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塑造孩子的一生講座聽后感
品質塑造孩子的一生講座聽后感
3月29日上午,一場大雨不但沒有影響我去參加孩子學校舉辦的“關于家庭養成教育的專題學習”的活動,反而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次的活動可以了解和學習到更多的家長在家是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的,以便來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
自從我兒子上學以來,總認為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精力已經夠多了,而且也認為自己并沒有將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那一套教育方式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是采用了自認為比較人性化和現代化的教育方式而感到驕傲,但在這次聽取了兩位學生家長代表發言后,才感到了自己做得遠遠是不夠的,也感到了非常的慚愧。在聽完王嵐老師的“品質塑造孩子的一生”的專題講座后,更覺得教育和培養孩子不但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更是是一門永遠修不完的課程。
講座一開始,關工委的王嵐老師就在強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永遠的老師”,可想而知家庭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那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結合了兩位學生家長的發言和王嵐老師的講座,對自己這么多年在孩子身上的教育和培養做了一些總結。
1、從小培養他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在生活上,我一直非常關注孩子的飲食衛生和生活規律。孩子的健康都是每個家長非常關心的,就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吃了不衛生的食品,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帶他出去玩的時候,故意的將他帶到了馬路邊的小吃攤前,并且有意的在那邊站了5分鐘,在這5分鐘里,孩子看到了汽車開過后揚起的灰塵落在了小吃攤的食品上,看到了使用過的餐具和制作食品的用具一直就在那一桶飄滿油花的水里洗,就從那一次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孩子從不會去買這些東西吃,這也養成了他現在不亂花零花錢,不吃零食的習慣。同樣我在他懵懵懂事時,通過一些小事或者故事告訴他不管什么時候都要早睡早起,自己的房間要定期整理,睡覺前自己的衣服要疊整齊等,最后就是習慣成自然了。
一般的小孩都比較貪玩,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他人的影響。在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時,那時候他對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非常憧憬,而且一般的孩子心理總會想我要上小學了,我要好好學習,同時還會對自己都會樹立很大的理想,我抓住了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對他提醒了一句,“那你不能再像幼兒園時那樣每天抱著玩具玩了”,就是我的這句話,在他小學開學的前一天,他將他所有的玩具都打包扔掉了,這件事讓我知道了,我們要適時地抓住孩子的心理和想法去引導他,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他剛上小學時,由于是每天接送,所以他能每天按時回來,回來也能做到做完作業再玩,但到了初中以后,由于自己坐車,不免受到外界的影響,基本都不能按時回家,對于我們的提醒也是無動于衷,那一段時間也是他有點叛逆的時候,所以我在關心他放學后的動向的同時采取了冷處理,不管他回來得多晚我都不說他,但是你回到家后不管多晚,你該做的作業必須做,該看的書必須看,當然不管多晚,我會陪著他,第二天你還必須早起,我不會因為你前天睡覺晚了,我就會讓你晚起,然后開車送你去學校,幾天下來,他自己意識到由于放學后自己的貪玩造成了自己很累,現在的他能夠每天按時回家,早早的學習完后再做點其他自己喜歡的事。這一點讓我知道有些問題要靠孩子自己去體會,靠家長的打罵是沒有用的。
2、給孩子自信,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孩子。
王嵐老師在演講時說:“孩子,你說他是條龍,他就會騰飛,你說他是頭豬,他睡下就打呼嚕”,這句話對我感觸很大!說老實話我跟孩子的父親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我一直將孩子作為自己的朋友來相處,遇事都會聽聽孩子的想法和解釋,而他的父親總是拿出長輩的身份來壓著他,使的很多時候孩子都會跟他對著干。我記得去年剛過完春節,孩子一個人寒假休息,我們都上班,由于孩子沒有自控能力,所以他在家不能玩電腦,為了便于他與同學溝通,上網聊天,假期間我跟他換了一部智能手機,當然白天也給他布置了學習任務。由于那天下大雪,孩子的父親到單位交代完事情就回家了,回家后看到孩子在玩手機,所以在沒有聽孩子任何解釋的情況下就發火了,結果孩子認為自己學習了,剛開始玩手機,覺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就奔到他父親面前毫不示弱,但又意識到畢竟是自己的父親,只能站在那邊一個勁的哭,就這樣父子兩都不肯讓步,等我回家找兒子聊天時,兒子告訴我他學習了,而且爸爸不聽他的解釋,只是一味的發火呵斥他,他感到很委屈,而且他給我拋出了一句話“士可殺不可辱”,那時候的我徹底怔住了,孩子大了,我們要相信他,對孩子說話或發火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傷孩子的自尊。我孩子小時候性格比較內向,對自己不是很自信,剛上小學時對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都不是很自信,這種時候我會多鼓勵他,第一次我會跟他一起完成,慢慢的讓他自己獨立完成,這樣他逐漸相信自己,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參加了兩次蘇州舉辦的船模比賽,到現在那兩個船模都保存在家里也不舍得處理掉。我注意到在家當他爸爸拿他跟同齡孩子比較時他都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當在外人面前提到他的不是時,他都會低下頭表示沉默時,這個時候我會跟孩子來一個換位思考后,感覺到自己的自尊好像也受傷了,這個時候我感到了如果總是在外人面前說孩子的不是,一是傷了孩子的自尊,再就是孩子以后就可能會怕出去見人,認為自己不夠優秀,會遭到別人看不起等等。反過來如果在別人面前表揚他了,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而且知道我做好了才會得到更多的贊許,自己也會高興,這樣他也會更加努力。
3、給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時先聽聽孩子的想法,適當的時候先給孩子選擇的條件。
孩子跟我們大人一樣,有時候需要面子,在學校同學間也免不了攀比。小學里由于都是接送,所以不需要通訊工具,上初中就不一樣了,自己坐公交車,由于擔心會遇到意外及時聯系,必須要給他配備手機,再加上他經常回來說同學都使用什么牌子的手機,我為了不讓他失望,也給他配了一個功能比較齊全,配置比較高的三星手機,給他之前我跟他先說好“如果由于你玩手機影響了你的學習和休息,被我發現了,我將會沒收手機”,他也默認了我所說的,結果他有一次晚上躲在被窩里跟同學聊天,星期天只顧玩手機不好好做作業被我發現了,我立即跟他換了一個功能最簡單,只能接打電話、收發短信的手機,到現在,他一直在使用那只手機,盡管心里不服,,因為事情是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他只能接受。
孩子,說老實話都比較貪玩,都不希望自己的周末被各個補習班占用了,我孩子也不例外。我孩子在上初中以后偏科比較嚴重,特別是語文成績一直上不去。所以在他升入初二時,我找他談話,給他兩條路自己選擇,一是自己在初二上學期將語文成績提上去,二是我找老師給他補習。在我意料之中他選擇了第一條,一學期下來,語文成績一點起色沒有,所以這一學期他心服口服的接受了周末我給他找老師幫他補語文。
以上這兩件事,我想如果我們將我們的想法強加于他的話,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而且他也不會這么心甘情愿的接受。所以現在她每次跟我談條件時,他自己會問自已,“我自己已經做到勤奮了嗎?”
4、培養他敢于承擔責任。
從我孩子上小學四年級開始,回家作業,我們不幫他檢查,你做完沒有,正確率如何,這是你的作業,都是你自己要去檢查的,因為你自己沒有完成作業或作業質量不高收到老師的批評,這都是你自己應該承擔的,這樣老師也能了解你到底學得如何?從小我就一直告訴他,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和做出的事負責。這兩天我經常看到他們同學的聊天記錄說作業本丟了,而且就在上周他自己的作業本丟了重新去書店買,我就問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他告訴我說課代表將作業本從老師那邊抱回來后就放在教室后面不發給各個同學,可能掉到柜子后面去了,這個時候我就告訴他,你作為班上的學習委員,這種現象的發生,你也有責任啊,你必須要采取行動避免這種現象下次再發生哦,學習委員不只是掛個名,也要承擔起該有的責任,盡到該有的義務才行啊!他看看我點點頭。
5、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和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面前都是一面鏡子。有一段時間,由于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壓得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所以每天下班回家后我一直悶悶不樂,也不想搭理誰,更不要說說笑了,那時候只顧自己的情緒,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緒,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孩子的QQ空間說說里有這樣一句話:“我發現我的家變了”,我看到后震撼了,雖然兒子表面沒有說什么,其實他心里很清楚,他也不高興了,我的情緒已經影響到孩子了,就從那次以后,我不會再將任何情緒帶到兒子面前,我要給他一個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
我覺得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看書,讓孩子覺得父母工作了還在不斷的學習,那我們作為學生,更加該努力了。去年愛爾蘭的一個孩子住我們家,那時候我真感到由于語言不通有點力不從心啊,有時候只能指望孩子在中間做翻譯了,結果孩子回了我一句,“下次沒事時還是要多看看書,對你有好處!活到老,學不了!”那時候,我真是感到慚愧啊!這說明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看著,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時候講出來而已,所以從那以后,我經常會同孩子一起看書,看報紙等等。
在今后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還要再接再厲,結合其他家長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更多的融入到孩子的空間里,更努力的引導和教育孩子,跟孩子共同進步和成長。
【品質塑造孩子的一生講座聽后感】相關文章: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09-27
心懷感恩笑對人生的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11-22
《賈志敏老師的講座及課堂實錄》聽后感09-13
《麋鹿》解析聽后感03-19
《地球之歌》聽后感08-28
時間煮雨_聽后感想03-03
大瀑布的葬禮聽后感03-19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10-12
《淋雨一直走》聽后感03-26
《聽聽,秋的聲音》聽后感范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