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朗誦比賽經驗的總結
五四朗誦比賽經驗的總結
**.4.21我們以齊越朗誦比賽一等獎作品《秋瑾》獲得了全校第一名。之所以成績突出,作品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的選手成佳妮、許文柯、陳煒演繹的也很好。其中朗誦形式的創新應該來說發揮了最大的威力,這是我們的作品從所有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關鍵!
以下是其他學校朗誦比賽的新聞,關于朗誦形式的報道,同樣有秋瑾的朗誦,對我們今后比賽有啟發。
朗誦形式創新大比拼
武漢體育學院陳彪的朗誦拉開了比賽的序幕,他以吹號角的口技先聲奪人。隨即,武漢理工的“元悅組合”登臺亮相,他們五人清一色紫色汗衫,背著雙肩包。“六月的腳步……”他們通過重聲表現出漸漸走近的感覺。他們選取父輩為祖國航海事業貢獻、大學生為山區孩子支教等主題。
配著音樂,三女生、兩男生用單獨朗誦和問答應和的交替,抒發了使命就在腳下的情懷。獨誦者居中,其他四人排成菱形站在舞臺右后方。表演中,講述不同主題的獨誦者輪換,隊形也隨之移動。最后他們五雙手疊在一起,齊聲吶喊“出發”,現場觀眾被他們的青春朝氣感染,鼓掌叫好。
隨后登臺的選手更將話劇的元素融入朗誦。本次比賽冠軍組演繹了烈士秋瑾嚴銬不叛,刑場不懼的壯烈事跡;我校曹壯壯、黃丹嶺、彭悅涵同學的組合帶來《玉葉案》,用一塊玉的口吻將太平公主的傳奇娓娓道來;主場比拼的張浩則和搭檔以舞蹈形式,講述了北漂游子的地鐵站音樂夢。
此外,傳統的獨誦與合誦選手也都音色優美,熱情高漲。湖北工程學院的蔡穩朗誦葉文福名作《祖國啊,我要燃燒》尾聲時,難抑情感,仰頭長歌,現場掌聲雷動。
評委江霞笑言:“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們雖然也經常進行朗誦創作,但在形式感上很難趕得上參賽的選手們。”武漢廣播電視臺播音指導、金話筒獎獲得者張小陵評委也認為今天來觀賽“賺了”,她表示從選手身上也吸取了很多精華,今后將在教學和專業交流中融入選手們的創意。
在談到創新型詩歌朗誦和傳統朗誦時,冠軍組唐漪淇表示:“創新的朗誦形式脫離了傳統朗誦中單一的歌頌形式,加入了很多舞臺、情節、對話的元素,讓作品顯得不那么單調,讓人眼前一亮。”她認為兩種形式都各有千秋,對朗誦者的要求也不一樣。“所謂‘創新型’的朗誦對我們舞臺展現、肢體動作的要求可能比較高;而傳統的詩歌朗誦我覺得對聲音、語言的功力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難判高下。”
秋瑾扮演者驚艷全場
我校的“秋瑾組”作為第十九組參賽組上場。唐漪淇是我校新聞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大二的學生,飾演秋瑾的她身穿白碎花藍底布衣、黑色布裙和布鞋,一上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與她同班的的冷澍負責旁白,他身著灰色布衫;新聞學院大二廣電班的沈童睿飾演紹興知府貴福,著一襲黑衣。
面對知府的拷問,“秋瑾”一臉輕蔑,毫無懼色,一句“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令知府啞口無言。然而等待秋瑾的,是殘酷的刑場。秋瑾在臨刑前夜,夢見犧牲的戰友徐錫麟,更加堅定了誓死不屈的決心。
但是反動派在臨刑前用秋瑾自己孩子的照片,企圖做最后的誘降。此時,冷澍和沈童睿扮演的角色同時交錯朗誦“不好好的過日子,勸人造反,嘖嘖…”“連自己孩子都不顧了,天下也有你這樣的媽?”等外界的質疑聲,重疊的音效,再現了秋瑾當時想到永別自己親生骨肉幾近崩潰的復雜內心。唐漪淇飾演的秋瑾臉上淚花晶瑩,但所有的這些非議沒有讓秋瑾動搖,她慷慨激揚地說:“我死,我死是為了所有的孩子!”
三位評委都情不自禁表示對秋瑾組的贊嘆,尤其對秋瑾飾演者唐漪淇贊不絕口。評委江霞說:“秋瑾一站在臺上,還沒開口,那種氣場就感動了我。她的眼神里傳遞著訊息,發型、服飾都契合秋瑾的角色。他們三個人的朗誦不是刻意炫技,而是真正理解了詩歌。”
唐漪琪在回答評委提問時說:“參賽前我了解過秋瑾的生平,站在臺上時,我腦中浮現的是秋瑾在面對死亡考驗時想到全天下孩子的情景,全然忘記了自己在比賽。”
她笑稱被自己感動了。
初賽時,唐漪淇小組選用《中國的聲音》,當時分數并不是最高,賽后她反思覺得是太看重朗誦形式,沒有做到張小陵老師說的“走心”,即真情實意地朗誦。
初賽結果公布后,唐漪淇就和搭檔開始了緊張的排練。他們借鑒了齊越朗誦藝術節的稿件,更換了初賽使用的稿件,全新創作了決賽的朗誦作品。三個人在排練的時候互相指正,經常提醒自己要全身心投入到朗誦稿件中,把自己假想成劇情里的人物。
唐漪淇對自己和搭檔在決賽的表現很滿意,“尤其是沈童睿,不是播音主持專業,但是朗誦得很好,真的很難得。”
【五四朗誦比賽經驗的總結】相關文章:
學習經驗總結05-29
關于家教經驗總結03-20
小學音樂教學經驗總結02-17
css的調試方法與經驗總結03-20
關于時時彩的總結經驗02-13
數控車比賽總結05-18
雙色茉莉開花的經驗總結03-20
老司機實用開車的經驗總結03-20
高一數學經驗總結03-19
梁啟超總結對辨偽古籍的經驗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