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務局農業基業調研報告
關于水務局農業基業調研報告
一、全縣農田水利設施基本情況
我縣地處尾閭,之濱,屬半丘陵半地區,全縣國土面積2337.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77.7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67.06萬畝,旱地面積10.66萬畝),全縣轄19個鄉鎮,總人口67.5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14萬人,農業人口52.41萬人)全縣現有外洪圩堤31條,堤線長280.81公里,其中10萬畝以上圩堤二條,5-10萬畝圩2條,保護農田54.44萬畝,保護人口28.18萬人。有機電泵站937座,裝機45279千瓦。中小型水庫125座(其中中型水庫5座),山塘1313座,蓄水1.8億立方,有效灌溉面積72.89萬畝,排澇面積28.2萬畝。這些水利工程為我縣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
二、全縣中小型水庫完好庫評價
我縣水庫大多興建于五、六十年代,受當時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水庫興建時就存在安全隱患,加上運行四、五十年,工程老化失修,險情不斷加重增多,多數水庫一直采取限制蓄水運行,難以發揮水庫工程應有的效益并成為嚴重威脅水庫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隱患。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1、大壩壩身斷面不足標準;2、大壩壩基或壩身滲漏;3、輸水涵管漏水,4、啟閉設施老化;5、溢洪道標準不足,不能滿足泄洪要求;6、大壩下游防滲排水和上游護坡標準低,損壞嚴重,大部分小型水庫無此設施:7、部分水庫存在白蟻危害。因此必須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
(二)除險加固規劃情況
我縣列入《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的病險有9座,其中水庫4座,分別為:、、和水庫:重點小(一)型水庫5座,分別為:、、、和換路水庫。、等10座水庫批復總投資23227.46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1307萬元。我縣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庫已列入《縣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三期規劃》。42座小(二)型水庫已列入《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三期規劃》。
(三)病險水庫陵廟情況
目前,我縣列入《縣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的病險水庫有9座,其中:中型水庫4座,分別為:、、和水庫:重點小(一)型水庫5座,公別為:、、、和水庫,正在進行除險回固。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庫正在進行的前期工作。95座小(二)型水庫未除險加固。
三、當前我縣水利設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我縣水利工程大多數始于上世經六、七十年代,有的還是五十年代建成,當時設計和施工不規范,加之工程老化,管理和新出險等情況,還存在許多工程隱患,由于建設投入資金有限,還有能徹底解決,成為制約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再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防洪方面
在現有的防洪工程中,除已列入國家除險的圩堤、水庫基本達到防洪標準事正按設計防洪標準分期分批實施外,大多標準偏低。病險水庫多,堤防險工隱患多,堤防防洪標準大多在3-10年一遇之間,加之圩堤新出險工險段較多,防洪形勢依然嚴峻。
1、有的國家列項還沒有實施完成的圩堤和萬畝及萬畝以下外圩堤防洪標準偏低,加之近年來每年所加土石方很少,水土流失嚴重,逐年加劇,造成河岸陡峭,堤坡不足,險工險段多。
2、內澇時普遍堤矮小,單薄,抗洪標準低。
3、,聯圩新出險地段較多,“98”大水過后,經過鄱時湖二期工程建設,抗洪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基本上達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但由于近年來水位長時間比往年相對偏低,長時間在14米(吳淞高程,下同)以下,河岸及堤腳沖刷厲害,河勢發生變化,一些當浪的堤腳及河岸塌嚴重。
(二)抗旱方面
我縣水資源雖然較為豐富,但由于降水時空分布的不勻,加之抗旱工程建設投入的不足,水資源開發利用還不充分,抗旱減災能力還相對偏低,全縣有效面積雖有72、89萬畝,但灌溉保證率不高,抗旱能力不強。
1、病險水庫多,可蓄水量達不到要求,灌區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工程老化,渠道淤嚴重,致使灌溉面積逐年縮減,尤其嚴重的是中型水庫。
2、一些地區仍然缺少抗旱骨干工程。
3、一些機電泵站老化嚴重,抗旱時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4、臨江地區,由于近年來水位低,外河閘有時放不到水,造成新的旱情。
(三)治澇方面
全縣低洼易澇耕地面積42.24萬畝,雖經多年處理,由于治澇工程偏少,標準偏低,全縣內澇仍較嚴重。
1、有的導洪工程標準低,工程不配套,陰洪建筑物較多,影響行洪,如流湖導托,河,聯圩內河一遇大暴雨,行洪不暢,很容易造成內澇積水,甚至淹沒村莊。
四、融入鄱時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水利工程如何提花強有力基礎支撐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經濟區,水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檢驗性的世大作用。為支撐生態經濟區建設,發展現代水利,實現我縣的科學發展,應切實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規劃和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抓緊做好《縣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編制;積極對接生態經濟區規劃,制定重大水利建設細化規劃和方案,做好相關項目前期工作,職按照樞紐工程的初步規劃,是“調枯不調洪”枯水期間水位維持在16米左右,這有利于我縣地區水利工程供水及人畜飲水,發送了我縣農田灌溉條件;同時,對我縣、聯圩泄水自排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要針對該情況相應制定新的抗旱和排澇等規劃,在規劃的基礎上,地方政府要按照規劃逐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水利投入,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立項,盡早治理一些大的項目。
2、加快水利建設步伐。近期內,按照上級要求,積極完成國家已經批準立項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機電泵站改造,、第六個單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利血防工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改造,小農水等工作,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增強我縣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能力。
3、加強對水工程的管理,更好地發揮工程效益,尤其是要加強對河道的管理,加大河道采砂執法力度,進一眇整治河道秩序,確保大堤安全。
4、進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加強水土保持的執法工作,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水土流失,使我縣區域內達到生態經濟圈內“一湖清水”的要求。
5、要求上級解決我縣、、、四座中型水庫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等問題,同時加強對這些基層水利服務待業的扶持,使基層單位走出經濟困境,以穩定服務隊伍,更好地為全縣農業生產服務。
五、水利可包裝的項目、突破口
為積極對接生態經濟區規劃,做好相關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國家對水利的投入,我局擬定以下包裝水利項目:
(一)、重點中型灌區改造項目
(二)、一般中型灌區改造項目
【水務局農業基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4-04
關于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調研報告范文02-04
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精選03-19
關于調研報告的寫法03-19
調研報告寫作的格式09-18
調研報告的寫作格式08-01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范文03-19
教育綜合改革調研報告02-26
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3
鄉鎮核桃產業調研報告范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