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理念研究方案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理念研究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高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期,有好奇心理,喜歡新鮮刺激的東西,因此,作業要結合學生實際,積極創新作業形式,在符合教學原則的同時,更加注重開發高年級學生的潛能。對此,我覺得語文作業要走向開放,要向思維、生活、個性開放;語文作業的設計要講究趣味性,要情趣結合,使學生對語文作業愿做、樂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語文作業設計要講究實踐性,使語文作業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處理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語文作業同樣也要講究探索性,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語文作業還要講究因材施教,分層作業,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得到發展。
二、研究目標:
1. 探索研究作業設計的新形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改善學生學習的策略、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探究,從“要我做作業”轉向“我要做作業”,在完成不同類型的作業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業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學以致用,獲得全面、主動的發展,最終為自己的終身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發展。
三、研究內容
1、小學高年級作業現狀調查研究。
教材方面:了解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把握教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了解以及作業設計的靈活多樣及作業的趣味性。
學生方面:了解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多長時間完成作業及完成的質量,是否有負擔等。
2、作業內容設計的個性研究。
本著 “少而有效”的思想,探索小學作業布置的設計原則、類型和基本策略,著重研究以下內容:
A、作業設計要講究趣味性;
B、作業設計要體現層次性;
C、作業設計要注重實踐性;
D、作業設計要加強綜合性;
E、作業設計要體現人文性;
F、作業設計要滲透開放性。
3、作業評價的個性研究。
對評價標準及方式方法、開放與鮮活性進行探索研究,促進學生揚長避短。
四、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充分調查和整理分析文獻的基礎上形成假設,制定研究方案,并著手實施。邊實驗,邊總結。
2、個案分析法:對班級個別學生資料情況進行收集整理,并對一些作業差異明顯的學生進行跟蹤研究分析。
3、文獻資料法: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育,找到新的生長點,防止重復生長。避免和少走彎路,為課題研究尋求理論支撐和方法指導。
4、問卷調查法: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采取訪問、座談、問卷等方法,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為作業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6月)
1、根據本班實際情況,確定研究內容,明確研究目標。
2、調查了解有關小學語文作業的現狀。
3、搜集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并加以論證。
(二)實施階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了解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把握教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了解以及作業設計的靈活多樣及作業的趣味性。寫好調查報告,撰寫研究案例和經驗交流論文。
2、定期做好調查報告撰寫案例及論文,及時調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體系。
3、本著 “少而有效”的思想,對學生的作業設計體現趣味性、
層次性、實踐性、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
(三)總結階段:(2013年1?——2013年5月)
1、全面收集、整理與課題有關的材料。
2、對課題進行系統、全面的總結,撰寫出課題結題報告。
六、課題預期成果:
研究論文、實驗報告、研究案例等。
【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理念研究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學戲曲的教學反思01-25
關于《為學》的教學反思03-20
《學看鐘表》教學設計03-20
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教學課題研究方案(通用12篇)04-08
厘莫中學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具體研究方案03-16
2022年課堂教學技能頂崗實習小結模板(通用11篇)11-23
學英語制定計劃03-20
關于學中玩樂中學的教案03-19
《玩滑梯的啟示》學具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