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ing and Arriving》教學反思
《Leaving and Arriving》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內容方面簡單回顧了故事主人公的旅游行程,雖然本節課沒有太多的知識點但有一些介詞的用法還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如在具體時間前面用at,在具體某一天前面用on,在某個月份里用in等。起初我覺得這節課沒什么需要講的當作一個閱讀理解來處理就好了,但是當我在2班以這種理所當然的方式來處理的時候效果并不好,首先孩子們對直接的翻譯法并不感興趣,對于抽象的介詞更是很陌生,而我偏偏又沒有將提問的問題以文字的形式書寫在黑板上,因此在問到When do Danny and Jenny leave/arrive的時候孩子們是一頭霧水,我只好用漢語再問孩子們也同樣用漢語回答我。回到辦公室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樣將這樣敘述性的課文改編為具有交際性能讓孩子們直接有交流的活動。
經過與同事的探討和交流,我在3班嘗試了以一張火車票的形式導出了句型When do you leave …?I leave …at eight o’clock.When do you arrive?I arrive in …。at ten o’clock.這樣一改編復雜的內容就變得簡單了。孩子們有機會練對話,在熟悉了對話的基礎上再去理解課文的內容就容易多了。這樣做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講到第二部分主人公的行程時,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只有我說出前面的星期,他們就很主動地接下面的句子,如果在讓他們自由地說自己的旅行計劃時,孩子們的思維能夠再發散一些就更好了,如能聯想到以前的句型或者老師提供圖片能激發孩子們的想象也算是一種成功。不同班級的孩子對chant的喜愛程度是不一樣的,在2班3班孩子們不喜歡課文第三部分的chant,有的同學很真實聽了一句“真難聽”,的確不好聽,而在1班,我利用倒帶的時間讓孩子們自己拍手試一試說一說,孩子們竟然說的很好。
現在我特別困惑的就是如何提高孩子們對英語的興趣,我想這不僅僅是通過課堂游戲能改變的,如何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來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Leaving and Arriving》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
《格子》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