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教學反思
比的教學反思
比的意義是在學生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的概念實質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系。任何相關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既有同類量的比,又有不同類量的比。教材還介紹了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比值的概念,舉例說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著重說明兩點:(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或整數表示。(2)比的后項不能是0。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和運用比的意義及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比的意義。
在學習比的意義的時候,用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里向人們展示的聯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引入。楊利偉展示的兩面旗都是長15cm,寬10cm,怎樣用算式表示它們的長和寬的關系?(引導學生說出:可以求長是寬的幾倍?或求紅旗的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先讓學生比較國旗長和寬的關系,初步感知同類量的比。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可以用除法表示,也可以用比表示,即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的比。在讀書了解到比的各部分名稱后,繼續閱讀教材43頁上面四行的內容,讓學生認識不同類量的比。然后又讓學生閱讀概念,并互說含義,使學生明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學生通過閱讀書上的算式進一步了解比的意義和求比值的方法。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體驗感悟比、分數、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和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原因。
本節課始終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交流關于比的知識。比的各部分名稱學生能從書上得到答案,就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了比號、比的前項和后項。分數形式的比有的學生讀分數的讀法,有的學生是比的讀法,這時先讓學生討論,得出正確讀法,老師再進行強調。整節課學生都是在自主閱讀、合作探索、討論交流中自己獲取知識。
在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驗時,發現學生對題目的反饋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感覺學生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還是相當到位的。課后練習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一節課下來,感覺還有不足之處,有些細節處理得不是很到位,如:有時對學生精彩的發言不能及時鼓勵等,這些不足會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改進
【比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