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問題》的教學反思
《相遇問題》的教學反思
相遇問題是兩個物體從兩地出發,經過一段時間,必然會在途中相遇,我們就把這種問題叫相遇問題。這節課的重點是用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難點是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它和一般的行程問題的區別在于不是一個物體的運動,所以,它的研究的速度包含兩個物體的速度,也是速度和。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初步理解相遇問題
請兩名同學到臺前做一個互動,兩人同時從兩邊到我手里拿筆。隨機問:他們現在怎么樣了?學生說:相遇了。
板書:相遇問題。
接著問:從剛才的互動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說自己的發現,教師隨機板書。(不同的地點、同時、相向而行)
過渡: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相遇問題,大家看:出示“送材料” 情境圖。
二、探索新知。
1、仔細觀察,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估計兩輛車在哪里相遇?相遇時,兩輛車行駛的時間相同嗎?誰愿意把圖上的情景給大家再現一遍?
大家邊看演示邊思考,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解決問題
3、為了便于我們觀察理解,把這條路線拉直,用一條線段表示遺址公園到天橋的距離,是50千米。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情境圖嗎?
學生動手試一試,然后在投影儀展示并解釋。
師出示規范線段圖。
4、那么面包車、小轎車行駛的路程和兩地之間的路程有什么關系呢?
三、自主探究,嘗試解決問題:
1、他們行駛的時間是相同的,那么經過幾小時相遇?你會解決嗎?
2、和小組同學交流想法。
3、匯報小組交流情況
4、總結:同學們的方法都不錯!那我們就選擇其中的一種用方程的方法解決相遇中求時間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通常先讀懂題目;然后找出數量關系式;再設未知數;根據數量關系式列出方程;最后解答驗證。生活中還有許多相遇問題的情況。你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嗎?
四、應用新知,擴展練習
1、教材第57練一練3、4,試一試。
2、補充拓展。(見幻燈片)
五、總結:
談談你的收獲。(沒想到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少,看來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六、板書設計
僅從我的設計上看好像沒什么問題,我也覺得比較合理,但是在課堂中卻讓我萬分焦急 、束手無策!
分析原因 :
1、從創設情境開始,再讓學生說發現時,學生只發現了兩人是同時去拿筆的。我引導著說出了方向和地點。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相遇 ,我歸納的 (不同的地點、同時、相向而行)有些啰嗦!
2、我設計的問題可能超過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問張叔叔和王阿姨可能在里相遇時,學生其實估計對了。我又問那為什么估計在李莊而不是在郭莊?此時學生真不知道,還是在我的牽引下得出了原因。
再有,在學生親身演示感知了張叔叔和王阿姨送材料時的情景之后,我讓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出乎我的想象,同學們根本就不會畫我所要求的。
3、遇到課堂生成,我不會隨機應變只是腦子一片空白,蒙了。在學生不會畫線段圖時,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是引導學生繼續畫線段圖?還是?我在接下來就直接給學生出示了線段圖,也許學生有些懂了,也許……在這后面的教學中我把我的教學程序就灌輸給了學生,整個課堂是一團糟。更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唉!我真的很笨!
課后我仔細斟酌:這樣的灌輸也許學生有能接受,但我從課堂上還是找不到學生自己探索的影子,找不到學生真正學會的表情。我想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教學,視情況應該著手解決學生不會的問題。哪怕是完不成當堂的任務,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收獲,就算是一點點也是可以的。至少能看到一節課的重點,知識都是從點滴積累起來的。
【《相遇問題》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相遇問題教學反思01-29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參考02-22
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通用20篇)03-28
植樹問題的教學設計02-28
《租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