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
人教六下第五單元《數學廣角》中是對抽屜原理的學習,這一內容在以前是奧數的教學內容,新教材把這一部分內容納入了數學廣角。當第一次看到《抽屜原理》成為必學內容時,老師們都很困惑:這么難的內容學生能理解嗎?我的印象里《抽屜原理》也是非常堅深難懂的。為了上好這一內容,我搜集學習了很多資料,對我幫助比較大的是一篇題為《解讀“抽屜原理”教材——對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數學廣角》的剖析》的文章,作者是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秦和平老師。文中對“抽屜原理”作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使我對“抽屜原理”有了新的認識,也終于理出了頭緒。抽屜原理是教給我們一種思考方法,也就是從“最不利”的情況來思考問題,所以要讓學生充分體會什么是“最不利”。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創設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是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本節課運用這一模式,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提供探索空間。
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如:“把4根小棒放到3個杯子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 把要求提具體,讓學生在小組里擺一擺,看把4根小棒放到3個杯子里,可以怎樣放?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擺法?然后再驗證,看每一種擺法是不是都符合結論。這樣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枚舉法。由枚舉出的各種擺法,引導學生理解“總有一個”和“至少”的含義,同時也通過觀察每一種擺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4,0,0)、(3,1,0)、(2,2,0)這三種擺法都很滿足結論,而(2,1,1)是剛好滿足……3.注重引導提升。
分析時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一般性的數學方法來思考問題。這樣設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本單元教學應注重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初步了解“抽屜原理”,學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集合的教學反思03-20
關于數學廣角的教學反思02-15
《數學廣角搭配》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3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通用20篇)03-28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的教學反思大全03-19
數列數學教學反思03-20
蘇教版數學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