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體建設的經驗總結
班集體建設的經驗總結
愛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它能引發人內心珍藏的天真和優良品質。老師只有熱愛學生、信賴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熱愛、信任,學生才能消除各種心理障礙,“親其師,信其道”并“敬而受敬”,用愛的方式使學生得到愛,又能讓學生學會愛,且學會給人以愛,給人以關心、幫助,讓學生在友愛、融洽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
1 、平時多交流。
我國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認為:“教育者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由此可見,教師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學生心田,若忽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兩者間則缺少平等相待、傾心交流的氛圍。例如:我班有一個淘氣的孩子,他不但上課坐不住,一會兒回頭招其他同學,一會兒腳就翹到了椅子上,甚至隔壁班吳老師來上品社課時,隨意站起來晃了一圈。為了與他思想溝通,我主動找他談心,聊天,從他的龍鳳胎姐姐與他生活上的瑣事入手,讓他從心里上消除對老師的戒備,使他感到老師是喜歡他的。經過了解,知道他自尊心比較強,不愿老師當著全班面批評他,我和他有個秘密約定—“拉勾”,每上課時,我們都“拉勾”,提醒他遵守紀律,他十分樂意接受。課下,他總會跑來舉著小手對我說:“老師,我做到了。我們再拉勾。”每到這時我會拍拍他的小臉,笑著說:“老師就知道,你一定能做到。一百年不變。”就這樣,他逐漸的進步了,上課也認真了,積極發言了。
通過這一事例,告訴我們:如果我對他只是一味嚴厲的訓斥,甚至發泄,勢必會拉大師生間的距離,甚至激化師生間的矛盾。而用愛心去了解、溝通,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情感,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新的師生關系。
2 、信任學生。
良好的教育情境是指營造師生之間彼此信任和諧、彼此激勵向上、積極主動探索、情緒起伏愉悅、追求向往的一種自然流暢輕松的氛圍。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在:憑借崇高的品質、淵博的知識、溫暖如春的心態、絲絲入扣的語言、無私奉獻的精神去熏陶學生,影響學生。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班的體育委員當時是的頑皮的孩子,課間打鬧現象時有,于是,我便請孩子們自己找尋伙伴玩耍,找一找課間的好伙伴。很快,他和班上另一個淘氣的男生成了伙伴,班里同學都不同意,我對同學們說;“要學會相信別人,我相信他們會文明游戲的。”聽了我的話,他倆互相看了看,高興地笑了。我趁熱打鐵說:“老師也想成為你們的好伙伴,歡迎嗎?”他倆又互相看了看,不好意思地笑了,深深地點了點頭。從此,課間時再也沒有孩子來告他們的狀,有時還幫助我管理其他同學呢。正是我們之間的信任,使我們的關系更為和諧。
3 、生活上關心學生。
師生之間的友誼,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共同影響力基礎上的真誠關系。 主動關心體貼生活、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教師用真心關愛學生的最佳途徑之一。教師要發動全班學生幫助生活困難的學生渡過難關,感受班集體的溫暖。友愛、友善、友情,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受助同學如沐春風,更使全班同學親如一家。有矛盾得以消解,有困難互相幫助,珍惜班級榮譽,爭做班級工作,全班上下就會充滿生氣和活力。我班一名女生手骨折了,寫字不方便,同學們幫助她抄寫每日的回家作業;同學的腳扭傷了,大家攙扶她上廁所……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此外,課上對學生積極評價,用激勵、鼓舞的語言感召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更多地給孩子以微笑,當學生回答問題時,遇到困難我會給學生一個期待的微笑,給他一句真誠的鼓勵;當學生違反紀律時,給他一個大度的微笑,給他一次改正的機會。
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葉出水有高低。”每個班集體中都會存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只有關愛班級的每一位孩子,這樣的班集體才會是有生氣的、活躍的。
【班集體建設的經驗總結】相關文章:
學習經驗總結05-29
關于家教經驗總結03-20
小學音樂教學經驗總結02-17
css的調試方法與經驗總結03-20
老司機實用開車的經驗總結03-20
高一數學經驗總結03-19
雙色茉莉開花的經驗總結03-20
100個日常交際的技巧經驗總結08-02
班級管理經驗總結(精選14篇)04-28
專業建設的實施計劃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