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隨著對《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了解的加深,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高漲,他們已開始運用討論、觀察、調查、實驗等多種方式去學習。教材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更可以開展的活動、游戲及其活動的過程,兒童活動的興趣被引發出來,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而非教師給予的現成結論去獲得知識。但是,可能由于地區的差異,本地兒童的生活與教材反映的不盡相同,個別兒童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切,這有待今后教學中揚長避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二、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身體——通過引導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整體結構及其各個組成部分,了解身體各個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現字的身體特征,不僅能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自我意識,還能讓他們在已經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礎上,進一步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幫助兒童更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收獲中的學習與發現——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校園、果園、農田、蔬菜大棚等的收獲,使他們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收獲的喜悅,增強熱愛勞動的情感,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
3、誠實的好孩子——隨著兒童社會性和交往能力的發展,需要讓他們懂得誠實守信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規則,是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單元著力引導兒童說實話,做誠實的孩子。
4、我愛我生活的地方——培養兒童對自己所在的社區、村莊、城鎮等的情感,是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現家鄉的美,實際地感受社區、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溫暖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從而能夠在愛自己家的基礎上,進一步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自己的家鄉。
5、水和我們的生活——引導兒童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認識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態變化,知道水遇熱蒸發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雨水或雪,再遇熱又變成水蒸氣這一循環規律,激發兒童對水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認識水,了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
6、怎樣做好事——引導兒童學習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騖遠,賓端正做好事的態度,從小主動地向那些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四、具體內容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第一周 了解我的身體
1.感受自己身體的基本特征,關心自己身體的生長發育的情況,發展自我意識。
2.關愛自己的身體,能主動幫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器官,測量自己身體的生長發育的情況。
第二周 保護我的身體
1. 樹立健康的生活意識對自己身體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觀察、探究興趣。
2. 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與衛生習慣,主動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與姿勢。
3. 知道身體部位的特點、功能,獲得保護身體健康的知識。
第三周 收獲的感覺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能積極參加收獲勞動,體驗收獲的喜悅。
2、了解秋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人們進行各種收獲的勞動。
3、認識和了解春種秋收農作物的特征及生長規律。
第四周 糧食來得容易
1、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了解,讓學習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通過了解水稻、小麥等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莊稼需要許多人的辛勤勞動。
3、了解本地區主要生產的糧食品種。
第五周 植物生長的秘密
1、通過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植物的根、莖、葉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區有關農作物的知識。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長的過程。
第六周 我們這里的農品
1、對本地區生產的農作物進行調查,培養兒童的探究能力。
2、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農產品有什么作用的社會調查。
3、知道本地的糧食作物達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 誠實故事會
1、積極參加故事會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誠實帶來的美好體驗。知道說謊害處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紹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誠實故事。
3、學會收集、表演故事,發展學生的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能力。
第八周 誠實的孩子人人夸
1、體驗坦誠溝通帶來的快樂幾對誠實行為的積極認同感。
2、能夠較全面、客觀的2看待自己和別人說謊的現象幾原因,并領悟一些誠實做人的道理。
3、增強說實話、不說謊的誠實意識。
第九周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環境的整潔與美麗,萌發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內、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發展變化。
3、能從多角度發現、感受社區的美麗。
4、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第十周 我們生活的餓地方真方便
1、了解、體驗社區環境、公共場所、公用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務設施和功用設施機構。
3、學會利用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公共設施、場所等。
第十一周 我們生活的地方真溫暖
1、體驗在小區(鄉村)里生活的溫暖,對為社區服務的勞動者的感激。
2、 學會關心和幫助社區里有困難的人,用實際行動向為我們服務的人表示感謝和尊敬。
3、了解社區里叔叔阿姨們的工作,懂得有許多人在為自己的生活服務。
第十二周 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1、熱愛自己生活的環境,養成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環境的習慣。
2、能用實際行動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的環境。了解社區的環境狀況。
3、知道如何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能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 我們的生活里不開水
1、感受水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激發愛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 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 變來變去的水
1、喜歡做水的實驗,有探究水的濃厚興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過程中注意安全、衛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態變化知識。
第十五周 保護水,節約水
1、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養成節約用水的行為個習慣。
2、增長如何保護水資源的社會知識。
3、掌握節約水、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積極參與做好事活動,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愛心的表現。
2、知道樂于助人是一種高尚品德,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做好事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簡單的勞動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 做好事不是為表揚
1、培養愿意為別人、為集體服務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獲得給別人帶來快樂時,自己也快樂的體驗。
2、懂得做好事不是為了表揚的道理,做到校內外表現一個樣,培養誠實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 中有一些人會有不同的困難或難處,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應該盡力幫助他們。
4、要學會友善的幫助別人。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色彩與生活》教學反思01-12
小學二年級音樂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3-07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反思03-20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2-12
體驗殘疾人的生活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