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聽后感
《找規律》聽后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針對圖形覆蓋的規律,老師做主導,設計富有情趣的環節,讓學生伴隨困惑、釋疑,歡笑等情感體驗,在觀察、列舉、比較等感知活動中,產生沖突,糾正偏差,內化表象,從而激發學習活力,煥發課堂魅力。
[關鍵詞]找規律 ;感情體驗;實踐操作;數學活動;有效性。
最近聽了袁老師和李老師他們上的五年級下冊《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這一課,讓我親切的體味到“讓學生在數學上找到情感的體驗”的課堂教學境界。我們總愛說,教學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課堂中相得益彰的情趣,師生的互染,互動共生有利于學生更能投入到學習中去。兩位教師能做到讓課堂成為真正的舞臺,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透露出預設的痕跡,教和學永遠成了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在他們的課堂上,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場景,一個踏踏實實的教學過程,很值得我好好學習。
袁老師、李老師在教學中體現了幾個方面:(1)學生從無序的列舉、操作、發現到在教師指導下有序的進行數學活動,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了寶貴的數學活動經驗。(2)學習活動“從猜測到驗證”、“從思維跟進到自主發現”,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3)學生從直觀操作到抽象思維,再到概述歸納規律,最后與“字母表示數”結合拓展至“無限”;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提升,規律的價值得以體現。細看他們的課堂:
一、師生互染是情感體驗的有效催化
兩節課都能做到師生的互動互染,來自于學生的學習氛圍,傾情表達;來自于教師的及時捕捉,巧妙引發。第一課時,當學生發現學具不動時,就有一個不同的和,一句“你真愛觀察”,于是引發出下面規律的不斷找出。在第二課時,教師讓學生擺一擺自己創造的圖形,說一說自己設計的圖形覆蓋的規律,看一看其他同學的圖形。接著通過觀察比較每一種圖形的覆蓋規律,歸納概括出它們的相同點,達到鞏固規律和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使學生在具體的創造操作過程中,有了獨立思考的動力,設計出了多種圖形,散發出了創新的火花,在最后反饋中,又回到了學習的主題,在老師的巧妙夸張中,有效的激發了其他同學的表達欲望,這些不經意的細節,閃亮的火花,是生發愉悅體驗的契機。在此,教師起到不可低估的主導作用,應及時地捕捉,適時點燃,然后融于學生所樂,并跳出學生所樂,推動學生樂于參與,越學越興奮,越學越活躍,越學越感到有趣!同時,教師也在這融融的氛圍中體驗到一種教學成功的幸福,體驗到課堂是師生所走過的一段生命歷程!
二、情節創設是情感體驗的有效載體
教材本身既是理性的啟示,也蘊含著感性的感召。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學習材料,不應是板著面孔的純粹數學,而是情與理交融的生活數學!當數學材料枯燥單調時,定會讓學生越學越死,越學越悶,越越學越厭!當數學富有情趣,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貼近時,便能激起學生的困惑、探索、愉悅,那將是學生有個性體驗的,鮮活的越學越想學,越學越快樂,越學越有靈性的!如何在揭示教材理性的同時,向學生富有感性的展示呢?我想,從學生出發,利用好學生愛動愛玩的天性并且在教學中添加他們生活列舉的環節,袁老師整節課以“主題情境”購物活動為主線,以“自主探究”活動為主導,以“培養能力”為目標,讓孩子們在輕松自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規律源于生活之美。李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等能力,理清規律:在這個環節中,他把教材提供的有效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情境,引導學生試驗,教師通過書上的三個問題分層次的指導學生試驗的過程,學生是自主探究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在自主試驗的過程中切實掌握兩個方向的圖形覆蓋問題的規律。
三、認知過程是情感體驗的附著基石
體驗來自于一定的刺激,來自于課堂上師生的互染與一定的教學情節,同時體驗的背后也必創生出一種觀念,一種認識,一定的認知結構,愉悅的情感體驗既是教學的目標,但不應是唯一的目的,老師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這一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以來被廣為傳誦。那么在教學《找規律》的內容時又應該如何體現這一理念呢?兩位老師都能根據對“教學根本目的”的理解,教學“找規律”時不僅要關注對“規律本身”的探究與獲取,更要關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在“找”字上下功夫,給學生的學習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嘗試的機會,猜想的機會,成功的機會。我們要教學的不僅是某一特定的規律,更是期望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找”的意識,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未知”的規律。基于此,學生“找”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慢慢聚焦的過程,也是一個容易犯錯的過程。教師應當允許學生犯錯,也允許學生“走一些彎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寶貴的“找規律”經驗,沒有一項偉大的發現是一躍而就的。“結果”固然重要,但離開了“找”的過程如魚離水,則違背了教材設計的初衷了。
【《找規律》聽后感】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說課稿03-26
《麋鹿》解析聽后感03-19
《地球之歌》聽后感08-28
時間煮雨_聽后感想03-03
大瀑布的葬禮聽后感03-19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10-12
《淋雨一直走》聽后感03-26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范文09-21
二泉映月聽后感07-21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