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實用文檔>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08 01:08:59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精選9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精選9篇)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

  生活中的價值。

  1.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2.認識羅馬法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

  3.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體會法制建設的現實意義。

  【考試說明】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二、教學過程

 。ㄒ唬┍尘埃簭牧_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

  公元前509年(前6世紀末與克利斯提尼改革同時),羅馬共和國在意大利半島上建立起來,后向地中海地區擴張,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P10示意圖)。

  (二)主要內容

  1.起源--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習慣法:羅馬共和國早期,貴族壟斷著立法和司法大權。當時羅馬只有習慣法,法律與習慣之間沒有明顯界限。

 。2)《十二銅表法》:

  A.背景:

 、佼敃r的法官多由貴族擔任,常常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保護自已,損害平民利益;

 、跒闋幦∽约旱臋嗬,平民不斷地與貴族進行斗爭。

  B.特點:內容相當廣泛,條文比較明晰。

  C.作用:

  ①《十二銅表法》使得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鬯鼧酥局_馬成文法的誕生。

 。3)公民法: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適用范圍主要限于羅馬公民,所以被稱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羅馬公民受到法律保護,并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

  2.發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1)原因:

  ①伴隨著羅馬的擴張,海外行省的不斷設立,民族矛盾顯現,被征服的民族需要法律保護;

 、谏唐方洕唾Q易的發展也產生了許多新矛盾。公民法已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2)措施:

 、俚蹏幕实鄹叨戎匾暦傻闹贫,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

 、诜▽W家積極立法,進行法律解釋,以充實羅馬法律;

 、蹫殪柟探y治,帝國對行省上層階級大量授予公民權,對無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給以適當的司法保障。3世紀,萬民法成為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羅馬法發展過程中依次出現的幾個重要的法律文獻名稱:《十二銅表法》(前5世紀中期)、公民法、萬民法(3世紀)、《民法大全》(6世紀)。羅馬法的主要內容是:保護私有財產和奴隸制度。

  (三)作用與影響:

  對羅馬:維系和穩定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實質: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2.對后世: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影響廣泛而深遠。

 、倭_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則和做法,都可在羅馬法中找到源頭;

 、诮Y產階級利用和發展了羅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為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

 、廴毡竞椭袊迥,民國時期民法都受到羅馬法的影響。

  ▲"羅馬帝國曾經三次征服世界,……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為什么?

  ●史論共享

  羅馬公民法的實施,使平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空前提高,從而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他們的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針對國內各地區和不同民族之間的實際差別,萬民法以廣泛的適用性和實用性,較好地理順了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從而鞏固了羅馬政權,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

  三、本課問題檢測

  回答下列有關羅馬法的問題

 。1)羅馬共和國何時建立?帝國呢?

 。2)羅馬法發展過程中依次出現的幾個重要的法律文獻(注意時間及標志性意義);如何分類(分形式上和整體結構上)

  (3)《十二銅表法》頒布時間、背景、有何特點、作用?

  (4)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別何在?公民法如何發展為萬民法(原因?措施?)

 。5)評價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對羅馬和對后世)?實質?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沿著西方政治文化上溯其源頭,就是古希臘,古羅馬。古希臘人以其睿智創造了兩個名詞"公民""民主",影響了直至今天整個西方的歷史。而古羅馬的法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其中所蘊含的"公平,正義"的原則雖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類為實現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標。同時通過本課的學習也為下一個單元《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作了鋪墊。

  2、課標要求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對這一節內容作了這的要求: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3、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知道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對維系羅馬帝國統治的作用

  2)理解羅馬法的演變與羅馬帝國擴張之間的關系,分析其在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培養學生全面,整體的思考問題

  3)理解羅馬法對后世法律體系的影響,促使學生通過對比,聯系更清晰的從歷史縱面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查找羅馬法的內容及《人權宣言》,《權利法案》和拿破侖時期的《法國民法典》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學會收集資料,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并加強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從而加深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2)通過小組討論羅馬法的內容所體現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礎和分析中西法律發展的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思維,加深其對現實的關注

  3)以案說法,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

  4)通過資料研讀,問題探究分析羅馬法的內容和實質,以及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其對現實的關注。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古代羅馬的法律制度留給人類的不是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種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識的人文精神和確立民主與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則。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羅馬法的內容和影響

  難點:習慣法向成文法發展的原因;公民法向萬民法發展的原因

  二、說學情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和平時的見聞中,對羅馬帝國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較少涉及羅馬法這一方面及對法律認識較為缺乏,因而需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知識中引發其對羅馬法的興趣。另外,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積累了不少近代資產階級法律的.相關知識,因而可以從已知推向未知,使學生更為清晰的了解古代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三、說學法

  以案說法比較方法問題探究法

  四、說教法

  由于學生對于古羅馬時期的歷史了解不多,所以對本課程的內容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尤其是對法律概念的認識不夠深入,所以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和介紹一些古羅馬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與法律的故事,使教學深入淺出。采用談話法,講授法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讓學生有條件的話翻閱初中的歷史書,好好的溫習舊知,并事先讓學生預習課文并翻閱相關資料,可以有一些印象,這樣處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時間短內容多的問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新課導入

  德國著名的法學家耶林在其著作《羅馬法精神》一書中如此說道:"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可見耶林對羅馬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羅馬曾建立過一個龐大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帝國的維系主要是依靠兩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羅馬軍團,二是博大縝密的羅馬法律。那么什么是羅馬法它對維系羅馬帝國的統治起到了什么作用羅馬法又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以至影響至今呢

  帶著這些疑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直截了當導入新課,使學生迅速進入新內容。

  3、問題探究

 。1)案例導入"習慣法到成文法的發展:

  羅馬共和國早期,盧修斯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盧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其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同學們想一想

  ①法官會怎樣判決為什么

 、谌绻闶瞧矫衩媾R上述的結果,你是否愿意當你的權利受到不公正的損害,你會怎么做呢

 、廴绻是這個案例,根據《十二銅表法》,法官會怎么判

 、芡ㄟ^這個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銅表法》頒布的意義是什么

  規律總結:

 。2)課件展示羅馬擴張示意圖,講解: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

  簡述羅馬共和國向外擴張的過程。

  問題:版圖的擴大帶來了哪些新問題

  學生思考回答后歸納:隨著征服地區的擴大,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原有的公民法已經無法適應這些新變化(質疑)。公民法適用范圍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他們之間的關系,羅馬公民受到法律保護,并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在擴張中納入到疆域中的許多外邦人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這種背景下,公民法發展成萬民法。

  萬民法的出現,一方面由于公民法的狹隘性,另一方面伴隨對外戰爭的勝利,奴隸制在羅馬得到快速發展。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奴隸主的私人利益,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不受侵犯。

  問題探究:萬民法的制定產生哪些作用

  學生思考回答后總結:萬民法取代公民法,協調了羅馬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關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于在龐大帝國內微細,協調各地區的民族關系,社會矛盾也祈禱重要作用。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也成為鞏固羅馬統治的重要工具。

 。3)合作學習:完備:《民法大全》——體系最終形成

  問題探究:為什么說《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體系的完備

 。4)課件展示:羅馬法的影響

  課件展示:《拿破侖法典》,美國《獨立宣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相關材料。

  結合教材,閱讀材料,分析羅馬法對當時和對后世產生了什么影響

  問題探究:羅馬法為什么影響如此深遠

  4、課堂小結

  形成階段:習慣法到成文法(表現形式)

  發展階段:公民法到萬民法(適用范圍)

  完備階段:匯纂《民法大全》(體系完備)

  總之,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經歷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完善的過程,成為古代世界最為完備的法律體系。并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是古代羅馬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珍貴的遺產。

  5、知能訓練,運用遷移

  選擇題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6、布置作業

  舉出你身邊經常發生的法制意識淡薄,或者法制不健全出現的違法犯法的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現在法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3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

  我說課的題目是《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二單元第6課的教學內容。本課的內容是“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由“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和“維系統治、影響后世”三個子目構成,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闡述:羅馬法的發展演變的過程、各項法令的內容及羅馬法產生的影響。

  二、說學情

  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了解教材內容,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教學。

  高中學段的學生已經有了歷史知識的積累,但是歷史思維和邏輯的意識不強,而且政治史在學習過程中也有一些困難,因此應該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和依據,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歸納羅馬法從習慣法演變為成文法、公民法變為萬民法的過程,理解其對當時和后世所產生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羅馬法的法律條文上午的分析和研讀,理解羅馬法的本質和影響,從而提高對歷史資料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羅馬法的發展對羅馬國家建設的意義,學生認識到與時俱進的法律建設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羅馬法的演變過程及內容。

  【難點】

  理解羅馬法的實質及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為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本課,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通過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的重點。

  環節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采用視頻導入新課。

  我將在大屏幕上出示的一段視頻,請學生歸納視頻中主要講述了什么事情。學生可根據視頻歸納出當時羅馬共和國時期一個名叫羅莫洛的奴隸主體恤自己戰死的士兵,臨死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捐給士兵的家屬,但是他死后他的家人卻為霸占財產與士兵家屬起了糾紛。

  之后我將提出一個疑問:如果進行法律判決,最后誰會獲勝呢?引發學生疑問,順勢導入本節課羅馬法的學習。

  【設計意圖】視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以具體案例的方式能引導學生快速融入具體的情景,也為之后羅馬法的學習打下基礎。

  環節二:新課教學

 。ㄒ唬⿵牧晳T法到成文法

  1、背景

  結合導入的問題,請學生結合課本分析按照當時的法律誰會勝訴,為什么。

  學生結合課本回答出當時羅莫洛的家人勝訴,原因在于羅馬共和國早期實行習慣法,法律與習慣沒有明顯界限,貴族壟斷立法和司法大權,貴族隨意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利益。

  之后我將進一步設問:面對貴族隨意解釋法律,假如你們是當時的平民,會如何做。學生可能會答出平民十分不滿,社會矛盾尖銳。

  2、標志

  之后我繼續設問:社會如此動蕩,當時的奴隸主貴族采取了怎樣的措施?學生可結合課本找到為緩和矛盾在公元前五世紀中期發表了《十二銅表法》。我會強調這也是成文法誕生的標志。

  3、影響

  我會先在大屏幕上出示《十二銅表法》中對財產繼承問題的條文引導學生思考:再出現上述財產糾紛如何判決。得出遺囑具有法律效力之后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法律對羅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自主回答之后教師總結:《十二銅表法》的制定使得貴族隨意解釋法律的權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的利益。

  之后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實質和消極影響,我會請學生結合課本中學習之窗的`其他法律條文,分析從這些條文中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性質。學生可根據法律條文不論是量刑或是處以罰金貴族的特權及許多輕罪重罰的思想等看出《十二銅表法》實質是為奴隸主貴族服務,而且還保留著大量習慣法的思想。

  【設計意圖】從習慣法到成文法是羅馬法起源與發展的首要環節,出示大量的法律條文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知識的內在邏輯,引導性的提問和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法律的實質,為之后的學習也能夠打下基礎。

 。ǘ┝_馬法的發展與完善

  這一部分包含了兩個內容,從公民法到萬民法以及羅馬法法律體系的形成。

  1、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這部分的內容較為直觀,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二者的含義及發展演變的原因及過程。

  所以首先我會以直接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所謂公民法指的是適用于羅馬共和國境內的公民。之后出示羅馬擴張的示意圖,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羅馬疆域的擴大,之后引導學生明確隨著疆域的擴大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舊有的公民法不能適應新變化,從而明確制定新的法令的必要性。

  法令制定的過程較為簡單,為活躍課堂氣氛,我將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請學生擔任講解員講解萬民法的制定過程,在此過程中我也會強調萬民法與公民法的區別在于它的適用范圍在于帝國境內的所有自由民。

  2、羅馬法的體系最終形成

  我將在大屏幕上出示《民法大全》的圖片,請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介紹,進而幫助學生明確羅馬法的體系最終形成的標志是6世紀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編纂的《民法大全》。

  【設計意圖】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不僅是適用范圍的擴大,更是內容的增加和體系化的形成,采取引導性設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明確知識,更能活躍課堂氛圍。

 。ㄈ┚S系統治、影響后世

  對羅馬法的影響我將采取小組討論與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

  先在大屏幕上出示恩格斯對羅馬法的評價,并提問為何恩格斯會對羅馬法有如此高的評價,

  請學生結合羅馬法的各項法律條文及歷史縱橫的史料,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思考羅馬法對當時和后世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學生回答后我將總結,幫助學生明確羅馬法有利于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鞏固帝國統治;而其強調私有制也對近代資產階級制定法令反抗封建制度有積極作用,但是其在本質上仍舊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具有階級局限性。

  【設計意圖】羅馬法對當時及后世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小組討論與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在討論中加深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更能通過交流和分析史料加深對其影響的理解。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

  在小結環節我采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作業

  為幫助學生加深對羅馬法內容的理解,我請學生課下搜集更多羅馬法的法律條文,思考婦女和奴隸在當時的地位,并分析由此體現出的局限性。

  七、說板書設計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新思想萌發的原因;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魏源和《海國圖志》;姚瑩和《康輶紀行》;徐繼畬和《瀛環志略》;《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和評價。

  2.能力要求:

  (1)指導學生比較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與《資政新篇》內容的主要不同。

 。2)指導學生比較《資政新篇》和《天朝田畝制度》的異同。

  3.情感目標:

 。1)通過介紹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

 。2)通過對《資政新篇》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資政新篇》是近代中國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課時安排1課時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

 。1)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是重點。林則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是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目的在于“師夷長技以制夷”。

 。2)《資政新篇》是重點。《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救國方案。

  2.難點分析:對《資政新篇》的評價是難點!顿Y政新篇》不僅主張在科學技術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學習西方,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結合《資政新篇》提出的時代背景及其主要內容,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設計

  師:1840年至1842年的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哪位同學能給大家談談這些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思考并作答)

  師:鴉片戰爭不僅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務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引起了思想界的巨大變化,這就是“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萌發。今天,我們來學習這一問題。(板書第七節的課題)

  一、新思想萌發的原因

  師: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思想界“萬馬齊喑”,死氣沉沉。(讓學生閱讀課本這一子目的第一段,并概括當時中國思想界這種局面的表現及原因)

  生:(閱讀課文并概括)

  師:“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為什么會萌發?

  1.封建統治危機日益加深

  師: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已經處于封建社會的末期,清朝封建統治危機四伏。(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課本的有關內容)

  生:(與教師共同回憶)

  師:在清朝封建統治危機日益加深的情況下,處于“萬馬齊喑”、死氣沉沉的中國思想界,卻出現了一絲生氣。(讓學生閱讀課本這一子目的第二段)

  生:(閱讀課文)

  師: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識之士,感到空談義理、考據之學,無法解決現實社會問題。他們繼承了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的學風,開始面對社會現實,揭露腐敗現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經世致用”,引導人們掙脫程朱理學的枷鎖,為新思想的萌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2.民族危機的出現

  師:中英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憶、思考并作答)

  師:鴉片戰爭的失敗,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封建統治者的愚昧無知和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落后。(讓學生閱讀課本這一子目的第三段)

  生:(閱讀課文)

  師:在鴉片戰爭中,船堅炮利的'英國侵略者打敗了日益腐朽的清朝封建統治者,中國開始出現民族危機。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開始拋棄虛驕自大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關心時局,尋求強國御侮之道,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二、新思想的萌發

  1.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

  師:林則徐是新思想的倡導者,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方面起了開拓作用。有哪些事實可以說明這一點呢?(讓學生閱讀課本這一子目的第一段并進行概括)

  生:(閱讀、思考并概括)

  師:(對學生的概括作簡單總結,指出以下兩點)第一,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煙期間,設立譯館,將“所得夷書,就地翻譯”,編譯直接為抗英斗爭服務的《各國律例》和《四洲志》,使廣東成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第二,林則徐在鴉片戰爭期間,積極仿制西方戰船,提出建設新式海軍的主張,邁出“師夷長技”的第一步。(讓學生閱讀課文的兩段小字,了解林則徐進行外交斗爭和購買西方軍械、研制戰船的有關內容)

  生:(閱讀課文,加深印象)

  2.魏源和《海國圖志》

  師:魏源是新思想的另一位倡導者。鴉片戰爭以后,他根據《四洲志》等資料,編寫《海國圖志》一書。魏源為何編寫《海國圖志》?(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9頁的一段資料)

  生:(閱讀資料并思考)

  師: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中,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這一新思想的含義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

  師:“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主張利用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武裝自己,以抵御外國的侵略,使國家走上富強的道路?梢,“師夷長技”只是手段,御侮圖強才是主要目的。(讓學生閱讀課文,并思考《海國圖志》一書的歷史作用。

  生:(閱讀課文,思考并作答)

  師: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它啟迪著人們掙脫閉關鎖國的牢籠,面對現實,放眼寰球,去重新認識世界,探索救國之路。

  3.介紹世界知識的重要書籍

  師:鴉片戰爭以后,由于中國社會的急劇變化和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新思想的影響,出現了一批介紹世界知識的書籍,重要的有姚瑩的《康輶紀行》和徐繼畬的《瀛環志略》。(課本中有關這兩部書籍介紹的文字,可讓學生課后閱讀,加深印象)

  生:(在教師指導下,閱讀課文的有關小字內容,明確林則徐、魏源所處的那個時代新思想的特點)

  師:最后,請同學們小結一下新思想“新”在何處?

  生:(思考,歸納)

  師:(概括)第一,林則徐、魏源等敢于沖破傳統思想束縛,“開眼看世界”;第二,他們敢于拋棄陳腐觀念,承認西方思想和科學技術的先進,主張“師夷長技”,引導人們注意世界形勢。第三,它首開“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對后世思想家產生重大影響。當然,林則徐、魏源等人畢竟都是地主階級開明知識分子,他們終究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因此,他們的新思想方面帶有鮮明的時代變化的印記;一方面又保留著濃重的封建綱常色彩。

  三、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資政新篇》

  師:《資政新篇》是洪仁玕為振興太平天國,于1859年冬提出的一個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

  1.主要內容

  師:《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教和外交等幾個方面。(指導學生學習、掌握這些主要內容。)

  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

  師:(讓學生閱讀課本第30頁的一段資料,思考、概括《資政新篇》提出哪些對外交往的重要主張)

  生:(思考并概括)

  師:(對學生的概括作簡單總結)這段資料提出了對外交往的重要主張有:第一,同外國自由通商,但不準外國人擅入我國內地。第二,同外國交流文化,準許外國人為我國獻策。第三,同外國平等往來,不準外國干涉我國內政。(引導學生比較林則徐、魏源的新思想和《資政新篇》主要內容的異同)

  生:(思考并互相討論,發表意見)

  師:(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作簡單歸納)林則徐、魏源的新思想,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目的在于“師夷長技以制夷”。《資政新篇》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張學習西方,效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內政,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2.評價

  師:《資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贊同。由于當時中國社會條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國面臨的嚴峻形勢,《資政新篇》沒有能夠實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指導學生聯系林則徐、魏源的新思想,結合《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進行思考)

  生:(思考并互相討論)

  師:《資政新篇》在“向西方學習”方面,超過了同時代的地主階級開明知識分子的主張,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資政新篇》提出的思想和主張,對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啟迪作用。當然,從理論上看,它沒有涉及農民要求最迫切的土地問題,不是農民革命斗爭實踐的產物。

  生:(閱讀教材,從其革命性、進步性、空想性方面加深理解)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把太平天國前后期兩個綱領《資政新篇》和《天朝田畝制度》作一個比較)

  生:(思考并互相討論,然后回答)

  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從產生背景、社會經濟主張(前者主張發展私有制,后者主張消滅私有制)、群眾基礎、作用、反映同一時代不同特點等方面進一步概括〕

  小結: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萌發,是鴉片戰爭期間民族危機的出現和加深的必然結果,是中國思想界的巨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這些新思想對以后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5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第二單元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確定教學目標,主要依據以下幾點:

  1、課標要求: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2、對教材分析:《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是必修Ⅰ第二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單元闡述了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羅馬的法律制度。古希臘、古羅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頭,古希臘人以其睿智創造了兩個名詞“公民”“民主”,影響了直至今天整個西方的歷史。而古羅馬的法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其中所蘊含的“公平、正義”的原則雖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類追求的法律目標。同時本課在引導學生學習西方政治史模塊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銜接了西方古代政治與近代政治,為學習下一個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作了鋪墊。

  3、對學情分析:高一的學生,通過初中三年的歷史學習,學生對羅馬帝國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羅馬法認識較為缺乏,因而需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知識中引發其對羅馬法的興趣。另外,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積累了不少近代資產階級法律的相關知識,因而可以從已知推向未知,使學生更為清晰的了解古代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根據以上的分析,并結合教學實際,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分解和細化,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羅馬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以及《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形成 ;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通過斷案、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理性分析、綜合歸納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查閱資料和材料展示、創設情境、設置問題臺階、學生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去探究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通過閱讀、分析材料來理解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古代羅馬的法律制度留給人類的不是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種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識的人文精神和確立民主與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則;明確法律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發揮的作用和國家進行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基于課標要求和教學實際情況,把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和影響作為本課重點。

  難點: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

  難點突破:由于本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多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問題臺階等一步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分析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并運用網絡知識結構圖清晰直觀地展示羅馬法起源和發展的過程。

  三、教法和學法

  1、教法:教學方法上,我采用談話法、講授法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并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主要基于以下認識和考慮,由于學生對于古羅馬時期的歷史了解不多,所以對本課程的內容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尤其是對法律概念的認識不夠深入。為提高學習興趣,便于學生對本課的理解,我選用了一些歷史圖片、資料,制作了整合知識的圖表等,幫助學生對本課內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認知結構。采用深入淺出、層層設問等方法,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以加強對本課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2、學法:依據新課改的精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采用以案說法 、比較方法、問題探究法等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以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

  四、教學流程設計

  為了完成上述三維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課堂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首先,導入新課時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古羅馬文化遺存的圖片,并以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羅馬法的精神》中一段話,然后問羅馬法律為什么會有如此強大而深遠的影響力呢? 帶著這些疑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導入新課。

  在講授新課時,我把本課內容整合為四部分:

  1、羅馬法的概念。

  2、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3、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4、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在第一部分羅馬法的概念的教學中,我是這樣處理的,雖然教材上沒有對羅馬法的'概念進行解釋,但考慮到要學習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應該讓學生簡單了解一下羅馬法的概念,因此我增加這一內容,以便為下邊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內容是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首先,我講述習慣法的概念和它的局限性:習慣法與習慣沒有明確的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法官由貴族擔任,實際上人治大于法治。這為成文法的產生埋下伏筆。其次,用多媒體顯示案例材料,采用以案說法、學生討論回答的教學方法,層層設疑,啟發學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討論回答,得出結論: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習慣法發展為《十二銅表法》--標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而成文法的出現使判案有了依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第三,結合多媒體展示的羅馬擴張示意圖,簡述羅馬共和國向外擴張的過程。同時提出問題:版圖的擴大帶來了哪些新問題?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回答,使學生理解:隨著征服地區的擴大,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原有的適用范圍限于羅馬公民并調整他們之間的關系--公民法已經無法適應這些新變化,這樣《萬民法》就誕生了。然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27頁,思考那些人在羅馬法體系不斷完善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羅馬法完善的標志是什么?最后運用網絡知識結構圖清晰直觀地展示羅馬法起源和發展的過程。

  第三部分是本課教學重點--羅馬法的主要內容,雖然教材沒有單獨把它列為一個子目,但羅馬法的內容卻貫穿本課的始終。我通過多媒體展示材料,讓學生分析探究問題,進而理解:羅馬法是保護奴隸制度,保護私有財產和商品生產者利益的,其核心內容是承認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之后,由教師總結出:羅馬法的主要內容:首先,羅馬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次,從形式上可分為習慣法和成文法;第三,從主體結構上包括公民法和萬民法;第四,羅馬法的核心內容是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第四部分:羅馬法的作用 ,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我首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28頁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從羅馬法對當時羅馬帝國的統治作用和對后世的影響兩方面來思考,并結合多媒體顯示的材料分析得出:

  1、對當時的作用:羅馬法是羅馬統治的有力支柱,維系和穩定了帝國的統治;

  2、對后世的影響:羅馬法對后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了加深學生對羅馬法對后世影響的理解,我選取了法國《人權宣言》和美國《獨立宣言》中的兩段材料,通過分析使學生理解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并用網絡知識結構圖總結了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ㄕ肀菊n板書設計:)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一、羅馬法的概念

  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產生:習慣法到成文法

  2、發展:公民法到萬民法

  3、完善:《民法大全》匯編完成

  三、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四、羅馬法的影響和作用

  最后我對本課作如下小結:

  以《十二銅表法》為開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為總結的羅馬法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完善的過程,成為古代世界最為完備的法律體系。并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是古代羅馬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珍貴的遺產。

  布置作業:查閱資料,寫一篇“羅馬法對我國法治建設之啟示”的小論文

  五、備課體會

  1、用好教材,用足教材。

  2、歷史學科的特性,要求在教學中多元化展現素材,運用素材。

  3、教師要學會轉型,發至內心的講授才能上出歷史感。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6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中新課改理念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那么作為一名高中歷史老師,我們如何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立足于我們的課本,展開我們的教學活動呢?今天我將以《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這一節教學過程說一說我的一些嘗試。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課時是人教版高一歷史第二章第六課內容。教材緊扣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這一重要思想,側重介紹了羅馬法的相關基礎知識。教材利用多類羅馬法的相關原始資料,說明了羅馬法的形成過程、內容及影響。同時通過本課的學習也為下一個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作了鋪墊。

  2、教學的重難點

  羅馬法的演變、作用和影響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識記:羅馬法的定義、內容及作用

 、诶斫猓毫_馬法的演變特點以及羅馬法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

  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

 。2)能力目標:

 、倥囵B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追求民主、法制的意識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三、教學對象:

  高一學生好奇心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強,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節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地圖冊

  五、教學方法

  1、方法:以案說法,比較方法,問題探究法

  2、課前準備:

  事先讓學生預習課文并翻閱相關資料,有條件的可以翻閱初中的歷史教材。

  六、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設計主要采用適當、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學內容。下面我將利用一個小故事導入新課。

 。ㄒ唬┬抡n導入:

  有這么一個故事,發生在外國某個大學食堂。一天中午,學生到食堂打飯。外國學生在學生窗口整齊地排隊,中國學生則是一窩蜂地沖教師窗口。還有幾個中國學生譏笑美國學生:“美國人真傻,還排什么隊!边@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的法制觀念,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更好完成情感訓練目標,調動學生探究法律起源的積極性,同時導入新課。

  什么是羅馬法?

  羅馬法指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廣義上的羅馬法指通行于古羅馬統治的整個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狹義上的羅馬法僅指羅馬公民法。

  過渡:羅馬法是怎么完善發展的?

  (二)新知探究

  探究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羅馬共和國早期,盧修斯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盧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其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同學們想一想

 、俜ü贂鯓优袥Q?為什么?

 、谌绻闶瞧矫衩媾R上述的結果,你是否愿意?當你的權利受到不公正的損害,你會怎么做呢?

 、廴绻是這個案例,根據《十二銅表法》,法官會怎么判?

  ④通過這個案例分析一下《十二銅表法》頒布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活動:聯系教材《十二銅表法》的內容節選進行分組討論,對比分析《十二銅表法》頒布前后,古羅馬司法程序發生了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對比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渡:《十二銅表法》是不是羅馬法的最終形態呢?

  探究2: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多媒體展示擴張中的羅馬帝國版圖

  教師提問:羅馬法由公民法向萬民法過渡是由什么決定的

  學生活動:觀看地圖后,閱讀教材相關內容,討論后回答,是由羅馬帝國的擴張決定的。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古羅馬帝國擴張的過程,聯系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分析羅馬法進一步發展的原因,并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小結:羅馬法的形成過程

  起源:習慣法、《十二銅表法》

  發展:公民法、萬民法

  完善:《民法大全》

  其中,以上內容除習慣法外,都可以作為羅馬成文法的代表、

  探究3、作用和影響

 。1)羅馬法對于維系古羅馬帝國統治的影響

  材料一:宣揚君權神授:“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实垭妨罹哂蟹傻男Я。

  材料二:保護奴隸制度: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 ———摘編自《民法大全》

  材料三:擔任高級官職的人必須選自出身自由的人,特別規定自治市中已獲公民權者對被釋奴隸的各種權利。 ————根據羅馬帝國西班牙行省自治市市政法

  材料四:[羅馬帝國]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布無效,因為它們與羅馬法制不相符合。 ———馬克思

  學生活動:討論后由一名同學總結,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產生的作用:

  1、提供法律依據

  2、穩定社會秩序;

  3、鞏固帝國統治等,同時點出羅馬法的實質。

  (2)羅馬法對于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什么影響?

  材料一:《拿破侖法典》的內容出總則以外,共有3編2281條。第一編是人法,是關于個人和親屬的規定,實際上關于民事權利主體的規定;第二編是物法,規定了各種財產和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第3編是關于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這一遍規定了繼承、贈與、遺囑和夫妻財產制,還規定了債法。

  材料二:“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由于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的明顯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補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能被剝奪!

  ——《人權宣言》

  材料三:“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一起追求幸福的權利!

  ——美國《獨立宣言》

  材料四:“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學生活動:對比羅馬法與給出的案例,找出它們的相同點,閱讀教材內容后回答:

  羅馬法如何影響到以后各國的立法?

  小結:

  1、歐洲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典、

  2、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

  3、奠定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

  4、對中、日的法律制定也有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閱讀材料、分組討論、歸納總結,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并突出了重點。

  (三)課堂總結:

  學生小結:羅馬法的定義、發展過程、作用及影響。教師點撥完善。

  設計意圖:小結有利于學生對一節課的整體認識,學生自己小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表達能力,并能及時發現教學中的不足。

 。ㄋ模┱n業評價:

  材料:在羅馬頒布的“十二銅表法”之前約一百年,也就是公元前536年,中國正處于春秋時代,在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叫子產的政治家把當時的法律條文鑄造在一只大鼎上,使法律條文不能再改動,也使得人人都可以看到這些條文。這件事情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許多貴族紛紛對子產發起攻擊,認為這種做法會引起社會大的動蕩。一個叫叔向的人給子產寫信,信中說,我們的祖先都是根據案情的輕重來量刑的,現在你把所有的法律條文都公布出來了,那么犯案的人就會拿著這些條文跟你爭論不休,甚至會盜賊蜂起,牢獄人滿為患,國家都有可能因此而滅亡。然而子產卻毫不動搖,他認為叔向的這番話簡直就是因果倒置,明確法律條文并不會導致盜賊蜂起,相反人們都搞不清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反而會導致盜賊蜂起。那么子產這個鑄鼎的舉動到底引來了什么后果呢?據史料記載,子產做了鄭國丞相三年,鄭國的社會治安是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羅馬人頒布的《十二銅表法》和中國的子產鑄鼎都反映了同樣的一個問題,要不要把法律公之于眾。請思考:

  為什么要不要把法律公之于眾這件事情會引起這么大的反響?它說明了什么?通過本課學習,寫一篇你眼中的法律是什么?

 。ㄎ澹┱n后探究: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羅馬法精神》一書中說:“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為持久的征服!闭務勀銓Υ嗽挼睦斫。

  6、分析評價

  本節課通過多個案例,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歷史知識,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在過程中培養了各方面的能力。整個過程都以故事為導引,吸引學生注意力,效果應該不錯。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7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對歷史現象一般都能形成比較感性的認識,但由于初中階段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歷史知識基礎普遍非常薄弱,還不太適應高中歷史的模塊式教學,歷史思維能力也很稚嫩,有待于培養提高。對于古羅馬政治,由于學生在初中學習中接觸過一些,因此對古羅馬國家的形成、帝國的擴張有粗淺的印象,但古羅馬法律知識,初中教學中從未涉及,學生知識儲備為零。

  教學方式:

  講述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

  利用圖片、文字、音視頻等信息技術手段

  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了解《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等基本知識;理解并掌握羅馬法的核心內容、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提高閱讀各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歸納表達觀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個別案例的思考,合作討論,培養學生掌握從政治、經濟背景中分析歷史發展趨勢的方法;通過閱讀分析材料,使學生學會古今知識聯系思考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羅馬法起源與發展的過程,認識到羅馬法的演變是古羅馬歷史變遷的反映,羅馬法對世界文明進程影響巨大;認識到進行法制建設的艱難性;理解不斷發展的法理觀念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價值,值得珍惜和弘揚。

  教學重點:羅馬法影響深遠,澤被后世,如何理解其影響。

  教學難點:羅馬法從產生到最終體系完成跨越千年,其中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清晰地整理出脈絡,并使學生對每一階段羅馬法的發展原因有所了解。

  4、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課件:古羅馬司法女神塑像】

  同學們好,如果說古希臘以民主著稱于世,古代羅馬就以法律聞名于世,我們先觀看一尊古羅馬司法女神塑像,觀察她手中拿的物品,分別象征著什么?寶劍、天平和蒙眼的裝束,分別象征著正義、公平、權威和不帶主觀色彩的理性。這是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所決定的`,但法律發展之路絕非易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在西方世界影響最大的古代羅馬法的發展的道路。

  講授新課:

  一、什么是羅馬法?

  【課件:羅馬法的釋義】

  引導學生閱讀定義,初步建立對羅馬法概念的印象。

  二、羅馬法的發展歷程

  引導學生思考:羅馬法發展歷程跨越千年,之間呈現出了明顯的階段性,請結合教材,劃分羅馬法發展的幾個階段。

  【課件:案例一】

  展示“羅慕洛將軍的遺囑與遺產糾紛案件”,請學生分析法官判案的依據,由此

  總結并加深習慣法的特點的認識。

  比較習慣法與《十二銅表法》,找出其區別。

  【視頻:古羅馬領土的擴張】觀看古羅馬領土擴張視頻,并結合課本歸納,領土擴張帶來了哪些新問題?羅馬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都有哪些原因?(設計意圖:用形象直觀、高度概括的視頻材料呈現羅馬的擴張,增強學生對其擴張的深入認知,了解其速度、規模、范圍、相應時間,并深入思考其原因與影響)

  【課件:古羅馬領土擴張帶來的問題和影響】客觀上形勢所迫,公民法內容不足以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主觀上統治者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也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此時法學家也不斷提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先進思想。

  【視頻:《埃及女王入羅馬》】

  觀看視頻短片《埃及女王入羅馬》,引發學生興趣,并進一步思考,隨著羅馬疆域的不斷擴大,大量非羅馬公民成為羅馬國家境內的被統治階層,他們不能得到羅馬公民的身份,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否有利?(設計意圖:增強對歷史現象的直觀感受,增強歷史現場感,并進一步思考其出現原因與帶來的新矛盾)

  【課件:西塞羅《論法律》片段】閱讀材料,指導學生去辨析理解法學家西塞羅提出的自然法原則其內涵。

  引導學生總結萬民法形成的原因。

  講述6世紀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羅馬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羅馬法維系帝國的統治;對歐美法律的發展以及民主進程影響深遠。

  (2)理解: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是古羅馬不斷擴張的結果,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羅馬法的歷史作用、影響和局限性。

 。3)運用:探究羅馬法內容的演變;分析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從中西歷史發展的兩個方面比較羅馬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查閱資料;探究問題;歷史比較等。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羅馬法是通行于整個古代羅馬世界的法律,對于維系和穩定羅馬帝國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羅馬法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為維護羅馬帝國統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羅馬史上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統的法典,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對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現行的《民法通則》和《繼承法》也受到羅馬法的影響,深入了解羅馬法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德國偉大的法學家耶林有一本著作,名曰《羅馬法精神》,他在書中如此說道:“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法學家耶林先生為什么會這么說呢,羅馬法與羅馬帝國宏大歷史有何絲絲縷縷的關系呢,羅馬法又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以至影響至今呢?

  帶著這些疑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講授新課]

  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 《十二銅表法》

  羅馬法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多年,隨著羅馬國家的發展而演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公元前8世紀中期,羅馬城建立。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共和國建立,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習慣法就是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法律方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許多貴族出身的法官,往往循舊例裁判,隨心所欲解釋法律,為保護貴族特權提供了方便。平民的權利不能得到維護,社會矛盾的加深,平民的持續抗爭,使早期羅馬國家局勢動蕩。公元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了十人委員會,制定了《十二銅表法》。

  《十二銅表法》的內容相當廣泛,法律條文也比較明晰,審判、量刑皆有發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利益。《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羅馬共和國作為一個奴隸制國家,《十二銅表法》的頒發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只是由于平民的斗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一些利益。

  2、公民法:

  公元3世紀中期以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稱為“公民法”,而《十二銅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ǘ┝_馬法的發展與完善

  1.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自從公元前3世紀以來,隨著羅馬共和國征服地區的擴大,公民法逐漸發展成為“萬民法”,萬民法的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

  造成萬民法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是由于版圖擴大,很多有著不同文化傳統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勢必會出現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引起社會的動蕩;另外,國際交往擴大,引起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經濟活動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因此,原來的公民法已經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對外戰爭的勝利,獲得了大量奴隸,由此奴隸制在羅馬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奴隸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穩定統治,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不受侵犯。

  公元前27年,軍閥屋大維正式確立個人獨裁統治,因其采用“元首”稱號(相當于皇帝),這種制度被稱為元首制,實質是一種君主專制,羅馬帝國時代開始,3世紀初,為鞏固統治,帝國對各行省上層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權。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之間的區別開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與萬民法之間區別也失去了實際意義。

  2.羅馬法體系的形成

  帝國前期,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法學家也積極立法,進行法律解釋。3世紀末4世紀初,法學家編纂了一系列法典,

  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他積極改革內政,設立專門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形成了法律匯編,即《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ㄈ┚S系統治影響后世

  1.羅馬法的內容

  從形式上可分為成文法,習慣法;從整體結構看可以分為公民法,萬民法。

  體現的原則:保護私有財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奴隸主利益。

  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定帝國統治,它為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為維護奴隸制度,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鞏固了帝國的社會基礎;順應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對私有財產加以保護,籠絡上層階級;帝國還建立了大量的自治市,把羅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國的每一個角落,進一步穩固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羅馬法是世界史上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它的很多原則和制度對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或立法產生重要影響,對中國也有一定影響。

  羅馬法是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

  [本課小結]

  羅馬法是古代世界各國法律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法律,在發展過程中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最強盛的時候地跨三洲,被征服的國家和地區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進羅馬法的影響。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 篇9

  一、基本說明

  1、教學內容所屬模塊:必修1,第二單元

  2、年級: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屬的章節:第二單元

  5、學時數:40分鐘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識記: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及其時代局限性。

  理解:成文法的概念和意義;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是羅馬不斷擴張的結果,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羅馬法的歷史作用、實質。

  運用:

  1、運用因果分析法,通過實際案例探究羅馬法的發展演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討論分析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培養學生搜集、提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ǘ┻^程與方法

  1、設置情景,通過法律案例判決來理解羅馬法發展的進程,并體會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2、通過討論羅馬法的影響,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3、通過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使學生掌握綜合歸納、因果分析、信息搜集、合作探究階級分析等學習方法。

 。ㄈ┣楦袘B度價值觀

  1、羅馬法是通行于整個古代羅馬世界的法律,對于維系和穩定龐大的羅馬帝國起著重要的作用。

  2、羅馬法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為維護羅馬帝國統治而存在。

  3、中國現行的《民法通則》等也受到羅馬法的影響,深入了解羅馬法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羅馬法四個階段的演變,羅馬法的影響。

  難點:羅馬法的影響,體會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四、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導入:

  羅莫洛是的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大家想一想,法官會怎么判呢?還有一個條件,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有以下幾種類型:甲,奴隸出身,作戰勇敢,陣亡;乙,外邦人,在羅莫洛征戰中參軍,傷殘;丙,羅馬平民,立過不少戰功,年邁多病。

  新課設計:

 。ㄒ唬┝_馬法

  1、含義: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

  2、內容: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自然法。

  3、目的:為了維護和穩定羅馬的統治

  4、形成背景:

  ①階級條件:平民與貴族相妥協,迫使統治者調整法律

 、诮洕鷹l件:羅馬奴隸制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③思想條件:古羅馬崇尚自然法則

 、苤饔^條件:統治者的重視

 。ǘ┝_馬法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1、習慣法

  1)含義:人們接受并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行為規則。

  2)特點: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貴族常常隨心所欲的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利益。

  3)判決: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因為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2、十二銅表法(成文)

  1)時間:公元前5世紀中葉

  2)背景:貴族壟斷立法權,平民與貴族的斗爭

  3)特點:

  ① 內容廣泛,條文清晰;

 、诒A袅艘恍┹^野蠻的習慣法。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二歷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類的起源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09

《中華文明的起源》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09-04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設計(精選11篇)09-07

初中歷史《清朝的文化》教學設計02-27

了解身邊的“歷史” 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06-12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09-05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09-04

《物種起源》導學教案設計02-15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24

用戶協議