
【《短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短跑訓練計劃范文(通用10篇)04-15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