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水稻防控技術的總結
糧食局水稻防控技術的總結
一、從早制定實施方案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站以崇農糧字以局辦公室文件下發到各鄉鎮農技站,實施方案中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制定防治措施、防治流程和工作措施。
二、抓好各項技術實施工作的具體落實
在水稻綠色防控技術實施中,我們主要狠抓了以下幾項綠色防控技術措施:一是主推稻田耕漚治螟技術,重點抓住三、四月(越冬螟蟲化蛹高峰期),及時耕漚冬閑田和綠肥田,灌深水浸漚,使螟蟲不能正常羽化,降低發生基數。冬種田收獲后和早稻收割后及時耕漚,80%的稻田在三至四月基本實施了稻田翻耕,通過實施稻田翻耕這項技術,對于螟蟲的化蛹達到了一個很好的防控效果,全年螟蟲發生程度為偏輕年份。二是主推種子浸種、拌種技術,在播種前要求農民選用咪酰胺、吡蟲啉等藥劑浸種、拌種,通過這項技術的實施控制稻瘟病、濾布惡苗病、稻飛虱、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流行性、突發性、暴發性病蟲的發生和為害。三是主推秧田超級送嫁藥技術,通過該項技術的實施,減少大田施藥次數、減輕稻瘟病、螟蟲、稻薊馬、稻飛虱等病蟲在大田的發生為害。四是狠抓水稻破口抽穗混合保穗技術,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將預防稻瘟病、螟蟲、紋枯病、稻飛虱、卷葉螟、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病蟲的防治藥劑,一次性混合進行噴霧,達到一次施藥預防多種病蟲的目的。通過實施這項技術,有力的控制了多種病蟲的暴發、流行和為害。各種病蟲的為害均控制在最低經濟允許范圍,沒有造成大面積的穿頂、死稿現象。五是主推減量用藥控害增產技術,為減少農藥的用量、達到控害增產目的,今年我們在水稻主栽區重點推廣愛苗防治紋枯病、早衰,推廣福戈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螟、工業濾布稻飛虱,以一次用藥達到防治多種病蟲的目的,從而達到減少用藥量、減少打藥次數的效果。六是主推物理防控技術,今年我們重點在龍勾、揚眉等臍橙種植區、橫水、上堡、金坑等水稻種植區的病蟲防治示范區內實施以頻振式殺蟲燈為主的物理防控技術,通過物理防控,誘殺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害蟲,減少打藥次數,減輕環境污染和農藥中毒事故的發生。七是主推生物防控技術,實行稻鴨共棲治蟲除草防紋枯病,保護天敵達到自然控制害蟲目的。八是主推高效、低毒農藥技術,在各種病蟲達到一定的防治指標對水稻造成損失的時候,就要及時采取藥劑防治,防治稻飛虱我們主要選用噻嗪酮、吡蟲啉等藥劑,防治卷葉螟主要選用阿維菌素、丙溴磷等藥劑,防治二化螟選用甲維·毒死蜱、氯蟲苯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防治稻瘟病:春雷霉素、三環唑、稻瘟靈、枯草芽孢桿菌。防治紋枯病井·蠟芽、苯甲·丙環唑、井岡霉素。防治稻曲病:戊唑醇、井·蠟芽、井岡·嘧苷素。九是發放統防統治宣傳掛圖、資料2000份,進一步擴大綠色防控宣傳面。十是舉辦綠色防控培訓班,培訓人次達60人次。
總之,通過一年來在金坑、長龍、杰壩等示范區各項技術措施的實施和工作措施的落實,示范面積達500畝,推廣應用面積達30000畝,占總面積的30%。綠色防控示范區減少農藥量10%,每畝降低生產成本50元,實現經濟效益達15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糧食局水稻防控技術的總結】相關文章:
水稻的勞動技術教案范文03-30
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報告范文03-19
學校廉政風險防控的自查報告02-09
銀行案件防控的工作報告(通用9篇)09-19
銀行年度案件風險防控工作報告范文02-22
技師技術總結范文精選03-19
高中通用技術的教學總結04-18
調車長技師技術總結04-27
防電信詐騙班會總結三篇02-02
申報技師技術的總結5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