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
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
“統計”這節課,目的在于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進行統計,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初步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獲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
課始,運用校園里的花為背景,問學生“能提出什么問題”,再以“校園里開了幾種花?”“每種花有幾盆?”為切入點,展開關于統計問題的研究與討論。這一教學過程的設計,使學生可以發現數學就在身邊,接下來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使學生體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然后讓學生“把相同顏色的花放在一起”“自己動手把結果涂在方格里”。這一具體的操作活動,給了學生以足夠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數據處理過程有深刻得體驗。最后通過小組交流來加強于同伴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比較多少”使學生加深對統計的理解。在整個統計的過程中,不論是對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還是對數據的描述和分析,學生始終都處于主動地位,體現了課程標準中的“學生是數學學生的主人”。
另外,在講解運用什么符號來統計的時候,根據前兩次的教學經驗,要學生理解為什么用“正”字來統計是比較抽象的。于是,我不再采用一步一步詳細講解的方法來說明我是怎樣用“正”字法進行統計的、為什么用“正”字來統計。而是把統計結果直接呈現給學生然后問:你能猜出老師是怎樣利用“正”字進行統計的嗎?讓學生來解釋方法,知識點自然呈現,在活躍了學生思維的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此外,在統計圖、統計表出現的時候,注重讓學生根據圖或表來提出數學問題,多讓他們去說,盡量的提,并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解決,有效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貫通“用數學”的知識。從總體來看,本節課中學生中我情況較好,課堂氣氛也較為活躍。
【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扇形統計圖》教學反思(精選15篇)08-23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的教學反思大全03-19
數列數學教學反思03-20
蘇教版數學教學反思03-20
我與數學教學反思03-20
職教數學教學反思03-19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